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432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1 10:29
一种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齿条(1),在定子齿条(1)的两侧分别设有绕线槽(11),所述的定子齿条(1)上套设有能够将定子齿条(1)两端和绕线槽(11)覆盖的绝缘套(2),所述的绝缘套(2)上绕设有由导线(3)绕制而成的绕组(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套(2)的一端固定有外径大于导线(3)外径的两根接线柱(4),所述的导线(3)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4)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属于电机
。它解决了在细绕组的电机定子中,因为接线本身较细,使得接线与电路板连接很难有序连接等技术问题。本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齿条,在定子齿条的两侧分别设有绕线槽,所述的定子齿条上套设有能够将定子齿条两端和绕线槽覆盖的绝缘套,所述的绝缘套上绕设有由导线绕制而成的绕组,所述的绝缘套的一端固定有外径大于导线外径的两根接线柱,所述的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绝缘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实现细绕组的电机定子上的接线和电路板便捷相连。【专利说明】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电机定子,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的各种电器设备中,现有的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通常为整体式结构和拼接式结构两种,在整体式结构中线圈绕制时通过槽口下线,下线一般是通过手工操作的,且下线后需要再整形,线圈的端部较高,造成费工费时。而拼接式定子通过若干轴向叠合固连在一起的拼接片构成定子齿条,相邻之间定子齿条拼接成电机定子,相对整体式结构定子来说具有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不管是整体式结构还是拼接式定子结构,其电机定子接线与电路板之间都很难做到安全连接。现实生活中常常因为接线错搭电机被击穿烧坏。尤其在细绕组的电机定子中,因为接线本身较细,使得接线与电路板连接很难有序连接,连接操作不够方便。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绝缘套管的电机定子,包括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套在引出线与主副线的连接端,所述绝缘套管为热缩套管。上述方案虽然能较好的利用绝缘导管,避免主线与副线错搭。但是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解决电机定子上绕组的导线和电接板便捷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使细绕组的电机定子上的接线和电路板便捷相连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齿条,在定子齿条的两侧分别设有绕线槽,所述的定子齿条上套设有能够将定子齿条两端和绕线槽覆盖的绝缘套,所述的绝缘套上绕设有由导线绕制而成的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套的一端固定有外径大于导线外径的两根接线柱,所述的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上。显然,细绕组中的接线如果单靠人工进行理线和电路板连接易出错,操作不便,造成错搭线。但是机械操作又很难做到该精密工作。所述的接线柱能让接线穿过接线柱再和电路板相连,在保证接线外表面绝缘的情况下便捷的和电路板相连。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接线柱通过热熔方式固定在绝缘套上。由于接线柱为绝缘弹性塑性材料制成,所以可以通过热熔方式将其固定在绝缘套上。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接线柱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绝缘套上。接线柱底端可以设有外螺纹,在接线柱和绝缘套接触的凹槽处设有内螺纹,内外螺纹配合将接线柱固定在绝缘套上。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接线柱通过紧配合插接在绝缘套上。接线柱底端可以设有缩紧锥行部,在接线柱和绝缘套接触的凹槽处设有敞口槽,缩紧锥行部插进绝缘套上的敞口槽内。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接线柱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绝缘套上。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接线柱的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导线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上,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上。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接线柱下端。为了提高连接稳固性,所述的接线柱下端设有让导线穿入穿出的导线孔。在上述的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中,所述的接线柱固定在绝缘套的端面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绝缘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实现细绕组的电机定子上的接线和电路板便捷相连。【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定子齿条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定子齿条1、绕线槽11、绝缘套2、导线3、绕组31、接线柱4、导线孔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齿条I,在定子齿条I的两侧分别设有绕线槽11,所述的定子齿条I上套设有能够将定子齿条I两端和绕线槽11覆盖的绝缘套2,所述的绝缘套2上绕设有由导线3绕制而成的绕组31,所述的绝缘套2的一端固定有外径大于导线3外径的两根接线柱4,所述的导线3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4上。接线柱4的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显然,细绕组中的导线3如直接与电路板相连,由于导线较细很容易造成错搭线,且操作不便。所述的接线柱4能让导线3先连接在接线柱4上再通过接线柱4和电路板相连,由于接线柱4较粗,因此连接起来非常方便。为了使得接线柱4牢固地和绝缘套2相连,所述的接线柱4通过热熔方式固定在绝缘套2上。更具体地说,接线柱4固定在绝缘套2的端面上。该接线柱4为绝缘弹性塑性材料制成,可以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此外,接线柱4和绝缘套2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相连。例如,接线柱4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绝缘套2上;接线柱4通过紧配合插接在绝缘套2上;接线柱4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绝缘套2上。本实施例中,导线3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4上,另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4上。更具体地说,导线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接线柱4下端。为了提高接线稳定性,所述的接线柱4下端设有让导线3穿入穿出的导线孔4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定子齿条1、绕线槽11、绝缘套2、导线3、绕组31、接线柱4、导线孔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齿条(1),在定子齿条(I)的两侧分别设有绕线槽(11),所述的定子齿条(I)上套设有能够将定子齿条(I)两端和绕线槽(11)覆盖的绝缘套(2),所述的绝缘套(2)上绕设有由导线(3)绕制而成的绕组(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套(2)的一端固定有外径大于导线(3)外径的两根接线柱(4),所述的导线(3)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4)上。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细绕组的电机定子接线结构,包括定子齿条(1),在定子齿条(1)的两侧分别设有绕线槽(11),所述的定子齿条(1)上套设有能够将定子齿条(1)两端和绕线槽(11)覆盖的绝缘套(2),所述的绝缘套(2)上绕设有由导线(3)绕制而成的绕组(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套(2)的一端固定有外径大于导线(3)外径的两根接线柱(4),所述的导线(3)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根接线柱(4)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根接线柱(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光丁阿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米格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