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弯管和混凝土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957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17:43
一种输送弯管,该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1)、套设在该内弯管(1)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1)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弯管(1)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弯管以及具有该输送弯管的混凝土输送设备,所述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1)、套设在该内弯管(1)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1)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中,所述内弯管(1)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本技术的输送弯管中,在内弯管最易磨损的部位形成有凸台,以增强该部分的耐磨性,因而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达到与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弯管同等长度的寿命,节省材料并减轻输送弯管的寿命。【专利说明】输送弯管和混凝土输送设备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输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输送弯管以及具有该输送弯管的混凝土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用于输送混凝土的输送弯管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内弯管的管壁要承受受到较大的压力冲击,使得内弯管的外弯侧极易失效,但是同时沿输送管道的纵向位于外弯侧两侧的部分磨损相对很少,并且内弯管的内弯处几乎没磨损。因此,对于图1中的管壁厚度完全相等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在外弯侧磨损失效后,内弯侧几乎无磨损,沿内弯管的纵向位于外弯侧两侧的部分也较少,对材料的浪费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弯管以及具有该输送弯管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当本技术在内弯管最易磨损的部位形成有凸台,以增强该部分的耐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弯管,该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套设在该内弯管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中,所述内弯管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优选地,所述填充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弯管的外壁上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的外表面平滑连接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和所述内弯管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填充体为硅胶垫。优选地,所述填充层包括填充在所述内弯管的外壁和所述外弯管的内壁之间的粘结剂。优选地,所述凸台沿所述内弯管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内弯管的中央向两端延伸。优选地,所述凸台和所述内弯管一体形成。优选地,所述内弯管包括外弧半部和内弧半部,所述内弧半部的管壁厚度小于所述外弧半部的管壁厚度。优选地,所述内弯管的外弧半部的管壁厚度从两端到中央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内弯管的内壁的垂直于该内弯管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该混凝土输送设备包括输送弯管,所述输送弯管为根据本技术的输送弯管。本技术的输送弯管中,在内弯管最易磨损的部位形成有凸台,以增强该部分的耐磨性,因而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达到与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弯管同等长度的寿命,节省材料并减轻输送弯管的寿命。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一种输送弯管的内弯管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沿M-M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输送弯管的沿N向的局部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内弯管 2凸台3外弧半部4内弧半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参见图4,“内弧半部”和“外弧半部”分别指将内弯管I顺着沿延伸方向的中线分隔成的两个半部中管壁朝内的一者和管壁朝外的一者;参见图3,“外弯侧”指所述“外弧半部”的中间区域。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弯管,该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1、套设在该内弯管I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I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中,所述内弯管I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在物料输送过程中,输送弯管的内弯管I需要承受从给该内弯管I内流过的物料的持续冲蚀和磨损,并且在适用过程中,内弯管I的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存在差异,具体地,内弯管I的外弧半部3相对于内弯管I的内弧半部4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冲蚀,因而更易磨损,内弯管I的中间部分比两端也更易磨损,对于整个内弯管I而言,内弯管I的外弯侧最易磨损。如果将内弯管2的管壁厚度设计为完全相等,那么,当内弯管I的外弯侧已经磨损失效而使得内弯管I无法再继续使用时,内弯管I的其他部位(尤其是两端和内弧半部4)仍然具有较厚的厚度,从而无法充分利用制造内弯管I的耐磨材料,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大了生产成本。因而,本技术的输送弯管在内弯管I最易磨损的部位设置凸台2,以增强该部分的耐磨性,并且为了不对物料在内弯管2内的顺畅输送造成阻碍,所述凸台2设置在内弯管I的外壁的外弯侧,这样,若需要使本技术的输送弯管与现有的输送弯管等寿命时,本技术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I的质量将明显低于现有的输送弯管的内弯管I的质量,因而能够减轻设备重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其中,具体地,所述凸台2沿所述内弯管I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内弯管I的中央向两端延伸。并且凸台2可以设置为任意适合的形状,例如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凸台2的展开形状大致为圆角矩形。并且,优选地,所述凸台2和所述内弯管I 一体形成,即具有凸台2的内弯管I可以采用铸造等适合的方式直接形成。另外,所述内弯管I包括外弧半部3和内弧半部4,由于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物料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外弧半部3造成较大的冲击,内弧半部4的磨损远小于外弧半部3的磨损,因而,优选地,内弧半部4的管壁厚度小于外弧半部3的管壁厚度,以尽可能实现内弯管I各部位的等寿命设计。并且,为了进一步与内弯管I各部位的磨损情况相匹配,优选地,可以设计为:对于内弯管I的垂直于该内弯管I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从内弧半部4的中心到外弧半部3的中心,内弯管I的管壁厚度逐渐增大。并且,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内弯管1,由于设置有凸台2,因而可以适当地减小内弯管I的除凸台2以外的其他部位的壁厚,当整个内弯管I的除凸台2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壁厚统一减小时,内弯管I的内弯侧的壁厚将变得很薄,不利于内弯管I的铸造成型,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内弯管I的内弯侧的壁厚适当增加,具体地,对于内弯管I的垂直于该内弯管I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外弧部分3的外壁为半圆,内弧部分4的外壁为椭圆的一部分,并且该椭圆的长轴穿过所述外弧部分3和所述内弧部分4的中心。同理,由于在物料运输过程中,物料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内弯管I的中央造成较大的冲击,并且所述冲击沿内弯管I的延伸方向从内弯管I的中央到两端逐渐减小,因而,优选地,所述内弯管I的外弧半部3的管壁厚度从两端到中央逐渐增大,以尽可能实现内弯管I各部位的等寿命设计。并且,所述内弯管I的内壁的垂直于该内弯管I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以保证输送弯管与其它设备的对接,使得物料能够沿较平滑的流道输送。此外,优选地,所述填充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弯管I的外壁上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的外表面平滑连接所述凸台2的外表面和所述内弯管I的外表面。当内弯管I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凸台2时,如果将内弯管I直接与外弯管套置在一起,则在凸台2周围内弯管I的外壁与外弯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隔会较大,即在凸台2周围形成空鼓,造成输送弯管强度下降,采用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弯管,该输送弯管包括内弯管(1)、套设在该内弯管(1)上的外弯管以及位于所述内弯管(1)和所述外弯管之间的填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弯管(1)的外壁的外弯侧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