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748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包括机体,在机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类轮结构,每个类轮结构通过一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与机体连接;每个类轮结构设有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上;每个类轮结构设有一个转动轮轴座、周向均布固定在轮轴座上的3~5个轮辐和对应固定在每个轮辐外端的轮缘段,相邻的两个轮缘段之间设有跨距;所有轮辐采用螺旋桨桨叶结构,在机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反,在机体对角设置的两个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行进于崎岖的路面,可飞越障碍物,可游动前行于河流、湖泊等涉水环境。(*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包括机体,在机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类轮结构,每个类轮结构通过一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与机体连接;每个类轮结构设有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上;每个类轮结构设有一个转动轮轴座、周向均布固定在轮轴座上的3~5个轮辐和对应固定在每个轮辐外端的轮缘段,相邻的两个轮缘段之间设有跨距;所有轮辐采用螺旋桨桨叶结构,在机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反,在机体对角设置的两个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同。本技术可行进于崎岖的路面,可飞越障碍物,可游动前行于河流、湖泊等涉水环境。【专利说明】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变结构并且具有水陆空三栖越障能力的类轮式越障机器人。
技术介绍
越障机器人因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与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能力而在生化污染等危险恶劣环境下实现军事侦察、扫雷排险、物料搬运等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越障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陆地移动机器人,主要有轮式、履带式、腿式、蠕动式、跳跃式和复合式六大类。轮式机器人的速度快、效率高、运动噪声低,但其地形适应能力较差,对崎岖度大的复杂地形无能为力,基本无越障能力。如申请号201110177875.5名称为“一种全方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专利技术专利,使车轮轮体呈空心结构并放置轴向旋转电机,通过改变车轮的旋转方向使移动机器人实现3自由度全方位回转,然而该移动机器人只适用于平坦地面,无法应对崎岖地形,更无越障能力。履带式机器人越障能力与地形适应能力强,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运动较平稳,但缺陷是速度相对较小、效率低、机动性差,不能处理高度落差较大的地形,且崎岖地面对履带磨损较大。如申请号201010535194.7名称为“机器人履带运动模块”的专利技术专利,采用齿向向外的同步带作为履带,具备转弯和障碍检测功能,但在越障过程中同步带寿命低、易磨损甚至磨断。腿式机器人虽然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机动性及能效性高,但由于其结构自由度多、机构复杂,导致控制困难、移动速度慢、功耗大。如申请号200580001117.0名称为“腿式移动机器人”的专利技术专利,在脚部设置地面反作用力探测器及弹簧构件以减小惯性力和高速运动时的冲击影响,然而机器人结构布置与控制系统复杂,成本增加。蛇行式和跳跃式机器人在复杂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优越性,但其承载能力较差,运动平稳性不高。如申请号201210041454.4名称为“一种多功能蛇形机器人”的专利技术专利,具有跨越沟槽与台阶、爬杆等功能,地形适应能力较强,然而该机器人由多个基本节通过具有三转动能力的接头连接而成,结构较为复杂,越障时由接头转动抬起基本节,需要较大的转动力矩,承载能力与运动稳定性较差。复合式移动机器人由上述五类移动机器人组合而成,如复合轮式、轮-腿式、轮-腿-履带式等。复合式移动机器人虽结合了各类机器人的优势,但也继承了各类机器人的缺陷,结构与控制复杂。如申请号201310205386.5名称为“一种可跳跃的移动机器人”将轮式与跳跃式装置组合,通过自平衡系统控制轮式移动装置的平移运动,由锁定释放装置控制跳跃机构的跳跃运动,为应对机器人本体跳跃落地时的冲击影响还设置了落地缓冲和姿态调整机构,机器人的构成较复杂,各机构间的协调控制难度较大。上述各类移动式越障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陆地崎岖地形,若地形崎岖度大,不同类型移动机器人有不同应对策略,但效率均不高,且上述移动越障机器人均无法应对涉水环境。如何提高越障机器人的复杂环境适应力,实现其高效越障能力,是目前越障机器人的研究重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越障机器人的不足,提高越障机器人的复杂环境适应力,提供一种具有移动、飞行、渡水三种运动功能的机器人。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包括机体,在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类轮结构,每个所述类轮结构通过一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与所述机体连接;每个所述类轮结构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上;每个所述类轮结构设有一个与所述上下翻转换位机构转动连接的轮轴座、周向均布固定在所述轮轴座上的3?5个轮辐和对应固定在每个所述轮辐外端的轮缘段,相邻的两个所述轮缘段之间设有跨距;所有所述轮辐采用螺旋桨桨叶结构,在所述机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反,在所述机体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同。所述上下翻转换位机构包括水平支撑架、摆杆、内伸缩杆、外套筒和推拉机构,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内端与所述机体的侧面垂直固接,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外端与所述摆杆的内端通过轴线与所述水平支撑架垂直的转动副连接,所述摆杆的外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类轮结构,该类轮结构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摆杆内,所述摆杆的上中部或下中部通过转动副与所述内伸缩杆的外端连接,所述内伸缩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的内端通过转动副与所述机体相连,所述内伸缩杆设有所述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的动力源固定在所述外套筒的内端上。在行进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不同侧的所述轮缘段与地面接触。所述轮缘段上设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越障能力强;类轮结构的轮缘为同一圆周的对称弧段,具有如轮式装置般的灵活快速直线移动及转弯能力,轮缘间存在跨距,可越过正常车轮无法跨越的障碍。2)复杂路况适应性高;若地形崎岖度大,仅靠类轮结构的转动爬行无法攀越,可通过换向机构使部分类轮结构上翻90°旋转换向,由类轮结构的螺旋桨桨叶式轮辐旋转为越障机器人提供升力,实现飞行越障,若遇到河流、湖泊等涉水环境,可通过换向机构使部分类轮结构上翻90°旋转换向,由其轮辐旋转提供升力,其余类轮结构的轮辐旋转提供前进推动力。3)结构简单,机动性好;若陆地行进过程移动机器人不慎失稳,对称布置结构可保证其机体180°翻转后仍可继续前行。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机动性较好,可快速行进于较为崎岖的路面,可低空飞越难以攀越的障碍物,还可游动前行于河流、湖泊等涉水环境。【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下翻转换位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类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空中飞行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渡水结构示意图。图中:1_机体、201-第一上下翻转换位机构、202-第二上下翻转换位机构、203-第三上下翻转换位机构、204-第四上下翻转换位机构、205-第五上下翻转换位机构、206-第六上下翻转换位机构、207-水平支撑架、208-摆杆、209-内伸缩杆、210-外套筒、211-动力源、301-第一类轮结构、302-第二类轮结构、303-第三类轮结构、304-第四类轮结构、305-第五类轮结构、306-第六类轮结构、307-轮轴座、308-轮辐、309-轮缘段。【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结构水陆空三栖类轮式越障机器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类轮结构,每个所述类轮结构通过一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与所述机体连接;每个所述类轮结构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上下翻转换位机构上;每个所述类轮结构设有一个与所述上下翻转换位机构转动连接的轮轴座、周向均布固定在所述轮轴座上的3~5个轮辐和对应固定在每个所述轮辐外端的轮缘段,相邻的两个所述轮缘段之间设有跨距;所有所述轮辐采用螺旋桨桨叶结构,在所述机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反,在所述机体对角设置的两个所述类轮结构的轮辐的螺旋桨桨叶结构旋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宋轶民梁栋连宾宾高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