一种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015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切机,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上辊筒套设有环状结构的上刀片,上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上辊筒的外周,下辊筒套设有环状结构的下刀片,下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下辊筒的外周,下刀片的侧面与上刀片的侧面贴合,且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材质。由于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不易变形。上刀片的侧面与下刀片的侧面贴合后不易出现缝隙,延长了切割用具的使用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分切机的分切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切机,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上辊筒套设有环状结构的上刀片,上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上辊筒的外周,下辊筒套设有环状结构的下刀片,下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下辊筒的外周,下刀片的侧面与上刀片的侧面贴合,且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材质。由于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不易变形。上刀片的侧面与下刀片的侧面贴合后不易出现缝隙,延长了切割用具的使用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分切机的分切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专利说明】一种分切机
本技术涉及材料分切
,特别涉及一种分切机。
技术介绍
分切机是用刀具把一定宽度的薄膜或片材切成数条较窄的薄膜或片材所用的装置。一般将其设置在压延机、挤塑机或凃胶机等装置之前。如图1所示,分切机包括上辊筒13、下辊筒14、电机11以及与电机11连接的齿轮12。在上辊筒13上设置上刀片15。设置上刀片15时,应保证上刀片15的刀刃紧贴下辊筒14。需要切割材料时,电机11通过齿轮12带动上辊筒13和下辊筒14转动,进而带动上刀片15转动,通过上刀片15的转动来实现材料的切割。为了保护上刀片15,现有技术中一般将下辊筒14设为尼龙辊,尼龙辊的与上刀片1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刀刃的凹槽,通过上刀片15和凹槽的配合,实现对材料的分切。但是,由于尼龙辊的塑性变形较大,切割一段时间后,凹槽的开口容易变大,此时会导致材料分切不彻底或不容易断开,需要经常更换尼龙辊。因此,如何解决尼龙辊的塑性变形较大,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切机,可以有效地延长切割用具的更换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切机,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套设有环状结构的上刀片,所述上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所述上辊筒的外周,所述下辊筒套设有环状结构的下刀片,所述下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所述下辊筒的外周,所述下刀片的侧面与所述上刀片的侧面贴合,且所述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优选地,所述上辊筒设有多个所述上刀片,所述下辊筒设有多个所述下刀片,且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一一间隔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辊筒的上表面间设有间隙,所述下刀片与所述上辊筒的上表面间设有间隙。优选地,所述下刀片的两个侧面均为平面。优选地,所述上刀片的两个侧面均为平面。优选地,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的厚度均为4mm-6mm。优选地,所述下刀片的外周形状为圆形。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在上辊筒上套设有上刀片,在下辊筒上套设有下刀片。上刀片和下刀片的形状均为环形。并且上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上辊筒的外周,下刀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下辊筒的外周。下刀片的侧面和上刀片的侧面贴合,并且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通过上刀片和下刀片的剪切作用来实现对材料的分切。由于下刀片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不易变形。上刀片的侧面与下刀片的侧面贴合后不易出现缝隙,延长了切割用具的使用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分切机的分切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的左视图。图1-图 3 中:电机-11,齿轮-12,上棍筒-13,下棍筒-14,上刀片-15,电机_1,齿轮-2,上辊筒-3,下辊筒_4,上刀片-5,下刀片-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分切机,可以有效地减少切割用具的更换成本。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考图2、图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的左视图。本技术提供的分切机包括上辊筒3和下辊筒4。在上辊筒3上套设有上刀片5,在下辊筒4上套设有下刀片6。上刀片5和下刀片6的形状均为环形。并且上刀片5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上辊筒3的外周,下刀片6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中空部套设在下辊筒4的外周。本技术的重点在于,上刀片5的侧面和下刀片6的侧面贴合,并且使下刀片6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本文所述的上刀片5的侧面与下刀片6的侧面贴合,是指贴合时只要有上刀片5的一部分侧面与下刀片6的一部分侧面贴合即可。工作时,电机I通过齿轮2带动上辊筒3和下辊筒4转动,进而带动上刀片5和下刀片6转动。通过上刀片5和下刀片6的剪切作用来实现对材料的切割。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下刀片6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不易变形。上刀片5的侧面与下刀片6的侧面贴合后不易出现缝隙,延长了切割用具的使用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分切机的分切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下刀片6的外周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此处优先选用下刀片6的外周形状为圆形。以方便设置和切割材料。可以在上辊筒3上设置一个上刀片5,在下辊筒4上设置一个下刀片6。也可以在上辊筒3上设置多个上刀片5,在下辊筒4上设置多个下刀片6。此处优先选用在上辊筒3上设置多个上刀片5,在下辊筒4上设置多个下刀片6。如此设置,可以将一个材料分割为多块,省时省力,减少了分切机的安装和切割成本;可以同时对多个材料进行切割,节省切害I]时间。可以使一个上刀片5和一个下刀片6贴合。也可以使一个上刀片5与多个下刀片6贴合。此处优先选用一个上刀片5和一个下刀片6贴合,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切割时产生切割废料的现象。当设置有多个上刀片5和多个下刀片6时,可以使上刀片5位于下刀片6的同一侦牝也就是说使上刀片5和下刀片6 —一间隔交错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相邻的两个上刀片5的距离相同,使相邻的两个下刀片6的距离相同,以方便设置用于安装上刀片5和下刀片6的安装槽,减少劳动强度。当然,也可以使上刀片5位于下刀片6的不同侧等,本文不再赘述。为了减少上刀片5和下刀片6的磨损,提高上刀片5和下刀片6的使用寿命。安装时,使上刀片5距离下辊筒4最近的位置留有间隙,使下刀片6距离上辊筒3最近的位置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可以根据切割材料的厚度而定,但应保证间隙的距离大于材料的厚度。由于切割材料时,通过上刀片5和下刀片6的剪切作用实现对材料的切割,因此,可以使下刀片6的两个侧面均为平面或者使上刀片5的两个侧面也均为平面,也就是说使上刀片5或下刀片6的各个位置的厚度相同。如此设置,可以节省上刀片5或下刀片6的加工成本。由于对材料切割时,下刀片6不仅用于切割,还用于承载材料的重力。因此,使下刀片6的各个位置的厚度均为4mm-6mm。以进一步提高下刀片6的强度,提高下刀片6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使上刀片5的各个位置的厚度也均为4mm-6mm。使上刀片5的厚度和下刀片6的厚度相同。如此设置,方便加工和安装。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分切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广宋文博姜盛王振宝韩志彬陶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