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423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包括具有转子安装孔的定子及转子,转子上设有第一凸起,转子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侧壁及第二凸起与转子之间均设有间隙,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的长度方向与转子的轴线平行,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的长度方向与转子的轴线平行,转子上设有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第一供油孔与第一压力油槽连通,第二供油孔与第二压力油槽连通,定子上设有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第三供油孔与第三压力油槽连通,第四供油孔与第四压力油槽连通。上述方案,具有摩擦力、摩擦力矩小,泄漏量小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包括具有转子安装孔的定子及转子,转子上设有第一凸起,转子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侧壁及第二凸起与转子之间均设有间隙,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的长度方向与转子的轴线平行,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的长度方向与转子的轴线平行,转子上设有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第一供油孔与第一压力油槽连通,第二供油孔与第二压力油槽连通,定子上设有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第三供油孔与第三压力油槽连通,第四供油孔与第四压力油槽连通。上述方案,具有摩擦力、摩擦力矩小,泄漏量小及可靠性高的优点。【专利说明】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
技术介绍
液压伺服系统由于功率密度大、调速范围宽和力矩惯量比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高精度控制领域中,如国防、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液压执行机构为液压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液压伺服系统任务的环节。从运动形式上,液压执行机构可分为直线式和摆动式,前者输出直线位移,后者输出旋转角度。液压执行机构的密封性能对整个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的密封性能指标主要为泄漏量、摩擦力、摩擦力矩和可靠性等。泄漏量和摩擦力、摩擦力矩的增加会导致液压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下降、刚度降低、阻尼比增大,在低速运行情况下增大爬行现象;密封的可靠性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人员安全,如飞机上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密封失效会导致造成飞机坠毁等。目前,国内外的液压执行机构,如液压摆叶马达一般采用接触式的密封形式,其中采用接触式的密封由密封造成的泄漏量小,但摩擦力、摩擦力矩大,密封件可靠性低,导致液压摆叶马达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用以解决现有液压摆叶马达摩擦力、摩擦力矩大,可靠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包括具有转子安装孔的定子,所述转子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向所述转子安装孔的侧壁的第一凸起,所述转子安装孔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向所述转子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侧壁及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转子之间均设置有形成压力油膜的间隙,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侧壁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所述第一压力油槽和所述第二压力油槽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压力油槽和所述第二压力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转子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所述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压力油槽和所述第四压力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轴线平行,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所述第一供油孔与所述第一压力油槽连通,所述第二供油孔与所述第二压力油槽连通,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所述第三供油孔与所述第三压力油槽连通,所述第四供油孔与所述第四压力油槽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在第一凸起与侧壁及第二凸起与转子之间均设置有形成压力油膜的间隙,使得在使用时,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以及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之间可以在上述间隙中形成压力密封油膜,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非接触式的密封,具有摩擦力、摩擦力矩小,泄漏量小及可靠性高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的半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断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子于第一供油孔处的断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子于第二供油孔处的断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进油封的主视图;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的半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1的断面图。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包括具有转子安装孔的定子101,转子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106,转子106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向转子安装孔的侧壁的第一凸起107,转子安装孔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向转子106的第二凸起103,第一凸起107与侧壁及第二凸起103与转子106之间均设置有形成压力油膜的间隙,第一凸起107朝向侧壁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压力油槽115和第二压力油槽116,第一压力油槽115和第二压力油槽116并排设置,且第一压力油槽115和第二压力油槽116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转子106的轴线平行,第二凸起103朝向转子106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压力油槽104和第四压力油槽105,第三压力油槽104和第四压力油槽105并排设置,且第三压力油槽104和第四压力油槽105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转子106的轴线平行,转子106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孔114和第二供油孔117,第一供油孔114与第一压力油槽115连通,第二供油孔117与第二压力油槽116连通,定子101上设置有第三供油孔112和第四供油孔113,第三供油孔112与第三压力油槽104连通,第四供油孔113与第四压力油槽105连通。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转动连接是指两个相互配合的部件可以发生相对的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在第一压力油槽115和第二压力油槽116,以及第三压力油槽104和第四压力油槽105之间形成压力密封油膜,使转子106与定子101之间形成非接触式的密封,具有摩擦力、摩擦力矩小,泄漏量小及可靠性高的优点。参见图4-图8,为了提高受力的均匀性及运行的精度,转子106上沿转动方向均匀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107,两个第一凸起107上的两个第一压力油槽115中心对称且连通,两个第一凸起107上的第二压力油槽116中心对称且连通。也即在同一投影面内,两个第一压力油槽115的连线与两个第二压力油槽116的连线呈交叉形状(另可参见图11)。另可参见图9、图10,在定子101的一侧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126,第一端盖126可以是扣装在定子101的外圆周上并实现与定子101的密封连接,以防止定子101内的液压油从定子101与第一端盖126的连接处渗出,第一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油膜密封摆叶马达,包括具有转子安装孔的定子,所述转子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向所述转子安装孔的侧壁的第一凸起,所述转子安装孔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向所述转子的第二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侧壁及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转子之间均设置有形成压力油膜的间隙,所述第一凸起朝向所述侧壁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压力油槽和第二压力油槽,所述第一压力油槽和所述第二压力油槽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压力油槽和所述第二压力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凸起朝向所述转子的端面设置有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所述第三压力油槽和第四压力油槽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压力油槽和所述第四压力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轴线平行;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所述第一供油孔与所述第一压力油槽连通,所述第二供油孔与所述第二压力油槽连通,所述定子上设置有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所述第三供油孔与所述第三压力油槽连通,所述第四供油孔与所述第四压力油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宗夏王增尚耀星吴帅赵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