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695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涨套(3)、滑动涨套(5)以及导轨(2)和顶杆(4);其中的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导轨(2)贯穿滑动涨套(5)并与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顶杆(4)与滑动涨套(5)组成螺纹副,当顶杆(4)转动时,滑动涨套(5)沿着导轨(2)作直线运动。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其它附加设备的配合即能完成密封圈的装配作业,可避免密封圈做长距离的轴向运动,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密封圈的装配效率,而且减少了密封圈的密封面磨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廉等突出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涨套(3)、滑动涨套(5)以及导轨(2)和顶杆(4);其中的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导轨(2)贯穿滑动涨套(5)并与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顶杆(4)与滑动涨套(5)组成螺纹副,当顶杆(4)转动时,滑动涨套(5)沿着导轨(2)作直线运动。利用本技术不需要其它附加设备的配合即能完成密封圈的装配作业,可避免密封圈做长距离的轴向运动,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密封圈的装配效率,而且减少了密封圈的密封面磨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廉等突出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压行业,密封圈的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高压重载的液压系统促使新的密封结构及密封材料的各种密封圈不断出现,例如,唇型密封圈、组合密封圈等,均在各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由于密封圈运用最多的材质是硬度较高的橡胶和聚氨酯,再加上密封圈的线径一般较大,因此,导致密封圈与活塞或者轴体的装配非常困难。以唇型密封圈为例,橡胶唇型密封圈的密封原理是依靠装填在密封腔体中的橡胶产生预紧力并使其唇边紧贴密封腔体表面,阻止泄露通道而获得密封效果,在介质作用压力作用时,唇型边进一步紧贴密封腔体表面,从而增强密封圈阻塞泄露通道的密封效果。这种唇型密封圈一般需要卡接入相配合的活塞圆柱面的对应密封槽内,其中的密封槽尺寸基本等同于密封圈内径尺寸。密封圈如果要卡接入密封槽中,必须要先使密封圈内径膨胀到大于活塞圆柱面的外径尺寸,这个膨胀量一般在10%左右。为了实现密封圈的上述装配,通常是借助于专用的密封圈装配装置来实现的。而密封圈装配装置就是实现密封圈内径膨胀然后再使之与活塞连接相配的辅助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装配装置通常是采用一个变径钢套,将密封圈卡在钢套的相对较小端,而将活塞卡入钢套的相对较大端的孔内,再用特殊设备将密封圈从钢套的相对较小端向着钢套的相对较大端推动,在此过程中,密封圈逐步被拉伸,最终被推入位于钢套相对较大端的活塞上的密封槽内,从而完成密封圈的装配。但是,这种装配方式很显然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装配所需的设备成本较高;因为这种装配方式需要一个提供平稳推力的设备,例如液压压装机,而且需要在密封圈和推力设备之间设计一个传动部件,该传动部件还必须随密封圈直径变大而同时变大。第二,装配效率低;因为每个密封圈的装配都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对位,另外,密封圈需要在变径钢套上缓慢移动,这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加工企业一般不能配备很多套该类密封圈装配设备,故很难实现多点同时装配。第三,密封圈的密封面被损坏,由于密封圈在恶劣的受力下强制膨胀,且要滑过较长的距离,因此,对密封圈的密封面很不利,特别是多次使用的钢套容易因此出现划伤、缺陷或者润滑杂质,从而导致密封圈失效,甚至是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降低密封圈装配成本,提高密封圈装配效率,并且避免装配过程中对密封圈的密封面造成损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涨套、滑动涨套以及导轨和顶杆;其中的固定涨套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导轨贯穿滑动涨套并与固定涨套固定连接,顶杆与滑动涨套组成螺纹副,当顶杆转动时,滑动涨套沿着导轨作直线运动。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涨套、滑动涨套均呈半圆柱体状。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涨套、滑动涨套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且第二凸起和第一凸起的外侧面均为圆弧面,其中的第一凸起的外径小于所在滑动涨套的外径,第二凸起的外径小于所在固定涨套的外径。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内侧面均为圆弧面。优选地,所述的导轨设有两根,分别位于顶杆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的导轨设有四根,且环顶杆分布。优选地,所述的四根导轨环顶杆均匀分布,顶杆的两侧各有两根导轨。优选地,所述的顶杆一端是球形端,所述球形端位于固定涨套与滑动涨套之间。优选地,所述的装配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的把手位于滑动涨套最外侧且贯通顶杆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的把手是球头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涨套与滑动涨套构成一个直径可调的涨套组,操作顶杆转动后,即可通过顶杆与滑动涨套之间的螺纹副来调整涨套组的直径,涨套组内侧可以容纳需要装配密封圈的活塞,涨套组外侧用于密封圈的安装与拉伸。当涨套组的直径调整到密封圈内径大于活塞外径时,即可将密封圈推离涨套组,使之滑入活塞上对应的密封槽,从而完成密封圈的装配。因此,与传统方式相比,利用本技术可以避免密封圈做长距离的轴向运动,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密封圈的装配效率,而且减少了密封圈的密封面磨损;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其它附加设备的配合即能完成密封圈的装配作业,因此,使用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也更低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斜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预安装)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预安装)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受力膨胀)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受力膨胀)右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装配)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装配)右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工作状态(密封圈装配完成)主视图。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底座,2_导轨,3_固定涨套,4_顶杆,5_滑动涨套,6_把手,7-第一凸起,8-密封圈,9-活塞,10-密封槽,11-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导轨2、固定涨套3、滑动涨套5以及顶杆4和把手6。其中的把手6位于滑动涨套5最外侧且贯通顶杆4的一端,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在底座I上,导轨2贯穿滑动涨套5并与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顶杆4与滑动涨套5之间组成螺纹副,当通过把手6操作顶杆4转动时,滑动涨套5可以沿着导轨2作直线运动。因此,所述的固定涨套3和滑动涨套5共同构成了一个可调直径的涨套组,并可以利用顶杆4与滑动涨套5组成的螺纹副来调整该涨套组的直径大小,同时,固定涨套3和滑动涨套5的内侧可以容纳需要装配密封圈的活塞。固定涨套3、滑动涨套5均呈半圆柱体状,在固定涨套3、滑动涨套5的外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11、第一凸起7,其中的第二凸起11和第一凸起7的外侧面均为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宽度不小于与之配合的密封圈8的宽度,第一凸起7的外径小于所在滑动涨套5的外径,第二凸起11的外径小于所在固定涨套3的外径。这样的结构使得固定涨套3主体与其上的第二凸起11在结合部位形成一个台阶,同时,也使得滑动涨套5主体与其上的第一凸起7在结合部位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涨套(3)、滑动涨套(5)以及导轨(2)和顶杆(4);其中的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导轨(2)贯穿滑动涨套(5)并与固定涨套(3)固定连接,顶杆(4)与滑动涨套(5)组成螺纹副,当顶杆(4)转动时,滑动涨套(5)沿着导轨(2)作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庭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