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叠式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770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卡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叠式卡座,包括外壳、塑胶主体,外壳罩设于塑胶主体外,所述塑胶主体设有容卡空间,还包括可插拔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所述卡套设有可叠放两张SIM卡的SIM卡区,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与SIM卡相匹配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容卡空间内还设有能将卡套弹出的退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层叠式卡座的SIM卡区可以叠放两张SIM卡,满足了双卡的需求;卡套载上SIM卡后,两张SIM卡分别与上、下导电端子接触导通,此结构接触性能稳定,且节省空间;采用卡套安装两张SIM卡,可以实现同时插拔,操作方便;两张卡的拔出只需要一套退卡装置,减少了卡座的体积,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卡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层叠式卡座,包括外壳、塑胶主体,外壳罩设于塑胶主体外,所述塑胶主体设有容卡空间,还包括可插拔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所述卡套设有可叠放两张SIM卡的SIM卡区,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与SIM卡相匹配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容卡空间内还设有能将卡套弹出的退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式卡座的SIM卡区可以叠放两张SIM卡,满足了双卡的需求;卡套载上SIM卡后,两张SIM卡分别与上、下导电端子接触导通,此结构接触性能稳定,且节省空间;采用卡套安装两张SIM卡,可以实现同时插拔,操作方便;两张卡的拔出只需要一套退卡装置,减少了卡座的体积,结构简单。【专利说明】一种层叠式卡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卡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层叠式卡座。
技术介绍
现有SM卡的卡座一般包括塑胶主体、导电端子、外壳,塑胶主体起固定导电端子的位置的作用,导电端子与外壳之间有间隙,以符合USB电气、物理等各项规范,且塑胶主体与外壳形成SIM卡的容卡空间。现有的卡座一般只能安装一个SIM卡,不能满足现有的多用化需求;也有部分采用双卡的卡座,在容卡空间中设置两个插卡空间,两张卡得分别插入、退出,这就需要分别设置两个退卡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的手机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可以同时插入两张卡的层叠式卡座。一种层叠式卡座,包括外壳、塑胶主体,所述外壳罩设于塑胶主体外,所述塑胶主体设有容卡空间,还包括可插拔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所述卡套设有可叠放两张SIM卡的SM卡区,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与SM卡相匹配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容卡空间内还设有能将卡套弹出的退卡装置。其中,所述退卡装置包括推杆和弹片,所述弹片可转动设置于容卡空间的前端,所述弹片的一端与安装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触接;推杆设置于容卡空间的一个侧边,且推杆的一端与弹片的另一端触接,推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容卡空间外。其中,所述卡套的侧边缘设置有缺口,所述外壳上与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卡套的卡紧弹片。其中,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从塑胶主体内伸出,且伸出方向与插卡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前端设有检测弹片,所述塑胶主体设有与检测弹片抵接的检测端子;当卡套插入容卡空间内时,卡套推动检测弹片与检测端子分离。其中,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上与导电端子的接触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防触接孔。其中,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为向容卡空间凸起的圆触头。其中,所述塑胶主体为一体成型件。其中,所述层叠式卡座的长度为17mm—20mm,宽度为14mm—17mm,高度为2mm—3.5mmο进一步地,所述层叠式卡座的长度为18.3mm,宽度为16.25mm,高度为2.7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式卡座设有可叠放两张SIM卡的SIM卡区,可以满足双卡的需求;卡套载上SIM卡后,两张SIM卡分别与上、下导电端子接触导通,此结构接触性能稳定,且节省空间;采用卡套安装两张SIM卡,可以实现同时插拔,操作方便;两张卡的拔出只需要一套退卡装置,减少了卡座的体积,结构简单,满足了卡座的小型化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和塑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塑胶主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式卡座的水平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式卡座的垂直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 I一外壳2—塑胶主体 3—卡套4一导电端子 11一防触接孔12—卡紧弹片 13—检测弹片31 — SIM卡区 32—S頂卡33—缺口 41一圆触头42—检测端子 51—推杆52—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层叠式卡座,包括外壳1、塑胶主体2,所述外壳I罩设于塑胶主体2外,所述塑胶主体2设有容卡空间,还包括可插拔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3,所述卡套3设有可叠放两张SM卡32的SM卡区31,所述塑胶主体2设置有与SM卡32相匹配的若干个导电端子4,所述容卡空间内还设有能将卡套3弹出的退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式卡座设有可叠放两张SM卡32的SM卡区31,可以满足双卡的需求;卡套3载上SM卡32后,两张SM卡32分别与上、下导电端子接触导通,此结构接触性能稳定,且节省空间;采用卡套3安装两张SIM卡32,可以实现同时插拔,操作方便;两张卡的拔出只需要一套退卡装置,减少了卡座的体积,结构简单,满足了卡座的小型化需求。其中,所述退卡装置包括推杆51和弹片52,所述弹片52可转动设置于容卡空间的前端,所述弹片52的一端与安装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3触接;推杆51设置于容卡空间的一个侧边,且推杆51的一端与弹片52的另一端触接,推杆51的另一端延伸出容卡空间外。当卡套3插入容卡空间时,卡套3的顶端推动弹片52的一端,同时,弹片52的另一端推动推杆51向容卡空间外运动;当需要退出SM卡32时,推动推杆51往容卡空间内运动,推杆51的一端推动弹片52的另一端,同时弹片52的一端推动卡套3向容卡空间外运动。其中,所述卡套3的侧边缘设置有缺口 33,所述外壳I上与缺口 3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卡套3的卡紧弹片12。当卡套3插入容卡空间时,卡紧弹片12卡在缺口 33中,起到固定卡套3的作用。其中,所述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从塑胶主体2内伸出,且伸出方向与插卡方向相同。这种顺向设置的导电端子4可以有效地保护导电端子4在插卡时产生损坏。其中,所述外壳I为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前端设有检测弹片13,所述塑胶主体2设有与检测弹片13抵接的检测端子42 ;当卡套3插入容卡空间内时,卡套3推动检测弹片13与检测端子42分离。检测弹片13与检测端子42配合,同时与移动通信设备的检测程序结合,具有自动检测SIM卡32是否安装到位的侦测功能,在插拔SIM卡32时不需要重新启动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系统即能自动检测到SM卡32并与之连接。当卡套3完全插入容卡空间后,卡套3推动检测弹片13向前运动并与检测端子42分离;当卡套3退出容卡空间时,检测弹片13复位并与检测端子42触接。其中,所述外壳I为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上与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防触接孔11。在金属外壳上容易碰触导电端子4的位置开设防触接孔11,可以防止在无卡的状态下,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与金属外壳接触而发生短路,同时还可以从防触接孔11查看导电端子4弹高及锡脚的焊接情况。其中,所述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为向容卡空间凸起的圆触头41。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采用圆触头41可以防止卡套3在弹出时刮卡,进而导致退卡不顺,同时有效防止了卡的磁芯损坏,安全性更高。其中,所述塑胶主体2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制作简单,采用一个模具就可以批量制作,节约了人力成本。其中,所述层叠式卡座的长度为17mm—20mm,宽度为14mm—17mm,高度为2mm—3.5mmο进一步地,所述层叠式卡座的长度为18.3mm,宽度为16.25mm,高度为2.7mm。该尺寸的卡座体积较小,占用手机的空间较少,有利于手机的薄型化设计。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式卡座,包括外壳、塑胶主体,所述外壳罩设于塑胶主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设有容卡空间,还包括可插拔于容卡空间内的卡套,所述卡套设有可叠放两张SIM卡的SIM卡区,所述塑胶主体设置有与SIM卡相匹配的若干个导电端子,所述容卡空间内还设有能将卡套弹出的退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