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89568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共聚酯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100份;噁唑啉类化合物0.5~3份;羟基扩链剂0.4~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噁唑啉类化合物和羟基扩链剂制备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加入噁唑啉类化合物与树脂中的端羧基反应,降低树脂的端羧基含量,从而提高树脂的耐热水性能。加入羟基扩链剂,可以提高树脂的分子量,达到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平衡。制备得到的共聚酯粘度和熔体强度得到提高,端羧基含量降低,耐热水性能得到改善,且制备方法生产周期短,减少缩聚时间,有效减少热降解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酯
,公开了一种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共聚酯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100份;噁唑啉类化合物0.5~3份;羟基扩链剂0.4~2.5份。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噁唑啉类化合物和羟基扩链剂制备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加入噁唑啉类化合物与树脂中的端羧基反应,降低树脂的端羧基含量,从而提高树脂的耐热水性能。加入羟基扩链剂,可以提高树脂的分子量,达到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平衡。制备得到的共聚酯粘度和熔体强度得到提高,端羧基含量降低,耐热水性能得到改善,且制备方法生产周期短,减少缩聚时间,有效减少热降解反应。【专利说明】一种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酯
,特别涉及一种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每年全球有数以千万吨的聚酯塑料制品被丢弃在垃圾场中或者焚烧掉。将聚酯丢弃或者焚烧对于环境是有害的。因此,制备生物降解聚酯代替传统的聚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由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乙二醇共聚形成的PET共聚酯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较低的生产成本、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PET共聚酯主要通过酯化、高温高真空缩聚反应得到。在聚合反应的后期,物料粘度变大,小分子在熔体内扩散困难,要想得到高分子量的共聚酯,需要在缩聚釜中停留较长的时间,这样会导致降解反应的产生,导致树脂颜色变黄、端羧基升高,使制品性能下降。中国专利CN200710177236.2公开了一种利用二元噁唑啉和二酰基双己内酰胺联用扩链法制备高粘度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制备粘度为1.1dL/g的树脂,但该方法中二酰基双己内酰胺在扩链中会产生小分子化合物,使树脂的性能劣化,并且二酰基双己内酰胺价格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在工程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100份噁唑啉类化合物0.5~3份 羟基扩链剂 0.4~2.5份。优选地,所述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己二酸丁二醇酯。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己二酸丁二醇酯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单元的重量比为(0.9~1.1):1。所述的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特性粘度为0.9~1.1dL/g。所述的噁唑啉类化合物为2,2-双-2-噁唑啉、1,3-双(2-噁唑啉基)苯和2_噁唑啉基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羟基扩链剂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缩水甘油醚类化合物和缩水甘油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包括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和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含有碳化二亚胺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缩水甘油醚类化合物为包含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结构的共聚物。所述的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和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加入1,6-己二酸继续反应,得到酯化物;升温降压,缩聚反应I~3h,压出,经水冷、拉条、切粒,得到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所述的催化剂为钛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的钛酸酯类化合物包括钛酸丁酯、钛酸异丁酯和钛酸异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热反应的条件为在180~220°C酯化反应。优选地,为了更好地控制酯化反应进程,可通过观察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或甲醇溜出量,以达到理论值为终点。所述的升温降压指加热温度至220~250°C,减低压力至60Pa。在缩聚过程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降解反应,可以加入少量的稳定剂,包括磷酸酯类稳定剂、亚磷酸酯类稳定剂、受阻酚类稳定剂、胺类稳定剂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将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噁唑啉类化合物、羟基扩链剂在混合机中混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220°C熔融挤出、拉条、切粒,得到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优选地,噁唑啉类化合物、羟基扩链剂可以以本体的形式加入,也可以以母粒的形式加入。上述一种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在工程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机理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噁唑啉类化合物和羟基扩链剂制备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提高树脂的粘度和熔体强度,降低端羧基,极大的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水性能,且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缩聚时间,从而有效减少热降解反应。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噁唑啉类化合物的作用主要是与树脂中的端羧基反应,降低树脂的端羧基含量,从而提高树脂的耐热水性能。加入合适量的羟基扩链剂,可以提高树脂的分子量至适当的的水平,达到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高粘度、低端羧基含量的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粘度和熔体强度得到提高,端羧基含量降低,极大的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水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过程中物料高温停留反应时间短,能有效减少降解反应;生产周期短,提高设备的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列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来源如下: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日本帝人;1,4- 丁二醇:茂名石化;己二酸:辽宁石化; 羟基扩链剂ADR-4370S和ADR-4300:巴斯夫;噁唑啉类化合物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为市售分析纯。产品性能的测试方法:特性粘度:以苯酚60% (wt) -1, 2- 二氯苯40% (wt)为溶剂,测试温度为25°C,用乌氏粘度计测得。熔体流动速率:按GB/T3682测定,测试温度为190°C,负荷为2.16Kg。耐热水性能:将树脂浸泡在沸腾的蒸馏水中24h后,于80°C烘干后,测试共聚酯的熔体流动速率。沸腾蒸馏水浸泡前后的熔体流动速率分别记为MFO和MF1,以MF1/MF0的比值表征树脂的耐热水性能。MF1/MF0的比值越小,表示树脂的耐热水性能越好。共聚酯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单元重量比通过1HNMR测定,以CDCl3为溶剂,用VARIAN公司产Mercury — Plus300核磁共振波谱仪测试。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单元重量比(B/A)通过以下公式计算:B/A= (220*S s 8.) / (204*S 5 2.3)其中Ssai和S52.3为1H NMR谱图中8.1ppm和2.3ppm处的积分面积,220和204分别为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低粘度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100份噁唑啉类化合物               0.5~3份羟基扩链剂                   0.4~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巍苑仁旭袁志敏焦建熊凯钟宇科徐依斌吴水珠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