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以及复合部件技术

技术编号:99681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在一部件上一体地成型另一部件而在一部件上形成凸部的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及复合部件。在位于第1部件(6b)的与第2部件熔合面相反的面侧的模具(10)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凹部(10a),向第1部件(6b)的第2部件熔合面侧熔融喷射上述第2热塑性材料,通过熔化的第2热塑性材料的喷射压力使第1部件(6b)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6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以及复合部件,例如,涉及与用热塑性材料成型的第1部件一体地熔合成型热塑性材料的第2部件的 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以及复合部件。
技术介绍
以前,提出了多种有关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的提案。例如,在特 开平8-99331号公报中提出的成型方法中,首先在模具内熔融注射成 型聚丙烯树脂以成型聚丙烯部件,然后将该成型物嵌入另一模具中, 对聚丙烯部件表面熔融注射热塑性弹性体,使热塑性弹性体部件立体 且一体地熔合成型在聚丙烯部件的表面上。这样的由两种材料构成的 复合部件是通过在聚丙烯树脂的一面上成型热塑性弹性体部件而形 成的部件。此外,在特表2003-51296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采用不同的热 塑性弹性体进行二次注射成型(two-shot molding),成型硬度不同的 双层的文具用握把(grip)。专利文献h特开平8-9933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表2003-512960号公报另外,应用复合部件的情况有多种多样,例如,目前要求将一个 部件成型成袋状,在其内部一体地成型另一部件。可是,在前述以往的成型方法中,由于是在一部件的外表面成型 另一部件,因此不能在形成为袋状的一部件的内部一体地成型另一部 件。 此外,作为复合部件的社会需求,要求在具有凸部的板状的一部 件的凸部的内部一体地成型另一部件。对于这种复合成型部件,可通过首先在一部件上成型凸部,接着 在所述凸部内成型另一部件来制造。但是,在前述成型方法中,作为成型一部件的模具,必须采用形 成有与凸部对应的凹部的模具,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对于前述凸部的形状,也要求多种凸部形状,必须容易且廉价地形成该凸部形状。但是,在前述专利文献1、 2中,没有示出 形成多种凸部形状的方法。再者,利用所述方法制造的复合部件,通过嵌合或粘接等方法与 基材进行安装。这样就需要用于安装复合部件的嵌合工序或粘接工 序,存在需要操作工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以及复合部件,其通过在一部件上形成另一部 件,从而能够在一部件上形成凸部,而且,通过在具有袋状部的一部 件内部形成另一部件,可使一部件膨胀而形成凸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以及复合 部件,其通过在基材上直接形成复合部件,从而可以省略安装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以及复合 部件,其通过在基材上直接形成复合部件,在形成后可以容易地从模 具中取出。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在将用 弹性材料形成的第1部件安装在模具内,向前述第1部件的一面熔融 注射第2部件的热塑性材料,从而成型第1部件和第2部件,其特征 在于在位于前述第1部件的与第2部件形成面相反的面侧的模具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向第1部件的第2部件形成面侧熔融注 射前述热塑性材料,通过熔化的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使第1部件变 形,从而在第l部件上形成凸部。如此,由于在位于前述第1部件的与第2部件形成面相反的面侧 的模具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向第1部件的第2部件形成面 侧熔融注射前述热塑性材料,通过熔化的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使第1 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因此能够在第1部件的凸部 内部一体地成型第2部件。此时,由于前述凸部通过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而形成,因此不 需要釆用预先形成有凸部的第1部件。艮P,在采用例如板状、圆筒状的第1部件时,也能够在前述第1 部件的平面、圆周面上形成凸部,并能够降低用于成型第1部件的模 具等的成本。此外,通过改变前述模具的凹部形状,能够容易地改变凸部形状, 可廉价地得到凸部形状不同的复合部件。优选的是,前述第1部件形成于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基材表面,将 前述基材及第1部件安装在模具内,在前述第1部件和基材表面之间 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塑性材料,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 上形成凸部。如此,通过在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基材表面上直接形成第1 部件,然后,在前述第1部件和基材表面之间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 塑性材料,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由此可在 基材上直接形成复合部件,能够省略安装操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部件的制造方法,用前述弹性材料形成的第l 部件是用第1热塑性材料成型的第1部件,其将前述第1部件安装在 模具内,向前述第1部件的一面熔融注射第2热塑性材料,在前述第l 部件上一体地熔合成型第2部件,其中,优选的是,在位于前述第1 部件的与第2部件熔合面相反的面侧的模具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 凹部,向第1部件的第2部件熔合面侧熔融注射前述第2热塑性材料, 通过熔化的第2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 部件上形成凸部。如此,由于一体地熔合成型第1部件和第2部件,因此第1部件 和第2部件不分离且能够形成一体。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 其将用弹性材料形成的具有袋状部的第1部件安装在模具内,向前述 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内部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塑性材料,从而成型 第1部件和第2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外周 面侧所处的模具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向第1部件的袋状部 的内部熔融注射前述热塑性材料,通过熔化的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 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如此,通过在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外周面侧所处的模具内面的至 少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向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内部熔融注射前述热塑 性材料,通过熔化的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使第1部件变形,由此能 够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此外,在此种情况下,也能降低用于成型 第1部件的模具等的成本。此外,通过改变前述模具的凹部形状,能够容易地改变凸部形状, 可廉价地得到凸部形状不同的复合部件。优选的是,前述第1部件形成于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基材表面,将 前述基材及第1部件安装在模具内,向前述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内部 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塑性材料而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 上形成凸部。如此,通过在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基材表面上直接形成第1部件, 然后,在前述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内部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塑性材 料而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由此能够在基材 上直接形成复合部件,可省略安装操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部件的形成方法,用前述弹性材料形成的第l 部件是用第1热塑性材料成型的第1部件,其中,将前述第1部件安装在模具内,向前述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内部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 塑性材料,在第1部件上一体地熔合成型第2部件,其中,优选的是, 在前述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外周面侧所处的模具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设置凹部,向第1部件的袋状部的内部熔融注射前述第2热塑性材料, 通过熔化的第2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 部件上形成凸部。如此,由于一体地熔合成型第1部件和第2部件,因此第1部件 和第2部件不分离且能够形成一体。此外,优选的是,前述弹性材料是硅橡胶,热塑性材料是热塑性 弹性体,第1部件的硬度大于第2部件的硬度。另外,优选的是,前 述第1、第2热塑性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第1部件的硬度大于第2部 件的硬度。如此,在第1部件的硬度大于第2部件的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部件的成型方法,将用弹性材料形成的第1部件安装在模具内,向所述第1部件的一面熔融注射第2部件的热塑性材料,从而成型第1部件和第2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第1部件的与第2部件形成面相反的面侧的模具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凹部,向第1部件的第2部件形成面侧熔融注射所述热塑性材料,通过熔化的热塑性材料的注射压力使第1部件变形,从而在第1部件上形成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等中山协福本刚生住友一大泽典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