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元件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9567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元件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上述夹持元件包括基座与结合部;基座设置于第一机体的容置空间的一侧;结合部设置于基座上并具有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暴露于容置空间;当第二机体置入于容置空间内时,锯齿状结构弹性变形而抵压第二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持元件可在不破坏两机体的外观下完成拆装,可维持两机体的美感,以及锯齿状结构能增加电子装置的组装便利,另外,夹持元件可减少第二机体因外部的冲击或瞬间的震动脱离第一机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元件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元件与电子装置,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夹持元件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NB)、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与移动电话(MobilePhone)等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用性与便利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此外,现已有许多电子装置也逐渐往多元化迈进,例如将上述电子装置整合为可拆装的电子组合装置,进而提高其实用性、便利性与携带性。举例来说,电子组合装置,例如为平板电脑与移动电话的组合,可同时满足用户对于数据输入、上网以及通讯的需求。承上述,在现有技术中,若将两个电子装置组装在一起可采用卡勾(hook)与卡槽的设计结构或闩锁(latch)的设计结构。然而,若需满足产品的造型外观则上述的设计结构会在电子装置的表面留下开口或突出物,因此未必可符合造型美感的需求。此外,使用上述设计结构也会使得两电子装置的结构复杂,进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元件,其包括基座与结合部。基座设置于第一机体的容置空间的一侧。结合部设置于基座上并具有锯齿状结构,且锯齿状结构暴露于容置空间。当第二机体置入容置空间内时,锯齿状结构弹性变性而抵压第二机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与多个夹持元件。第一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且第二机体容置于容置空间。这些夹持元件分别位于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且为对称配置。各夹持元件包括基座与结合部。基座设置于容置空间的一侧。结合部设置于基座上并具有锯齿状结构,且锯齿状结构暴露于容置空间。当第二机体置入容置空间内,锯齿状结构弹性变形而抵压第二机体。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爆炸图;图2所示为依据图1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图3所示为依据图1的夹持元件的立体图;图4A至图4B所示为依据图1的第二机体与夹持元件于组装时的流程图;图5所示为依据图1的第一机体的爆炸图;图6所示为依据图5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7所示为依据图2的夹持元件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爆炸图;图2所示为依据图1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包括第一机体10、第二机体20与多个夹持元件100,其中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可通过夹持元件100组装在一起。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可为不同的电子装置,例如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移动电话等。以下实施例将以第一机体10为平板电脑与第二机体20为移动电话进行举例说明。图3所示为依据图1的夹持元件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图2与图3,第一机体10具有容置空间10a,且第二机体20可朝向第一机体10移动而容置于容置空间10a。这些夹持元件100分别位于容置空间10a的相对两侧且为对称配置。各个夹持元件100包括基座110与结合部120。基座110设置于容置空间10a的一侧。结合部120设置于基座110上并具有锯齿状结构122,且锯齿状结构122暴露于容置空间10a。图4A至图4B所示为依据图1的第二机体与夹持元件于组装时的流程图;需说明的是,为使视图简洁,夹持元件100仅绘示位于容置空间10a的一侧,且第二机体20绘示局部。请参考图1、图3与图4A至图4B,详细地说,当使用者将第二机体20从容置空间10a的入口端10b以滑动方式置入于容置空间10a时,第二机体20的两侧面20a逐渐接近夹持元件100的锯齿状结构122(如图4A所示)。随着使用者沿着远离入口端10b的方向持续推动第二机体20,且夹持元件100的结合部120与第二机体20接触。由于结合部120的锯齿状结构122在推力的作用下会挠曲,且弹性变形而抵压第二机体20的侧面20a(如图4B所示)。因此,第二机体20通过夹持元件100被夹持于容置空间10a内,以让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组装在一起。反之,当使用者将第二机体20自容置空间10a内移出,且第二机体20的侧面20a移离夹持元件100的结合部120时,结合部120的锯齿状结构122在推力的释放下会回复到原始形状,以便于夹持元件100再次夹住第二机体20。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1通过设置在第一机体10上的夹持元件100的锯齿状结构122能夹持第二机体20或释放第二机体20,以让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结合或分离。因此,夹持元件100相较于已知的卡勾配合卡槽的结构以及闩锁的结构可在不破坏第一机体10或第二机体20的外观下拆装两机体。故,能维持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的美感。此外,由于夹持元件100的结构简单,因此可减化第一机体10与第二机体20的结合结构,因此,可减少电子装置1的制造成本。请参考图1与图3,本实施例的结合部120的锯齿状结构122具有多个齿尖122a,这些齿尖122a朝向远离入口端10b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夹持元件100的锯齿状结构122主要是为了提供摩擦力,其形状并不限定于锐角,也可为突点,本案不以此为限。一实施例中,各个齿尖122a由斜面122b、底面122c以及连接斜面122b与底面122c的连接面122d构成,其中斜面122b朝向远离入口端10b的方向延伸并与连接面122d连接。通过此配置,当第二机体20从容置空间10a的入口端10b滑入,且接触夹持元件100的结合部120时,第二机体20可通过各斜面122b导引而顺向地滑入于容置空间10a内并结合第一机体10。因此,可增加电子装置1的组装便利。此外,在第二机体20的推力作用下,齿尖122a的斜面122b朝向对应的底面122c转动,因此使得齿尖122a变形且与第二机体20的侧面20a产生结构性干涉,而使第二机体20被夹持住。具体地说,各齿尖122a具有顶角θ,且顶角θ为斜面122b与底面122c于延伸方向上的夹角,其中顶角θ例如是介于25度至35度之间。通过此配置,当第二机体20置入于容置空间10a时,斜面122b朝向底面122c转动而让齿尖122a容易变形,并减少第二机体20的推力。此外,本实施例的结合部120于受力时能弹性变形,因此结合部120的材质可以采用弹性材料,例如为硅橡胶(siliconrubber),且基座110的材质可采用硅橡胶或塑料。图5所示为依据图1的第一机体的爆炸图;图6所示为依据图5的A部局部放大图;需说明的是,为使视图清楚,图5的第一机体10的视角不同于图1的第一机体10的视角,且图5省略第一机体10的部分构件。请参考图1、图5与图6,本实施例的第一机体10包括环型壁12与承靠板体14。容置空间10a由环型壁12与承靠板体14所构成,且夹持元件100的基座110设置于环型壁12的底部上。进一步地说,环型壁12对应基座110的位置设有多个符合基座110的轮廓的限位部12a,且各限位部12a包括相对的第一挡墙12b与第二挡墙12c。在各基座110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挡墙12b与第二挡墙12c之间后,夹持元件100组装至第一机体10上。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还可包括胶带200,其设置于基座110的底部与环型壁12的第二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夹持元件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元件,适用于第一机体,其中上述第一机体具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元件包括:基座,设置于上述容置空间的周围;以及结合部,设置于上述基座上并具有锯齿状结构,且上述锯齿状结构暴露于上述容置空间,当第二机体置入上述容置空间内,上述锯齿状结构弹性变形而抵压上述第二机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08 US 61/711,2051.一种夹持元件,适用于第一机体,其中上述第一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上述容置空间具有环型壁,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元件包括:基座,设置于上述环型壁;以及结合部,设置于上述基座上并具有锯齿状结构,且上述锯齿状结构暴露于上述容置空间,当第二机体置入上述容置空间内,上述锯齿状结构弹性变形而抵压上述第二机体,其中上述锯齿状结构具有多个齿尖,上述夹持元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且上述第二部分的上述夹持元件的上述这些齿尖相对于上述第一部分的上述夹持元件的上述这些齿尖分别突出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第二机体从上述容置空间的入口端移动入上述容置空间,上述这些齿尖朝向远离上述入口端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各上述齿尖的顶角介于25度至35度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元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基座的材质为塑料或硅橡胶,上述结合部的材质为硅橡胶。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体,具有容置空间,上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智宏高福声李心民谢智和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