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4080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11:08
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有筒底的圆柱形烟筒及沿烟筒的轴向均匀设置的多层除雾单元,每层的除雾单元沿烟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烟筒的筒壁上沿轴向设置多行开口,多层除雾单元分别与烟筒壁上的多行开口对应连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属于气液分离
。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包括设置有筒底的圆柱形烟筒及沿烟筒的轴向均匀设置的多层除雾单元,每层的除雾单元沿烟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烟筒的筒壁上沿轴向设置多行开口,多层除雾单元分别与烟筒壁上的多行开口对应连通。本技术提供的脱硫除雾装置提高了脱硫塔的除尘效果,降低了湿式脱硫塔外排烟气中含固液体的浓度,并进一步提高脱硫塔的脱硫效率。【专利说明】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
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属于气液分离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是目前燃煤电厂、石化企业、钢铁企业所必须实施的环保措施,通常采用湿式脱硫塔进行脱硫。目前脱硫塔内普遍采用折板式除雾器,存在出口净烟气含湿量高的缺点,在厂区空气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净烟气携带的液滴随着水蒸汽的冷凝逐渐长大,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石膏雨”。尤其在冬季和南方,“石膏雨”现象比较普遍。脱硫后的湿烟气中所含的液滴,其成分与塔底浆液基本相同,里面包含有一定浓度的粉尘和SO2;净烟气中含有的液滴总量越高,则脱硫塔的除尘效率就越低,脱硫效率也有所下降。目前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排污企业必须提高脱硫装置的脱硫率和除尘率;除了提高脱硫塔液气比和脱硫剂的活性之外,提高除雾装置的分离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现在大部分脱硫装置所采用的脱硫方法是:石灰石一石膏脱硫法,这种方法能够较大程度的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该方法消耗大量工艺水,其中大部分的工艺水以水蒸气形式排入大气,还有一小部分以液滴形式排入大气;在烟囱出口附近,随着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液态,而液滴的存在加速了凝结的过程,使得液滴迅速增大,在烟?附近形成降雨。从而对脱硫塔周围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因此,降低净烟气中液滴的浓度可以避免烟囱带雨,减少了对脱硫塔周围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拥有较大一部分的中小型锅炉在运行,而较大的环境治理投资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一些高效率、低成本的设备需要进行开发、研制。如何去除烟气中的液滴,成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现有除雾器有折板式除雾器,存在脱除液滴效率不足的问题,并且对烟气流速有较大限制,长期运行时还存在部分区域积灰的现象,降低了除雾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其除液滴效率高。为实现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其包括设置有筒底的圆柱形烟筒及沿烟筒的轴向均匀设置的多层除雾单元,每层的除雾单元沿烟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烟筒的筒壁上沿轴向设置多行开口,多层除雾单元分别与烟筒壁上的多行开口对应连通。优选地,所述除雾单元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置有底,上端为净烟气出口,筒体的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湿烟气进口和冲洗水接口,沿轴向设置有排水口。优选地,筒体由直径为D1和高度为Zi1的第一圆柱形筒,上底部开口的直径为D2、下部开口的直径为Di和高度为H2的圆锥台形筒以及直径为D2和高度为H3的第二圆柱形筒组成,排水口设置在第一圆柱形筒和圆锥台形筒的过度处。优选地,所述的湿烟气进口垂直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其中,梯形的一个腰的延长线与第一圆柱形筒径向截面而形成的圆相切且与底边垂直,另一个腰与第一圆柱形筒径向截面而形成的圆相交并与底边形成一定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提高脱硫塔的除尘效果,降低湿式脱硫塔外排烟气中含固液滴的浓度,并进一步提高脱硫塔的脱硫效率,克服现有折板式除雾器的不足之处。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方便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是本明提供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沿轴向的截面示意图;图1B是本明提供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沿垂直轴向的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2A是本明提供的除雾单元径向透视图;图2B是本明提供的除雾单元从A方向看的透视图;图2C是本明提供的除雾单元沿B-B方向截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A是本明提供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沿轴向的截面示意图;图1B是本明提供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沿垂直轴向的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A和IB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包括设置有筒底的圆柱形烟筒2及沿烟筒2的轴向均匀设置的多层除雾单元3,每层的除雾单元沿烟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烟筒的筒壁上沿轴向设置多行开口,每行的每个开口沿径向设置;多层除雾单元分别与烟筒壁上的多行开口对应连通。除雾装置设置在脱硫塔I的顶部。图2A是本明提供的除雾单元径向透视图;图2B是本明提供的除雾单元从A方向看的透视图;图2C是本明提供的除雾单元沿B-B方向截的截面图。如图2A、2B和2C所示,所述除雾单元3包括筒体9,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置有底,上端为净烟气出口 4,筒体的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湿烟气进口 7和冲洗水接口 6,沿轴向设置有排水口 8 ;净烟气出口 4设置有安装法兰5,所述安装法兰5通过螺栓连接于烟筒的侧壁的开口处。筒体9由直径为A和高度为年的第一圆柱形筒,上底部开口的直径为岛、下部开口的直径为D1和高度为Zf2的圆锥台形筒以及直径为D2和高度为/Z3的第二圆柱形筒组成,排水口 8设置在第一圆柱形筒和圆锥台形筒的过度处。所述的湿烟气进口 7垂直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其中,梯形的一个腰的延长线与第一圆柱形筒径向截面而形成的圆相切且与底边垂直,另一个腰与第一圆柱形筒径向截面而形成的圆相交并与底边形成一定的夹角。本技术提供的除雾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经过脱硫的湿烟气由每个除雾单元的湿烟气进口 I进入除雾单元的筒体,同时冲洗水从冲洗口 6进入,由于烟气进口 I的一个面与筒体的壁相切,另一个面与筒体的壁相交,使得烟气在筒体内部流动时呈螺旋状运动,带动冲洗水也随着管壁做螺旋状运动,从而达到冲洗管壁上的固体杂质,减轻管壁的结垢状况,使设备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转。湿烟气在筒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气中的液滴会附着在该筒体的内壁表面,在液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筒体内壁表面流下,再通过排水口 8排出,从而净化了的烟气通过净烟气出口 4排出到烟筒中,而后通过烟筒上部的出口排出到外界。本技术提供的除雾单元使得烟气在该除雾单元内螺旋式前进,使烟气中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附着在该除雾单元的筒体的内壁上,通过自流进行回收。烟气在除雾单元内螺旋式前进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降低了烟气中的液滴含量,同时也降低了脱硫系统的运行成本。除雾单元在烟道中呈环形排列,尽可能地提高了烟气的除水率。经过处理后的烟气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通过排水口排除的水可以回收再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虽然以上已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和实例作了详尽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基于本技术作出的改进和变换仍然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内的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有筒底的圆柱形烟筒及沿烟筒的轴向均匀设置的多层除雾单元,每层的除雾单元沿烟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有筒底的圆柱形烟筒及沿烟筒的轴向均匀设置的多层除雾单元,每层的除雾单元沿烟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烟筒的筒壁上沿轴向设置多行开口,多层除雾单元分别与烟筒壁上的多行开口对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学郭东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