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756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海绵承载垫,海绵承载垫上开设有贯通的风道;包覆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外侧的椅面蒙皮;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一侧的通风垫体;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另一侧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风道连通;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与所述通风垫体之间的按摩垫体,所述按摩垫体为具有凸起式气囊和展开式柔性基材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的气嘴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连通,所述电磁阀体通过管路与气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体与所述气泵均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风扇、按摩垫体、电磁阀体和气泵,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海绵承载垫,海绵承载垫上开设有贯通的风道;包覆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外侧的椅面蒙皮;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一侧的通风垫体;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另一侧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风道连通;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与所述通风垫体之间的按摩垫体,所述按摩垫体为具有凸起式气囊和展开式柔性基材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的气嘴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连通,所述电磁阀体通过管路与气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体与所述气泵均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内。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风扇、按摩垫体、电磁阀体和气泵,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空气交换功能的座椅成为了一种渐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型产品。通过座椅椅面及椅面内部的空气交换,可以实现座椅与占用者身体表面呈现更好的局部环境界面。特别是在夏季等人体易于出汗的季节,更加有助于座椅占用者身体表面的排汗及清爽。同时,一种按摩座椅技术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乘用车辆领域。以往,由于座椅通风功能与座椅按摩功能装置之间同时装配布置方面的困难,具有空气交换功能的座椅和具有人体按摩功能的座椅往往单独存在。而市场上,随着车辆豪华程度的发展,同时具备上述两种舒适功能的市场需求也应运而生。因此,如何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内容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以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海绵承载垫,所述海绵承载垫上开设有贯通的风道;包覆所述海绵承载垫外侧的椅面蒙皮;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一侧的通风垫体;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另一侧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风道连通;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与所述通风垫体之间的按摩垫体,所述按摩垫体为具有凸起式气囊和展开式柔性基材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的气嘴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连通,所述电磁阀体通过管路与气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体与所述气泵均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内。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通风垫体为包覆有导气间隔层的柔性扁平囊状垫体,且面向所述椅面蒙皮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远离所述椅面蒙皮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上设置若干通气孔洞,所述通气孔洞位于与所述风道和所述通风垫体的气路出口相对应的区域。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通气孔洞处于避开所述凸起式气囊的位置。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的通气孔洞与所述海绵承载垫的风道之间,设置有封闭阻风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封闭阻风层为O型胶粘层或阻风海绵层。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风扇设置在汽车座椅靠背内部的骨架上、座椅坐垫下方或内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的内部。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风道的接口为所述风扇与所述通风垫体之间的风路连接部分,所述风道的接口为单独的空心管状、单独的包围状结构体或所述海绵承载垫上的专设孔洞。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接口为可弯折风管或阻风包围墙体。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还包括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连通的导风分配层,所述导风分配层与所述风道连通。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风垫体与所述椅面蒙皮之间的椅面电加热体。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椅面电加热体为缝制的加热电阻丝或具有电阻性导电特性的油墨印刷体。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椅面蒙皮上,且靠近所述风扇和所述气泵的一侧开设有气流入口。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风扇、按摩垫体、电磁阀体和气泵,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其中,01为海绵承载垫,02为椅面蒙皮,03为骨架,04为气流入口 ;10为按摩垫体,11为凸起式气囊,12为展开式柔性基材,13为气嘴,14为通气孔洞,15为气泵,16为电磁阀体,17为封闭阻风层;20为通风垫体,21为风道,22为风扇,23为导气间隔层,24为气路出口,25为出风口,26为导风分配层,27为接口,28为椅面电加热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以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倉泛。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包括海绵承载垫01、椅面蒙皮02、通风垫体20、风扇22和按摩垫体10。其中,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上开设有贯通的风道21,椅面蒙皮02包覆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外侧。通风垫体20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一侧,风扇22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另一侧,所述风扇22与所述风道21连通。按摩垫体10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与所述通风垫体20之间,所述按摩垫体10为具有凸起式气囊11和展开式柔性基材12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11的气嘴13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16连通,所述电磁阀体16通过管路与气泵15连通,所述电磁阀体16与所述气泵15均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内。按摩垫体10以粘贴或紧固件卡固的方式固定在海绵承载垫01上,按摩垫体10上的凸起式气囊11呈分布状排列。当凸起式气囊11经气嘴13充气鼓起时,凸起式气囊11压迫上方的通风垫体20向外变形凸出,进而使得椅面蒙皮02向外凸出。当凸起式气囊11泄气复位时,上方的通风垫体20也向恢复下伏,进而使得椅面蒙皮02恢复正常的外观平顺状态。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20、风扇22、按摩垫体10、电磁阀体16和气泵15,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垫体20为包覆有导气间隔层23的柔性扁平囊状垫体,且面向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远离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 24。通风垫体20具有面向椅面蒙皮02方向的开口特征,以实现气流经过通风垫体20内部的导气间隔层23,流向椅面蒙皮02。由于风道21及风扇22与通风垫体20之间,间隔了具有展开式柔性基材12的按摩垫体10。因此,气流必须经过按摩垫体10才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承载垫(01),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上开设有贯通的风道(21);包覆所述海绵承载垫(01)外侧的椅面蒙皮(02);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一侧的通风垫体(20);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另一侧的风扇(22),所述风扇(22)与所述风道(21)连通;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与所述通风垫体(20)之间的按摩垫体(10),所述按摩垫体(10)为具有凸起式气囊(11)和展开式柔性基材(12)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11)的气嘴(13)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16)连通,所述电磁阀体(16)通过管路与气泵(15)连通,所述电磁阀体(16)与所述气泵(15)均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