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6199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4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缓冲座、弹簧、顶杆、顶杆套、撞头、挡板及螺栓;两个“T”形顶杆大头朝内分别滑动安装在缓冲座顶杆孔内,并通过弹簧槽将安放在顶杆孔底的弹簧压靠在底壁上,“T”形顶杆的细径部分滑动安装在顶杆套内,顶杆套细端抵靠顶杆大头,粗端外翻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缓冲座敞口端头上,两个凸形撞头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顶杆小头的连接孔内,长方形挡板两侧分别用连接螺栓固定在两个撞头外面,缓冲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吸收和缓解圆管坯的对挡板的撞击力,使两根圆管坯在双联辊道输送过程中准确对齐定位,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缓冲座、弹簧、顶杆、顶杆套、撞头、挡板及螺栓;两个“T”形顶杆大头朝内分别滑动安装在缓冲座顶杆孔内,并通过弹簧槽将安放在顶杆孔底的弹簧压靠在底壁上,“T”形顶杆的细径部分滑动安装在顶杆套内,顶杆套细端抵靠顶杆大头,粗端外翻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缓冲座敞口端头上,两个凸形撞头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顶杆小头的连接孔内,长方形挡板两侧分别用连接螺栓固定在两个撞头外面,缓冲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本专利技术可吸收和缓解圆管坯的对挡板的撞击力,使两根圆管坯在双联辊道输送过程中准确对齐定位,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专利说明】—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缝管圆管坯火焰切割前后的双顶杆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缝钢管生产中,需要将较长的连铸圆管坯进行定尺割断。火焰切割机为备料工序的重要设备。原在火焰切割机四杆割枪进行火焰切割前、后双联辊道两端设置有钢板制作的挡板,依靠双联辊道的正反转,将欲切割和切割后的两根圆管坯正反向输送至两端设置的挡板处,利用挡板对圆管坯进行端头对齐和定位缓冲。由于圆管坯长度较长,质量较大,运行中的圆管坯惯性很大,且双联辊道同时输送两根圆管坯,因此圆管坯对挡板的撞击力较大,且撞击后又有反弹过程,不仅经常造成圆管坯定位偏移,定尺切割不准,不利于管坯的切割工作;而且定位时间长,影响作业效率。同时,极易将挡板撞坏或撞变形,既增加维修费用,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在双联辊道前后台安置一种圆管坯定位装置来适应割料工作,避免出现定位偏和设备损坏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缓解圆管坯的撞击力,保证两根圆管坯在双联辊道输送过程中准确对齐定位,提高作业效率,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缓冲座、弹簧、顶杆、顶杆套、撞头、挡板及螺栓;所述顶杆为两段直径和长度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的“T”形杆,“T”形顶杆大头设有弹簧槽,小头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顶杆套为一中间带孔、一端带外翻沿的“T”形套筒,沿外翻沿圆周上等间距设有螺栓孔;所述缓冲座整体呈凸形,缓冲座中间并列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顶杆孔,两侧底沿和开口端分别设有螺栓孔;两个“T”形顶杆大头朝内分别滑动安装在缓冲座顶杆孔内,并通过弹簧槽将安放在顶杆孔底的弹簧压靠在底壁上,“T”形顶杆的细径部分滑动安装在顶杆套内,顶杆套细端抵靠顶杆大头,粗端外翻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缓冲座敞口端头上,两个凸形撞头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顶杆小头的连接孔内,长方形挡板两侧分别用连接螺栓固定在两个撞头外面,缓冲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定位装置为两套,分别安装在圆管坯火焰切割机前后双联辊道的中心线上。所述底座下面带有加强凸台。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方法及有益效果为:当两根圆管坯从输送台架上滚落到火焰切割机前后双联辊道上以后,正向旋转的双联辊道将两根圆管坯输送并撞击到设于火焰切割机前部的定位装置挡板上,由于挡板通过撞头连接在后端设有弹簧的顶杆上,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吸收绝大部分撞击力,对圆管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顺利对齐和定位。火焰切割成定尺坯后,双联辊道反向旋转,使定尺坯输送并撞击设于火焰切割机后部的定位装置挡板上,实现迅速定位。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可吸收和缓解圆管坯的对挡板的撞击力,减少反弹,从而使两根圆管坯在双联辊道输送过程中准确对齐定位,缩短对齐定位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安装状态图;图2是图1A-A剖面图;图3是图1B-B剖面图。图中:缓冲座1、挡板2、连接螺栓3、固定螺栓4、底座5、地脚螺栓6、加强凸台7、基础座8、弹簧9、顶杆10、顶杆套11、锁紧螺栓12、撞头13。【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专利技术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主要是由缓冲座1、挡板2、连接螺栓3、固定螺栓4、底座5、地脚螺栓6、弹簧9、顶杆10、顶杆套11、锁紧螺栓12、撞头13所组成。顶杆10为两根,系采用圆钢加工而成的两段直径和长度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的“T”形杆,在“T”形顶杆10的大头开有弹簧槽,小头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以便与撞头13连接。顶杆套11为一中间带有顶杆孔、一端带外翻沿的“T”形套筒,沿外翻沿圆周上等间距设有12个螺栓孔。缓冲座1整体呈凸形,缓冲座1的中间并列加工有两个一端开口、另一端带有底壁的顶杆孔,两侧底沿上开有固定螺栓孔,开口端端头上设有锁紧螺栓孔。撞头13亦为凸形,伸出的一段上加工有与顶杆10小头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两个“T”形顶杆10的大头朝内分别滑动安装在缓冲座1的两个顶杆孔内,并通过弹簧槽将安放在顶杆孔底的弹簧9压靠在底壁上,在“T”形顶杆10的细径部分滑动安装在顶杆套11内,顶杆套11的细端抵靠在顶杆10的大头阶梯台上,粗端外翻沿通过锁紧螺栓12锁定在缓冲座1的敞口端端头上,两个凸形撞头13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顶杆10小头的连接孔内,长方形挡板2的两侧分别用连接螺栓3固定在两个撞头13的外面,整个缓冲座1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在底座5的上面,为增加底座5的稳定性,在底座5的下面还焊接有加强凸台7。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为两套,分别安装在圆管坯火焰切割机前后双联辊道的中心线上。安装时,在设定位置上灌注基础座8,并在基础座8内预埋地脚螺栓6和预留凸台槽。然后将底座5的加强凸台7与地脚螺栓孔分别对正凸台槽与地脚螺栓6后整体安放到基础座8的上面,并将地脚螺栓6锁紧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缓冲座、弹簧、顶杆、顶杆套、撞头、挡板及螺栓;所述顶杆为两段直径和长度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的“T”形杆,“T”形顶杆大头设有弹簧槽,小头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顶杆套为一中间带孔、一端带外翻沿的“T”形套筒,沿外翻沿圆周上等间距设有螺栓孔;所述缓冲座整体呈凸形,缓冲座中间并列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顶杆孔,两侧底沿和开口端分别设有螺栓孔;两个“T”形顶杆大头朝内分别滑动安装在缓冲座顶杆孔内,并通过弹簧槽将安放在顶杆孔底的弹簧压靠在底壁上,“T”形顶杆的细径部分滑动安装在顶杆套内,顶杆套细端抵靠顶杆大头,粗端外翻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缓冲座敞口端头上,两个凸形撞头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顶杆小头的连接孔内,长方形挡板两侧分别用连接螺栓固定在两个撞头外面,缓冲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两套,分别安装在圆管坯火焰切割机前后双联辊道的中心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面带有加强凸台。【文档编号】B23K7/10GK103737146SQ201310712407【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专利技术者】古红光, 孙野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管坯双顶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缓冲座、弹簧、顶杆、顶杆套、撞头、挡板及螺栓;所述顶杆为两段直径和长度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的“T”形杆,“T”形顶杆大头设有弹簧槽,小头设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顶杆套为一中间带孔、一端带外翻沿的“T”形套筒,沿外翻沿圆周上等间距设有螺栓孔;所述缓冲座整体呈凸形,缓冲座中间并列设有两个一端开口的顶杆孔,两侧底沿和开口端分别设有螺栓孔;两个“T”形顶杆大头朝内分别滑动安装在缓冲座顶杆孔内,并通过弹簧槽将安放在顶杆孔底的弹簧压靠在底壁上,“T”形顶杆的细径部分滑动安装在顶杆套内,顶杆套细端抵靠顶杆大头,粗端外翻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缓冲座敞口端头上,两个凸形撞头通过螺纹分别连接在顶杆小头的连接孔内,长方形挡板两侧分别用连接螺栓固定在两个撞头外面,缓冲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红光孙野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