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裕恒专利>正文

污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8885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储水箱、出水控制器,污水管道、污水管电磁阀、控制装置和用水终端,所述污水储水箱通过污水管道连接用水终端,所述污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污水管道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出水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污水储水箱对污水进行收集,当用户通过出水控制器控制污水排出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污水管电磁阀打开,实现污水的排出和循环利用,由此,避免了污水的直排所带来的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储水箱、出水控制器,污水管道、污水管电磁阀、控制装置和用水终端,所述污水储水箱通过污水管道连接用水终端,所述污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污水管道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出水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污水储水箱对污水进行收集,当用户通过出水控制器控制污水排出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污水管电磁阀打开,实现污水的排出和循环利用,由此,避免了污水的直排所带来的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专利说明】污水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冲刷厕所用水、清洁地面用水、绿化灌溉用水和消防系统用水对水质都没有严格的要求。研究表明,日常生活的污水中,污染杂质一般仅占0.1%,其余都是可以再用的清水。但这种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至地下或江河,不能重复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污水进行重复利用的污水循环利用系统。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储水箱、出水控制器,污水管道、污水管电磁阀、控制装置和用水终端;所述污水储水箱通过污水管道连接用水终端,所述污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污水管道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出水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可选的,所述污水储水箱设置于所述用水终端的顶部的楼板上。可选的,所述用水终端为便池。可选的,所述污水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自来水管道和自来水管电磁阀,所述自来水管道连接于沿水流方向的所述污水管电磁阀的下游侧污水管道上,所述自来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自来水管道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或DSP。可选的,所述污水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污水储水箱中,并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可选的,所述出水控制器为压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可选的,所述污水储水箱的底部为倒锥形结构。可选的,所述污水储水箱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管道,并且所述溢流管道与所述污水储水箱连通。可选的,所述污水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污水收集管,所述污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水储水箱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淋浴间的管道和/或洗漱池的管道。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污水储水箱对污水进行收集,当用户通过出水控制器控制污水排出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污水管电磁阀打开,实现污水的排出和循环利用,由此,避免了污水的直排所带来的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_溢流管道;2_污水储水箱;3_水位传感器;4-楼板;5-用水终端;6_污水管道;7-出水控制器;8_污水管电磁阀;9-自来水管道;10_自来水管电磁阀;11-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储水箱2、出水控制器7,污水管道6、污水管电磁阀8、控制装置11和用水终端5,所述污水储水箱2通过污水管道6连接用水终端5,所述污水管电磁阀8设置于所述污水管道6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11,所述出水控制器7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11。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污水储水箱2对污水进行收集,当用户通过出水控制器7控制污水排出时,所述控制装置11控制污水管电磁阀8打开,实现污水的排出和循环利用,由此,避免了污水的直排所带来的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储水箱2设置于所述用水终端5的顶部的楼板4上,以利用污水的势能冲洗下一楼层便池,污水储水箱2无需增压装置;即可实现污水的重复利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用水终端为便池,以实现通过污水实现洁厕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还包括自来水管道9和自来水管电磁阀10,所述自来水管道9连接于沿水流方向的所述污水管电磁阀8的下游侧污水管道6上,所述自来水管电磁阀10设置于所述自来水管道9中,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11,以将自来水接入污水管道6,实现对用水终端5供应自来水,即当污水储水箱2中的污水量足以冲刷便池时,且当出水控制器7输出信号至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11先打开污水管电磁阀8冲污水6秒,关闭污水管电磁阀8,之后再打开自来水管电磁阀10冲清水I秒,完成“污清两冲”洁厕过程,以确保洁厕效果,并且所述便池中不留污水。当污水储水箱2的污水量不足以冲洗便池时,且当出水控制器7输出信号至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打开自来水管电磁阀10冲清水7秒,完成“清水直冲”洁厕过程。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11为单片机或DSP,以使得所述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还包括水位传感器3,所述水位传感器3设置于所述污水储水箱2中,并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11,以检测所述污水储水箱2的污水量,从而控制装置11根据所述污水量打开污水管电磁阀8或自来水管电磁阀10。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出水控制器7为压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以检测所述用水终端5是否需要水的信号。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污水储水箱2的底部为倒锥形结构,以使得污水储水箱2中的杂质随污水一起流出,使所述污水储水箱2的底部不储存杂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污水储水箱2还包括溢流管道I,所述溢流管道I设置于所述污水储水箱2侧壁的上部,与所述污水储水箱2连通,以防止污水储水箱2中的污水溢出,且所述上一楼层的溢流管道I连接于下一楼层的污水储水箱2,以使得上一楼层的污水储水箱2所溢出的污水流入下一楼层的污水储水箱2,进一步节约水资源。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还包括污水收集管,所述污水收集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水储水箱2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淋浴间的管道和/或洗漱池的管道,以收集洗漱、洗衣和淋浴使用后的生活污水。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储水箱、出水控制器,污水管道、污水管电磁阀、控制装置和用水终端;所述污水储水箱通过污水管道连接用水终端,所述污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污水管道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出水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储水箱设置于所述用水终端的顶部的楼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终端为便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来水管道和自来水管电磁阀,所述自来水管道连接于沿水流方向的所述污水管电磁阀的下游侧污水管道上,所述自来水管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储水箱、出水控制器,污水管道、污水管电磁阀、控制装置和用水终端;所述污水储水箱通过污水管道连接用水终端,所述污水管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污水管道上,并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出水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裕恒赵金乐葛扬
申请(专利权)人:杨裕恒赵金乐葛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