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8248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通过对冷轧后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用卷材进行一次再结晶退火、涂布退火分离剂、进行最终退火来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其中,在上述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过程中的500℃~700℃间以80℃/sec以上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在最终退火的加热过程的700℃~1000℃间实施保持2小时~100小时的保温处理,优选的是,进一步在用于最终退火的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从外周侧按照同心圆状且卷材支座的半径的20%以上的方式铺设绝热材料,然后进行最终退火,从而可以降低在最终退火中所发生的形状不良、提高制品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该制造方法是通过对冷轧后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用卷材进行一次再结晶退火、涂布退火分离剂、进行最终退火来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其中,在上述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过程中的500℃~700℃间以80℃/sec以上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在最终退火的加热过程的700℃~1000℃间实施保持2小时~100小时的保温处理,优选的是,进一步在用于最终退火的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从外周侧按照同心圆状且卷材支座的半径的20%以上的方式铺设绝热材料,然后进行最终退火,从而可以降低在最终退火中所发生的形状不良、提高制品成品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向性电磁钢板(grai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sheet)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可以大幅减轻在最终退火时所发生的卷材形状不良的。
技术介绍
取向性电磁钢板是主要用作变压器的铁芯材料等的软磁性材料,对于取向性电磁钢板,要求其磁特性优异、特别是铁损要低。因此,在进行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时,实施最终退火,最终退火中,加热至100CTC左右的闻温而引起二次再结晶,使钢板中的晶粒闻度集中于高斯取向({110}<001 >取向)。另外,在该最终退火中,通常情况下,接着上述二次再结晶而实施钝化处理,该钝化处理中,加热至1200°c左右从而去除杂质。因此,该最终退火最多需要10天左右的较长时间,因此通常使用将钢板卷绕成卷材状的状态下进行退火的分批式退火炉来进行。但是,进行这种经过长时间高温的最终退火时,卷材本身会因自重而发生蠕变、或热膨胀受到约束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的形状不良,导致制品成品率降低,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无法向平坦化退火设备进行送板。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人们研究了各种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在最终退火时,在覆盖于卷材内罩的内侧侧壁部内衬绝热材料,从而降低在卷材外卷部所发生的褶皱状的形状不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通过将绝热材料被覆于最终退火炉的卷材支座(coilsupporting stand)的外周端面部,从而可防止在与卷材支座接触的卷材下侧面部所发生的侧变形不良(side distortion defects)。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通过将金属圈插入以颠倒状态放置的卷材的中央部空间,从而可防止卷材内卷部向中央空间侧坍塌。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748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5-05164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743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适用上述现有技术,最终退火后的卷材形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成品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在上述方法中,消除了个别的形状不良,但有时也会反而引起其它的形状不良,实际情况是难以说得到了充分的改善效果。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方法中,消除了卷材外周面的过加热,褶皱状的形状不良减轻,但是会导致热仅从卷材上侧面部进入卷材,因此卷材上面部和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其结果为,边缘部在外周的外侧方向上扩展,边缘部不良倾向于增大。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通过卷材支座的外周端面部的绝热,使与卷材支座接触的卷材下侧面部的侧变形不良难以产生,但仅利用该方法的情况下,效果不充分,并且卷材支座在退火中热膨胀而导致绝热材料局部性剥离,在对应于该剥离部的卷材部位侧变形不良反而有时会增大。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为了提高用于防止坍塌的金属圈的强度,需要增加圈的厚度,但这样也会导致质量增加,从而存在难以进行控制、或卷材侧面部的侧变形不良反而增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往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与卷材支座接触的卷材侧面部的侧变形不良、在卷材外卷部所发生的褶皱状的形状不良、卷材边缘部在外周的外侧方向上扩展的边缘波状不良等形状不良,同时大幅提高制品成品率。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专利技术人对于形状不良的发生原因的解析和其有效的解决方案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过程中进行快速加热,同时在最终退火的加热过程中实施保温处理,可以大幅改善上述“褶皱状的形状不良”和“边缘波状不良”,进一步,通过在最终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铺设绝热材料,可以大幅改善“侧变形不良”;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该制造方法是通过对冷轧后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用卷材进行一次再结晶退火、涂布退火分离剂、进行最终退火来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过程中的500°C~700°C间以80°C /sec以上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在最终退火的加热过程的700°C~1000°C间实施保持2小时~100小时的保温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在用于上述最终退火的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以从外周侧起呈同心圆状且覆盖卷材支座的20%以上半径的面积的方式铺设绝热材料,从而进行最终退火。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利用先行于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其它热处理来实施上述一次再结晶退火中的快速加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在利用分批式最终退火炉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时成为问题的、起因于与卷材支座的接触的侧变形不良、发生于卷材外卷部的褶皱状形状不良、卷材边缘部在外周外侧方向上坍塌的边缘波状不良等形状不良,因此可以大幅提高制品成品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次再结晶退火时的升温速度和最终退火时的800°C保温时间对形状不良率所产生的影响的图。图2是表示一次再结晶退火时的升温速度和最终退火时的800°C保温时间对各种不同形状不良的发生率产生的影响的图。图3是说明在卷材支座上表面铺设的绝热材料的图。图4是表示最终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的绝热材料的铺设区域和最终退火时的800°C保温时间对形状不良率产生的影响的图。图5是表示最终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的绝热材料的铺设区域和最终退火时的800°C保温时间对各种形状不良的发生率产生的影响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技术人对于解决最终退火中所发生的各种形状不良的方法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其结果,创新地发现了通过在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过程中于特定的温度范围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实施在最终退火的加热过程中于特定温度下保持特定时间的保温处理,可大幅降低形状不良,除此之外,通过在最终退火炉的卷材支座上表面铺设绝热材料,可以进一步降低形状不良。以下对于得到上述见解的实验进行说明。根据常规方法对含有C:0.07mass%、S1:3.3mass%、Μη:0.06mass%、A1:0.025mass%、N:0.008mass%、Se:0.02mass9^P Sb:0.03mass%、且剩余部分实质上由 Fe 构成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用的钢坯板进行热轧、冷轧,得到最终板厚为0.23mm的冷轧板,实施兼具脱碳退火作用的一次再结晶退火。需要说明的是,该一次再结晶退火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在加热过程的500°C~700°C间使平均升温速度在10°C /sec~300°C /sec的范围进行各种变化而加热,从而进行该一次再结晶退火。此时,还兼具进行脱碳,关于该脱碳条件,该脱碳在湿氢-氮混合气氛下实施800°C X 120sec的均热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通过对冷轧后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用卷材进行一次再结晶退火,涂布退火分离剂,进行最终退火来制造取向性电磁钢板的,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一次再结晶退火的加热过程中在500℃~700℃间以80℃/sec以上进行快速加热,并且在最终退火的加热过程的700℃~1000℃间实施保持2小时~100小时的保温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诚新垣之启高宫俊人大久保智幸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