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458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4:57
一种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装置(1),承接装置(1)下方设有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承接装置(1)底部设有与稳定装置(2)相连的传动装置(3);所述的承接装置(1)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平台(1?1)、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驱动液压缸(1?3),承接平台(1?1)上设有平台导轨(1?2);所述的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包括与传动装置(3)相连的转轴(2?3),转轴(2?3)上设有经连接键(2?2)与转轴(2?3)垂直相连的夹杆(2?4),夹杆(2?4)两侧的转轴(2?3)上设有轴承(2?1);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齿条(3?2)、与齿条(3?2)相啮合的齿轮(3?1),齿轮(3?1)设置在转轴(2?3)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装置包括承接装置、柔性导轨稳定装置和传动装置,承接装置主要由驱动液压缸、承接平台、平台导轨等组成,柔性导轨稳定装置主要由转轴、轴承、夹杆、连接键等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设置在承接平台上的齿条与设置在柔性导向稳定装置转轴上的齿轮等组成。当基于柔性导向的特种电梯承接时,承接装置对轿厢进行承接,对称布置的柔性导轨稳定装置对特种电梯的钢丝绳导轨进行固定,避免了因承接过程中轿厢的冲击而造成的钢丝绳晃动,减小了承接过程中的载荷冲击,提升了特种电梯承接时的安全稳定性能。【专利说明】一种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深立井矿用电梯、观光电梯等特种电梯的承接与稳定装置,属提升设备安全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技术的日益发展特种电梯开始逐渐的被推广使用在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工况,基于钢丝绳罐道的柔性钢丝绳轨道因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安全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刚性导向相比,柔性钢丝绳导向的轿厢横向偏摆距离较大,故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导向钢丝绳进行稳定性控制。目前,矿山立井提升承接系统一般有承接装置和摇台,实现对提升容器的承接,尚没有对特种电梯的柔性导轨进行稳定的装置,这使得轿厢在承接过程中,由于钢丝绳导轨的不稳定性,而引发摆动或者震动等情况,造成轿厢的不稳定:一方面,轿厢的不稳定会让承接困难增加,无法准确实现人员与货物等和电梯的对接;另一方面,钢丝绳会受到摆动带来额外的载荷冲击,容易造成钢丝绳疲劳损坏,甚至断裂,大大增加了特种电梯承接时的危险性。技术内容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安全可靠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装置,承接装置下方设有柔性导轨稳定装置,承接装置底部设有与稳定装置相连的传动装置;所述的承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平台、设在承接平台底部的驱动液压缸,承接平台上设有平台导轨;所述的柔性导轨稳定装置包括与传动装置相连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经连接键与转轴垂直相连的夹杆,夹杆两侧的转轴上设有轴承;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设在承接平台底部的齿条、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齿轮设在转轴上。所述设在承接平台底部的驱动液压缸为两个,对称设置;所述的承接平台的上表面向平层入口方向倾斜。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技术通过对特种电梯轿厢的柔性钢丝绳摆动进行约束,能够方便、准确可靠、稳定安全的对柔性导向特种电梯的轿厢进行承接,实现对柔性钢丝绳的稳定控制,避免了柔性导向特种电梯在承接过程中因钢丝绳晃动而造成的载荷冲击作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承接时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承接时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收回后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收回后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承接装置示意图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承接装置示意图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稳定装置示意图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稳定装置示意图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装置示意图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装置示意图俯视图。图中:1 一承接装置,2 —柔性导轨稳定装置,3 —传动装置,4 一钢丝绳轨道,5 —轿厢;1-1 一承接平台,1-2 —平台导轨,1-3 —驱动液压缸,2-1 —轴承,2-2 —连接键,2-3 一转轴,2-4 —夹杆,3_1 —齿轮,3-2 —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主要由承接装置1、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和传动装置3构成,特种电梯轿厢5沿着钢丝绳导轨4运动。如图5、6所示,所述的承接装置I设置在进出电梯的层门口,承接装置I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平台1-1、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驱动液压缸1-3,承接平台1-1上设有平台导轨1-2 ;所述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驱动液压缸1-3为两个,对称设置;所述的承接平台1-1的上表面向平层入口方向倾斜,呈倾斜角。驱动液压缸1-3驱动承接平台1-1沿着固定的平台导轨1-2滑动,传动装置3设置在承接平台的一侧。如图7、8所示,所述的承接装置I下方设有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所述的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包括与传动装置3相连的转轴2-3,转轴2-3上设有经连接键2-2与转轴2_3垂直相连的夹杆2-4,夹杆2-4两侧的转轴2-3上设有轴承2-1 ;所述的转轴2_3在传动装置3的齿轮3-1带动下,带着与其连接的夹杆2-4 —起转动。如图9、10所示,承接装置I底部设有与稳定装置2相连的传动装置3 ;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齿条3-2、与齿条3-2相啮合的齿轮3-1,齿轮3_1设在转轴2-3上;所述的齿条3-2随着承接平台1-1运动,所述的齿轮3-1与转轴2-3连接,并带动其一起转动。工作过程:当承接柔性导向特种电梯轿厢时,特种电梯的轿厢5停靠在承接位置,承接装置I的液压缸1-3驱动承接平台1-1沿着平台导轨1-2滑动,承接平台1-1带着齿条3-2向前运动,通过啮合作用,齿条3-2带动设置在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转轴2-3上的齿轮3-1转动,转轴2-3随齿轮3-1 —起转动,通过连接键2-2作用,转轴2-3带动夹杆2_4转动;当承接平台1-1运动到承接位置时,夹杆2-4绕着转轴2-3运动到承接一侧的两根钢丝绳导轨内侧位置,通过夹杆2-4对两根钢丝绳导轨的对称约束作用,传动装置3实现对柔性导轨的稳定作用。承接过程结束后,承接装置I的液压缸1-3收回,反向驱动承接平台1-1沿着平台导轨1-2滑动,承接平台1-1带着设置在其上面的齿条3-2向后运动,通过啮合作用,齿条3-2带动齿轮3-1反向转动,转轴2-3随齿轮3-1 —起转动,并带动夹杆2-4反向转动,当承接平台1-1运动到初始位置时,夹杆2-4绕着转轴2-3运动到初始位置,此时电梯轿厢开始运行,承接与稳定过程结束。【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装置(I),承接装置(I)下方设有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 ),承接装置(I)底部设有与稳定装置(2)相连的传动装置(3); 所述的承接装置(I)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平台(1-1 )、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驱动液压缸(1-3),承接平台(1-1)上设有平台导轨(1-2); 所述的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包括与传动装置(3)相连的转轴(2-3),转轴(2-3)上设有经连接键(2-2 )与转轴(2-3 )垂直相连的夹杆(2-4 ),夹杆(2-4 )两侧的转轴(2-3 )上设有轴承(2-1); 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齿条(3-2)、与齿条(3-2)相啮合的齿轮(3-1 ),齿轮(3-1)设置在转轴(2-3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在承接平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导向特种电梯承接与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装置(1),承接装置(1)下方设有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承接装置(1)底部设有与稳定装置(2)相连的传动装置(3);所述的承接装置(1)包括设置在层门口的承接平台(1?1)、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驱动液压缸(1?3),承接平台(1?1)上设有平台导轨(1?2);所述的柔性导轨稳定装置(2)包括与传动装置(3)相连的转轴(2?3),转轴(2?3)上设有经连接键(2?2)与转轴(2?3)垂直相连的夹杆(2?4),夹杆(2?4)两侧的转轴(2?3)上设有轴承(2?1);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设在承接平台(1?1)底部的齿条(3?2)、与齿条(3?2)相啮合的齿轮(3?1),齿轮(3?1)设置在转轴(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华毛广峰朱真才秦健聪康虹桥周公博李伟彭玉兴马依萍杨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