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RBCC双模态燃烧室掺混燃烧的燃料支板,采用单侧楔形突台的流向涡燃料支板结构,两燃料支板主体位于一次火箭两侧对称分布;燃料支板前体为楔形,后体为等直段,前体外侧有三个等间距楔形突台与支板固连。燃料喷注块上部有两个螺孔连接燃料喷注软管,内部有燃料通道孔与螺孔相通,下部与燃料支板上的通道连接;燃料喷注块固定在发动机上,且可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中切换喷注位置。燃料支板结构强化了支板侧边上的流体的导向涡,使燃料掺混更有效,合理的破坏了支板后侧规则的剪切层,使燃料支板后侧的剪切层具有更强的湍流度,使燃烧边界层的区域变宽,与来流空气进行更好的掺混,形成更大的燃烧区域。【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提高RBCC双模态燃烧室掺混燃烧的燃料支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强燃料掺混扩散的燃料支板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提高RBCC双模态燃烧室掺混燃烧的燃料支板。
技术介绍
火箭冲压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将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有机地结合在同一流道中,使其能够在不同的飞行高度和马赫数下启用最优的工作模态,充分发挥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各自的特点,使RB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提高RBCC双模态燃烧室掺混燃烧的燃料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支板主体、燃料支板喷注块,燃料支板主体为具有单侧楔形突台的流向涡燃料支板结构,两燃料支板依中心轴对称设置,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燃料喷注块上,燃料喷注块两侧设有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上,且可在不同的试验工况中切换喷注位置;所述燃料支板前体为楔形结构,楔角为15°,支板后体为等直段,燃料支板前体外侧竖直方向均布有三个等间距楔形突台,楔角为35°,楔形突台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支板固连;燃料喷孔位于支板上楔形突台后部等直段侧壁上,每侧壁面竖直方向分别有四个等间距的喷孔,燃料通过支板等直段上的通道进入各个喷孔;燃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祥庚,秦飞,吕翔,刘佩进,何国强,王亚军,潘科玮,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