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及板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770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8:00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及板端连接器,所述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至少由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所构成,线端连接器具有线端中心端子、线端绝缘体、线端遮蔽端子。线端中心端子可与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结合。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绝缘体、板端遮蔽端子。板端遮蔽端子是结合板端绝缘体,以形成具有侧向插设口的插设空间,使得线端连接器的一部分得以通过侧向插设口进入插设空间。板端遮蔽端子可限制线端连接器无法在侧向插设口以外的方向脱离板端连接器,如此,即便板端连接器的高度很低,亦可对线端连接器提供足够的嵌合力量,使得线端连接器不易受到外力冲击而从板端连接器上脱离,以提升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及板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及一种板端连接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侧向对插式的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与一种具有侧向插设口的板端连接器。
技术介绍
同轴线缆经常被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讯号传输,尤其在RF信号传输及天线领域上更被广泛应用。随着电子产品朝着微小化的方向来发展,导致电子产品内部用于同轴线缆的连接器尺寸亦被要求大幅地缩小。一般来说,同轴线缆的连接器可由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所构成。板端连接器(请参阅图1)是焊接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未图示)上,如图1所示,板端连接器1的中间部位设有柱状体的板端中心端子11与呈圆筒形状的板端遮蔽端子13,板端遮蔽端子13是环绕板端中心端子11而设置,板端中心端子11的底侧延伸出板端中心端子接脚12,板端遮蔽端子13底侧则延伸出板端遮蔽端子接脚14,使用时可藉由SMT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将这些接脚12、14连接于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的指定位置上。请参阅图2,是现有线端连接器示意图。如图2所示,线端连接器2包括线端中心端子21及线端遮蔽端子22,线端中心端子21是与同轴线缆3的中心导体(即通常称为芯线,未图示)电性连通,线端遮蔽端子22是与同轴线缆3的外部导体(未图示)电性连通。线端连接器2可嵌合到如图1的板端连接器1,以通过线端中心端子21与板端中心端子11的电性连通,线端遮蔽端子22与板端遮蔽端子13的电性连通,使同轴线缆3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达到RF信号连通。针对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嵌合,目前都是采取由上而下的嵌合方式达成。请参阅图3,图3是为现有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嵌合动作示意图,如图3所示,线端连接器2是由上往下移动以套合板端连接器1,而完成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的嵌合(请参阅图4)。由于近年来智能型手机等精密移动式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化需求,导致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嵌合后的整体高度被不断地要求降低,举例来说,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嵌合高度已从最早的3.5mm被要求减少到1.2mm,现在甚至还有1.0mm以下的要求。所述的嵌合高度越低虽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化的发展趋势,但却会因为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接触高度与面积不足,造成连接器间的嵌合力量不足,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线端连接器容易自板端连接器上脱离,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功能,甚至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此外,目前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嵌合是采取人工组立作业的方式为主,由于线端连接器体积太小作业员不易取放,且线端连接器采正面由上往下方式与板端连接器嵌合组立时,作业员的视线容易被手指所阻挡而无法掌握板端连接器的确切位置,导致作业人员无法将线端连接器对准板端连接器,而使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无法有效嵌合,甚至发生不正当的压迫而造成连接器损坏,导致电子产品的良率不佳,并衍生后续无谓的重工作业程序。虽然已有厂商尝试导入将线端连接器自动对准板端连接器的自动化嵌合设备,以自动化方式完成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的嵌合作业。但是,引进自动化嵌合设备,除了得花费相当费用以外,还会面临到设备对连接器的夹取、取放机构所占空间过大的问题,而无法顺利导入产线生产的问题。基于前述缺陷,如何改良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结构,使连接器间能有效嵌合并达成高度的降低,以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是所属
人士所迫切关注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的改良结构,是利用侧向对插的方式,而使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能简易且有效嵌合。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的改良结构,是通过将插设口设于板端连接器的侧边,而有效降低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崁合后的总体高度。为达到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具有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具有线端中心端子、线端绝缘体、线端遮蔽端子,线端中心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线端接触部与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线端接触部与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是分别设置在线端绝缘体的前、后两端,线端接触部外露于线端绝缘体的前端,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是用于结合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线端遮蔽端子是设有朝向线端绝缘体前端缘延伸的止挡结构,以止挡限位线端绝缘体,并在背离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线端卡合结构,该线端遮蔽端子尾部设有复数线夹,通过铆合方式与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与外胶皮铆合为一体。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绝缘体、板端遮蔽端子;板端中心端子是设置于板端绝缘体,并具有外露于板端绝缘体的板端接触部,板端接触部与线端接触部具有结构对应关系,板端中心端子还具有延伸出板端绝缘体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脚;板端遮蔽端子是结合板端绝缘体,以形成具有侧向插设口的插设空间,使得线端连接器的前端部分得以通过侧向插设口进入插设空间,而使线端接触部与板端接触部电性连通,且使线端遮蔽端子与板端遮蔽端子电性连通;板端遮蔽端子在面对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板端卡合结构,使得线端接触部进入插设空间时卡合线端卡合结构,板端遮蔽端子还具有延伸出板端绝缘体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线端卡合结构与板端卡合结构是可分别为相对应的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是可使用铆接、压接、焊接、IDC接头结合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线端遮蔽端子的后端可两侧向上延伸出一对翼板,该对翼板得相对向内弯折以罩覆线端绝缘体的上缘。线端遮蔽端子对应线端中心端子的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的位置,可形成有裸空孔并延伸出遮盖板,遮盖板弯折后可将裸空孔遮蔽,通过翼板与遮盖板可有效的将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遮蔽。线端绝缘体的前端周缘可具有凹陷区域,使供线端遮蔽端子的止挡结构进入。线端绝缘体的后端可具有用以收容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的通孔,在线端内部绝缘体紧邻通孔的侧壁还可具有槽沟,以供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穿过而进入该通孔,所述侧壁的外壁面得以供同轴线缆内部的绝缘层抵靠。线端接触部与板端接触部是可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凸起部位或凹陷部位。线端遮蔽端子背离该止挡结构的一端可延伸形成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述板端中心端子接脚是为SMT接脚或THROUGHHOLE接脚。板端遮蔽端子接脚是朝背离板端卡合结构的方向延伸,板端遮蔽端子接脚是可为SMT接脚或THROUGHHOLE接脚。板端遮蔽端子的截面积是可由内部朝侧向插设口的方向扩大,以在内壁面形成引导结构,所述的引导结构是例如为引导面或引导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是用于嵌合具有线端接触部与线端遮蔽端子的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绝缘体、板端中心端子以及板端遮蔽端子。板端中心端子是设置于板端绝缘体,并具有外露于板端绝缘体的板端接触部,板端中心端子还具有延伸出板端绝缘体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脚。板端遮蔽端子是结合板端绝缘体,以形成具有侧向插设口的插设空间,使得线端连接器的一部分得通过该侧向插设口进入该插设空间,而使线端接触部与板端接触部电性连通,且使线端遮蔽端子与板端遮蔽端子电性连通。板端遮蔽端子在面对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板端卡合结构,使得卡合进入插设空间的线端连接器,板端遮蔽端子还具有延伸出板端绝缘体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脚。对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遮蔽端子,以形成插设空间并具有侧向插设口,线端连接器可通过侧向插设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及板端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端连接器,具有线端中心端子、线端绝缘体、线端遮蔽端子,该线端中心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线端接触部与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该线端接触部与该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分别设置于该线端绝缘体的前、后两端,该线端接触部外露于该线端绝缘体的前端,该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用于结合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该线端遮蔽端子设有朝向该线端绝缘体前端缘延伸的止挡结构,以止挡限位该线端绝缘体,并于背离该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线端卡合结构,该线端遮蔽端子尾部设有复数线夹,通过铆合方式分别与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与外胶皮铆合为一体;以及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绝缘体、板端遮蔽端子;该板端中心端子设置于该板端绝缘体,并具有外露于该板端绝缘体的板端接触部,该板端接触部与该线端接触部具有结构对应关系,该板端中心端子还具有延伸出该板端绝缘体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脚;该板端遮蔽端子结合该板端绝缘体,以形成具有侧向插设口的插设空间,使得该线端连接器的前端部分得以通过该侧向插设口进入该插设空间,而使该线端接触部与该板端接触部电性连通,且使该线端遮蔽端子与该板端遮蔽端子电性连通;该板端遮蔽端子在面对该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板端卡合结构,使得该线端接触部进入该插设空间时卡合该线端卡合结构,该板端遮蔽端子还具有延伸出该板端绝缘体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包括:线端连接器,具有线端中心端子、线端绝缘体、线端遮蔽端子,该线端中心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线端接触部与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该线端接触部与该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分别设置于该线端绝缘体的前、后两端,该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用于结合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该线端遮蔽端子设有朝向该线端绝缘体前端缘延伸的止挡结构,以止挡限位该线端绝缘体,并于背离该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线端卡合结构,该线端遮蔽端子尾部设有复数线夹,通过铆合方式分别与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与外胶皮铆合为一体;以及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中心端子、板端绝缘体、板端遮蔽端子;该板端中心端子设置在该板端绝缘体上,并具有外露于该板端绝缘体的板端接触部,该板端接触部与该线端接触部具有结构对应关系,该板端中心端子还具有延伸出该板端绝缘体的板端中心端子接脚;该板端遮蔽端子结合该板端绝缘体,以形成具有侧向插设口的插设空间,使得该线端连接器的前端部分得以通过该侧向插设口进入该插设空间,而使该线端接触部与该板端接触部电性连通,且使该线端遮蔽端子与该板端遮蔽端子电性连通;该板端遮蔽端子在面对该板端绝缘体的表面设有板端卡合结构,使得该线端接触部进入该插设空间时卡合该线端卡合结构,该板端遮蔽端子还具有延伸出该板端绝缘体的板端遮蔽端子接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接触部外露于所述线端绝缘体的前端上方,并且所述板端接触部平贴外露于所述板端绝缘体的上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线端遮蔽端子的后端两侧向上延伸有一对翼板,该对翼板得相对向内弯折以罩覆该线端绝缘体的上缘;该线端遮蔽端子对应该线端中心端子的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的位置,形成有裸空孔并延伸出遮盖板,该遮盖板弯折后得以将该裸空孔遮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缆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线端绝缘体的前端周缘具有凹陷区域,使得该线端遮蔽端子的止挡结构进入;该线端绝缘体的后端具有用以收容该线端中心导体结合部的通孔,在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杰王嘉鑫龚锦川
申请(专利权)人: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