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3105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05:04
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复合材料制件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制件各结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分布的数据(或情况),从而确定主应力集中区域和主应力方向;2)根据主应力集中区域大小和主应力方向对制件性能的影响程度,将制件分成多个小区域,针对每个小区域的主应力分布特征,设计与优化参数关联的曲线族函数,所述曲线族函数用于描述纤维的轨迹;3)采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根据制件的主应力分布情况,对纤维轨迹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制件的优化纤维轨迹;4)按照优化纤维轨迹,采用纤维丝束制备纤维预成型体;和5)通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将所述的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成纤维复合材料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国防、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能源、化工机械、体育娱乐等领域。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高性能民用领域的应用发展,在提高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同时,对结构重量和制造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通常采用平行顺直纤维铺放形成的复合材料叠层制备,且为了简化设计和施工便利,工程中经常采用0°、±45°和90°铺层方向,设计自由度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纤维的承力性能,且采用传统织物制备纤维预成型体时产生大量的边角废料,浪费量大。随着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纤维铺放技术的发展,为充分发挥纤维力学性能,可通过控制纤维丝束的牵引方向,在各单层内可自由设计随空间位置连续变化的纤维取向。现有的纤维轨迹优化方法大多数是根据构件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一条初始参考线(纤维轨迹与主应力方向保持一致),然后通过等距偏移得到一组参考线来完成整个构件曲面的轨迹规划。该法设计参数少,算法简单,较易实现,但是容易产生纤维重叠、排布不连续、空隙或者因曲率约束生成不可行轨迹等问题,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增加成型工艺的复杂性。为了充分利用纤维自由取向的设计特点发挥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能,另外一种方法是将构件离散成若干“单胞”层合板,采用层合板参数对各个“单胞”层合板进行性能分析得到整体性能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优化纤维的轨迹。该法设计变量较多,设计自由度大,能显著提高变刚度复合材料的性能,但是计算量过大,效率低下,同时易产生纤维排布不规则、不连续问题,制造困难,难以在实际中应用。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设计自由度大,算法简单,效率高,纤维排布规则有序,纤维优化轨迹容易铺放成型,成型工艺简单的纤维轨迹优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数少,易于计算,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纤维轨迹优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尤其是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复合材料制件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制件各结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分布的数据(或情况),从而确定主应力集中区域和主应力方向;(2)根据主应力集中区域大小和主应力方向对制件性能的影响程度,将制件分成多个小区域,针对每个小区域的主应力分布特征,设计与优化参数关联的曲线族函数,所述曲线族函数用于描述纤维的轨迹;(3)采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根据制件的主应力分布情况,对纤维轨迹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制件的优化纤维轨迹;(4)按照优化纤维轨迹,采用纤维丝束制备纤维预成型体;和(5)通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将所述的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成纤维复合材料制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优化纤维轨迹是最优纤维轨迹。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通过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s等)对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在另一优选例中,将整个制件分成2-100个小区域,较佳地2-30个小区域,更佳地分成2-15个。在另一优选例中,将制件的主应力集中区域分成至少2个,较佳地至少4个。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3)中,根据制件的各小区域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分布,对纤维轨迹进行优化。在另一优选例中,在优化时,以主应力大小为权数,在主应力大的区域,权数也大;在主应力小的区域,权数也较小,并采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层合板纤维轨迹进行优化,得到层合板的优化或最优纤维轨迹。在另一优选例中,优化或最优纤维轨迹的方向或者纤维丝束的方向与主应力的方向吻合或基本吻合;和/或在主应力大的区域,优化或最优纤维轨迹的密度或者纤维丝束的铺放密度较大;在主应力小的区域,优化或最优纤维轨迹的密度或者纤维丝束的铺放密度较小。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3)中的纤维轨迹优化步骤还包括:删减实施例的孔周边部分受压应力的纤维轨迹,得到进一步优化的纤维轨迹。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制件是具有开孔的制件,或所述的制件具有需要加强的区域(如开孔区域)。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中的优化参数选自下组:纤维方向角、铺层厚度、纤维铺放密度,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是由树脂基体材料与增强纤维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纤维复合材料是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3)中基于制件的制造要求进行优化,其中所述制造要求选自下组:力学性能、重量、成本、成型工艺参数,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纤维丝束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天然纤维,或其组合;或者所述的纤维丝束是热塑性树脂纤维和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几种纤维所组成的混杂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天然纤维。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为热塑性聚合树脂或热塑性缩合树脂纤维,较佳地为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乳酸、聚苯硫醚、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树脂基体为热塑性树脂;较佳地,所述的树脂基体选自下组: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类树脂、聚氨酯树脂、阴离子开环聚合聚酰胺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环丁二醇酯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乳酸、聚苯硫醚、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醚酮,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包括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热压罐成型、模压成型,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纤维预成型体,所述的纤维预成型体包括通过缝合线或粘合剂固定的纤维丝束,且所述的纤维丝束所构成形状与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形状相对应或相同,并且所述纤维丝束是按照优化纤维轨迹进行排列或分布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纤维丝束通过缝合线或粘合剂而固定于底材上。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优化纤维轨迹是通过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1)-(3)所确定。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纤维预成型体具有开孔,或纤维预成型体具有需要加强的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所述的制件用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树脂基体材料与纤维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按照优化纤维轨迹进行排列或分布的纤维丝束。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优化纤维轨迹是通过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1)-(3)所确定。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制件中,≥80%(较佳地≥90%,≥95%,≥99%)的纤维丝束是按优化纤维轨迹(或最优纤维轨迹)进行排列或分布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拉伸强度大于400MPa,较佳地大于500MPa,更佳地大于600MPa,最佳地大于900MPa。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制件通过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制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成型体的用途,它被用于制备增强的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更佳地用于制备刚度和强度增强的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复合材料制件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制件各结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分布的数据(或情况),从而确定主应力集中区域和主应力方向;2)根据主应力集中区域大小和主应力方向对制件性能的影响程度,将制件分成多个小区域,针对每个小区域的主应力分布特征,设计与优化参数关联的曲线族函数,所述曲线族函数用于描述纤维的轨迹;3)采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根据制件的主应力分布情况,对纤维轨迹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制件的优化纤维轨迹;4)按照优化纤维轨迹,采用纤维丝束制备纤维预成型体;和5)通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将所述的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成纤维复合材料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刚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复合材料制件在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制件各结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分布的数据或情况,从而确定主应力集中区域和主应力方向;2)根据主应力集中区域大小和主应力方向对制件性能的影响程度,将制件分成多个小区域,针对每个小区域的主应力分布特征,设计与优化参数关联的曲线族函数,所述曲线族函数用于描述纤维的轨迹;3)采用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根据制件的主应力分布情况,对纤维轨迹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制件的优化纤维轨迹;4)按照优化纤维轨迹,采用纤维丝束制备纤维预成型体;和5)通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将所述的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成纤维复合材料制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优化参数选自下组:纤维方向角、铺层厚度、纤维铺放密度,或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复合材料是由树脂基体材料与增强纤维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丝束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天然纤维,或其组合。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颖丹李晓拓秦永利范欣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