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923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包括支撑臂和分别安装在支撑臂左右两侧的两副切边装置,切边装置通过轴套固定在支撑臂上,轴套上设置有可绕轴套旋转的旋转臂,其特征在于,切边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内侧通过刀片座安装有可旋转的圆刀片,薄膜切边装置还包括底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圆刀代替普通刀片,大大降低了刀片在切边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吸风管的设计,有效地将切边过程中在刀刃部位产生的粉尘吸走;底刀为多个单片底刀组成的底刀辊,并且单片底刀的刀刃部位都有一个环形缺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圆刀与不同的环形缺口相对应,从而改变切边的宽度,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包括支撑臂和分别安装在支撑臂左右两侧的两副切边装置,切边装置通过轴套固定在支撑臂上,轴套上设置有可绕轴套旋转的旋转臂,其特征在于,切边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内侧通过刀片座安装有可旋转的圆刀片,薄膜切边装置还包括底刀。本技术通过圆刀代替普通刀片,大大降低了刀片在切边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吸风管的设计,有效地将切边过程中在刀刃部位产生的粉尘吸走;底刀为多个单片底刀组成的底刀辊,并且单片底刀的刀刃部位都有一个环形缺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圆刀与不同的环形缺口相对应,从而改变切边的宽度,使用方便。【专利说明】一种薄膜切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切边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聚酯薄膜行业特别是通过双向拉伸法(即纵向和横向拉伸)制成薄膜的生产线,在收卷成成品前都需要在线切除相对较厚的薄膜边部,我们把这套装置通常称之为切边刀装置。以前我们都是根据生产要求的薄膜宽度尺寸找相对应的固定位置直接用刀片切割,这种切边方法有两个不好的地方:1.刀片较薄容易破损,不适用于切相对较厚的薄膜;2.这种切边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刀片是不动的,通过薄膜的相对运动切开边部,所以在切边过程中容易在切口部位产生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磨损刀片的薄膜切边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包括支撑臂和分别安装在支撑臂左右两侧的两副切边装置,所述的切边装置通过轴套固定在支撑臂上,所述的轴套上设置有可绕轴套旋转的旋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边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内侧通过刀片座安装有可旋转的圆刀片,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还包括底刀。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臂上设置有吸风管安装架,所述的吸风管安装架上设置有吸风管安装孔,所述的吸风管安装孔与吸风管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吸风管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进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气缸和伸缩杆,所述的气缸固定在旋转臂的外侧,所述的伸缩杆横穿旋转臂的内部与气缸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臂与轴套之间通过定位销和圆弧挡块进行转动角度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刀为由单片底刀与隔圈重叠或至少两片单片底刀重叠的底刀辊,所述的单片底刀的刀刃部位有一个环形缺口,所述的底刀辊由电机驱动旋转。作为优选,所述的单片底刀的厚度为5mm。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套和支撑臂上设置有一组相互配合的螺孔,并用螺钉固定轴套相对于支撑臂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臂上横向设置有至少两组螺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圆刀代替普通刀片,大大降低了刀片在切边过程中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2、吸风管的设计,有效地将切边过程中在刀刃部位产生的粉尘吸走;3、底刀为多个单片底刀组成的底刀辊,并且单片底刀的刀刃部位都有一个环形缺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圆刀与不同的环形缺口相对应,从而改变切边的宽度,使用方便;4、通过将轴套固定在支撑臂上不同的螺孔中,改变左、右两个圆刀的位置,从而改变切边的宽度,非常实用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部分剖视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圆刀与底刀使用前的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圆刀与底刀使用时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单片底刀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单片底刀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支撑臂,2.轴套,3.吸风管安装孔,4.墙板,5.圆弧挡块,6.旋转臂,7.气缸,8.伸缩杆,9.圆刀片,10.刀片座,11.定位销,12.底刀,13.单片底刀,14.环形缺口,15.吸风管安装架,16.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包括支撑臂I和分别安装在支撑臂I左右两侧的两副切边装置,切边装置通过轴套2固定在支撑臂I上,轴套2上设置有可绕轴套2旋转的旋转臂6,切边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内侧通过刀片座10安装有可旋转的圆刀片9,薄膜切边装置还包括底刀12。旋转臂6上设置有吸风管安装架15,吸风管安装架15上设置有吸风管安装孔3,吸风管安装孔3与吸风管相连。刀片座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吸风管的吸风管安装架15,吸风管有效地将切边过程中在刀刃部位产生的粉尘吸走。伸缩装置包括气缸7和伸缩杆8,所述的气缸7固定在旋转臂6的外侧,所述的伸缩杆8横穿旋转臂6的内部与气缸7相连。旋转臂6与轴套2之间通过定位销11和圆弧挡块5进行转动角度固定。底刀12为由单片底刀13与隔圈重叠或至少两片单片底刀13重叠的底刀辊,所述的单片底刀13的刀刃部位有一个环形缺口 14,底刀棍由电机驱动旋转。单片底刀13的厚度为5mm。轴套2和支撑臂I上设置有一组相互配合的螺孔,并用螺钉固定轴套2相对于支撑臂I的位置。支撑臂I上横向设置有至少两组螺孔,通过将轴套固定在支撑臂上不同的螺孔中,改变左、右两个圆刀的位置,从而改变切边的宽度,非常实用方便。本技术的使用方法:1、根据所需产品的宽度,选择支撑臂上合适的螺孔,并将左右两边的轴套分别通过螺钉与支撑臂固定在一起,从而保证切边宽度为产品所需的宽度;2、如图2所示,在薄膜切边装置使用前,圆刀片位于图中的左上角,与底刀分离,在轴套安装好以后,需要使用时,转动旋转臂,使得圆刀片的刀刃切入底刀的环形缺口中(如图3所示),定位销和圆弧挡块保证了旋转角度的准确性;3、准备好需要切边的薄膜,启动底刀使底刀转动,同时启动吸风管的风机,薄膜通过底刀辊的表面,在底刀辊有一定的包角,底刀辊的转动线速度与薄膜的收卷速度一致,圆刀片从薄膜与底刀辊的包角部位切入底刀环形缺口中时,圆刀片的刀刃与底刀的刀刃未相交;4、通过气缸控制圆刀片推进或缩回,使两个刀刃相交,底刀的转动带动圆刀片转动,从而达到了转动切割的目的,通过吸风管对圆刀片刀刃产生的粉尘吸进吸走排出,使产品表面更加清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核心技术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包括支撑臂(I)和分别安装在支撑臂(I)左右两侧的两副切边装置,所述的切边装置通过轴套(2)固定在支撑臂(I)上,所述的轴套(2)上设置有可绕轴套(2)旋转的旋转臂(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边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内侧通过刀片座(10)安装有可旋转的圆刀片(9),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还包括底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臂(6)上设置有吸风管安装架(15),所述的吸风管安装架(15)上设置有吸风管安装孔(15),所述的吸风管安装孔(3)与吸风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管安装架(15)的内侧设置有进风口(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气缸(7)和伸缩杆(8),所述的气缸(7)固定在旋转臂(6)的外侧,所述的伸缩杆(8)横穿旋转臂(6)的内部与气缸(7)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切边装置,包括支撑臂(1)和分别安装在支撑臂(1)左右两侧的两副切边装置,所述的切边装置通过轴套(2)固定在支撑臂(1)上,所述的轴套(2)上设置有可绕轴套(2)旋转的旋转臂(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边装置包括可左右移动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内侧通过刀片座(10)安装有可旋转的圆刀片(9),所述的薄膜切边装置还包括底刀(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吾文龙蒋东杰黄杨细吕柏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