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884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它包括底座、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坐垫、盖,水箱内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水箱外壁,内层为水箱,夹层为溢流层,溢流层与坐便器冲水孔连通,内层水箱通过进水管Ⅰ与洗手池下水管连通,通过利用洗手池废水作为坐便器的储备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便器,它包括底座、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坐垫、盖,水箱内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水箱外壁,内层为水箱,夹层为溢流层,溢流层与坐便器冲水孔连通,内层水箱通过进水管Ⅰ与洗手池下水管连通,通过利用洗手池废水作为坐便器的储备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专利说明】一种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具体为一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坐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的专利技术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坐便器一般通过储备一定的水量来进行冲洗操作,在全世界都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当今社会,如何合理利用节约能源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议题,人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便后洗手,我们冲完坐便器洗手时,坐便器内储备用水还没有进水结束,与其让洗手后的水直接流入下水道,为什么不合理利用一下成为坐便器的储备用水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坐便器。一种坐便器,包括底座、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坐垫、盖,水箱内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水箱外壁,内层为水箱,夹层为溢流层,溢流层与坐便器冲水孔连通,内层水箱通过进水管I与洗手池下水管连通。所述的内层水箱通过三通阀与洗手池的下水管连通,通过三通阀连接,洗手池下水管与坐便器进水管I连通或者与下水道上管道连通,通过控制阀门,可自由选择废水流通方向。所述的内层水箱口高度低于外层水箱外壁,高于水位停止层。内层水箱设置有自动进水管II,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开关,水箱内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当水位不够预定储备水量时,可通过阀门开关增加储备水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合理利用洗手后废水作为坐便器储备用水,对于多余水量通过水箱溢流层排出,相比现有的坐便器,结构更加合理,且有效节约水资源,具备推广意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坐便器,包括底座1、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坐垫、盖,所述的水箱内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水箱外壁3,内层为水箱2,夹层为溢流层,溢流层与坐便器冲水孔连通,内层水箱2通过进水管I 4与洗手池下水管连通。所述的内层水箱2通过三通阀与洗手池的下水管连通,通过三通阀连接,洗手池下水管与坐便器进水管I连通或者与下水道上管道连通,通过控制阀门,可自由选择废水流通方向。所述的内层水箱2 口高度低于外层水箱外壁3,高于水位停止层。内层水箱2设置有自动进水管II 5,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开关,水箱2内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当水位不够预定储备水量时,可通过阀门开关增加储备水量。【权利要求】1.一种坐便器,包括底座、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坐垫、盖,其特征在于:水箱内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水箱外壁,内层为水箱,夹层为溢流层,溢流层与坐便器冲水孔连通,内层水箱通过进水管I与洗手池下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水箱通过三通阀与洗手池的下水管连通,洗手池下水管通过三通阀可与坐便器进水管I连通或者与下水道上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水箱口高度低于外层水箱外壁,高于水位停止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内层水箱设置有自动进水管II,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开关,水箱内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文档编号】E03D11/02GK203514409SQ201320520298【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冯晓 申请人: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便器,包括底座、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坐垫、盖,其特征在于:水箱内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水箱外壁,内层为水箱,夹层为溢流层,溢流层与坐便器冲水孔连通,内层水箱通过进水管Ⅰ与洗手池下水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