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钢板、构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钢板、构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03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高强度、高延展性、优良的延伸凸缘成形性和良好的化学转化处理性的钢板、构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一种钢板,其中,设定成以质量%计含有特定量的C、Si、Mn、P、S、sol.Al、N的成分组成,将多边形铁素体、上贝氏体、残余γ、新鲜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合计、余量组织设定为特定的比例,将等效圆直径小于0.8μm的新鲜马氏体粒子和残余γ粒子的个数设定为特定的比例,将长径比为2.0以上且等效圆直径为0.8μm以上的新鲜马氏体粒子和残余γ粒子的个数设定为特定的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于在汽车、家电等中经过冲压成形工序后使用的具有复杂形状的冲压成形品用途且化学转化处理性优良的钢板、使用了该钢板的构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全球加强co2排放限制的背景下,进一步要求汽车用钢板的高强度化所带来的车身重量的轻量化,对于车身、座椅部件也正在推进980mpa级以上的高强度钢板的应用。通常,如果对钢板进行高强度化,则延展性、延伸凸缘性等冲压成形性降低,容易产生冲压成形时的裂纹,形状的自由度降低,因此,仅限于应用于简单形状的部件。因此,为了将高强度钢板应用于复杂形状部件,在维持或提高成形性的同时推进钢板的高强度化很重要。

2、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使钢板的延展性提高的技术,开发了使钢板的显微组织中分散有残余奥氏体(残余γ)的trip钢。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温淬火处理(从单相区退火温度或双相区退火温度冷却至贝氏体相变温度,进行等温保持,由此活用等温保持中或冷却中的贝氏体相变而形成残余γ的处理)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将含有c:0.10~0.45%、si:0.5~1.8%、mn:0.5~3.0%的钢板在退火后在350~5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1~30分钟时效处理由此形成残余γ,得到ts:80kgf/mm2以上且ts×el:2500kgf/mm2·%以上的具有高延展性的钢板。

4、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含有c:0.10~0.25%、si:1.0~2.0%、mn:1.5~3.0%的钢板在退火后以10℃/秒以上冷却至450~300℃,保持180~600秒,以成为以体积率计为5%以上的残余γ、以面积率计为60%以上的贝氏体铁素体和20%以下的多边形铁素体的方式控制显微组织,由此得到延展性:el和延伸凸缘性:λ都优良的钢板。

5、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基于q&p处理(从单相区退火温度或双相区退火温度冷却至马氏体开始温度:ms~马氏体结束温度:mf为止的温度,形成马氏体组织,然后进行再加热,发生从马氏体组织向未相变γ的碳分配,由此形成残余γ这样的处理)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将具有特性的成分组成的钢板在退火后冷却至150~350℃的温度范围,然后再加热至350~600℃并保持,由此得到含有铁素体、回火马氏体、残余γ的组织,能够得到延展性和延伸凸缘性都优良的钢板。

6、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等温淬火处理和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q&p处理都是用于制造trip钢板的热处理,由于能够得到有助于高强度化的回火马氏体,因此在更高强度的钢板的制造中优选q&p处理。

7、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改良上述q&p处理,在退火后的冷却时在470~405℃的温度下保持14~200秒,活用上贝氏体相变,使碳在未相变γ中富集,然后冷却至ms-90~ms-180(℃),发生马氏体相变,然后通过再加热从马氏体组织到未相变γ进行碳分配,由此得到残余γ,得到兼顾高延展性和优良的延伸凸缘性的钢板。

8、在以上的技术中,为了促进向未相变γ的高效的碳富集,钢板中含有的si量多。另一方面,冲压成形构件所使用的薄钢板之后被涂装而组装入汽车等,因此以对钢板赋予良好的涂装性为目的实施化学转化处理。化学转化处理中,在存在钢板表层部的氧化膜的情况下,通过化学转化处理而附着的结晶粒子产生不均,成为涂装性劣化的因素。因此,通常,在薄钢板的制造中使用的连续退火炉中实施酸洗处理作为提高化学转化处理性的预处理,但在钢板的成分、特别是si含量高的钢板中,由于通过酸洗无法去除的含si表面氧化层,产生化学转化处理性显著劣化的问题。

9、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连续地浸渍在含有氧化性的第一酸和非氧化性的第二酸的混酸液中进行酸洗后,连续地浸渍在含有非氧化性的第三酸的酸液中进行再酸洗,通过这样的工序能够使si含量高的钢板具备优良的化学转化处理性。

10、现有技术文献

11、专利文献

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35619号公报

13、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11221号公报

14、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463685号公报

15、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6439903号公报

16、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60410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trip钢虽然el优良,但具有延伸凸缘成形性非常低的问题。

3、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作为显微组织,主要活用贝氏体铁素体,将铁素体抑制得较少,因此,虽然延伸凸缘成形性优良,但延展性未必高。

4、另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与以往的trip钢、活用贝氏体铁素体的钢相比,实现了比较高的延展性和高延伸凸缘成形性,但在中柱等难成形部件的成形中不充分,需要延展性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果考虑应用于难成形部件,则要求进一步改善延展性、特别是同时改善均匀伸长率和局部伸长率。该均匀伸长率由u.el表示,该u.el表示在作为延展性的指标的el中直至开始产生缩颈为止的伸长量,局部伸长率由l.el表示,该l.el为从总伸长率:t.el减去均匀伸长率后的伸长量,需要在维持u.el的同时进一步增加l.el。

5、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在退火后的冷却途中活用上贝氏体相变的保持和之后的q&p处理以及再加热后的贝氏体相变得到了具有高延展性和优良的延伸凸缘性的钢板,但没有确认到兼顾难成形部件同时需要的弯曲成形性、胀形性的局部伸长率的改善。另外,促进从通过q&p处理形成的马氏体向未相变γ的碳分配,含有大量的si,因此需要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特定的酸洗技术。

6、专利文献5记载的酸洗是对钢板赋予优良的化学转化处理性的技术,但运行成本高,在同一连续退火炉中对各种钢板全部利用该技术进行酸洗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希望确立其它技术。

7、如此,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确保高延展性和优良的延伸凸缘成形性、同时具备优良的化学转化处理性的钢板的技术,还无法说很充分。

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98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实现了高延展性和优良的延伸凸缘成形性以及优良的化学转化处理性的钢板、构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9、在此,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是指,对于在相对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拉伸方向的jis5号拉伸试验片,将十字头速度设定为10mm/分钟,通过依据jis z 2241(2011)的规定的拉伸试验,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

10、另外,高延展性是指,对于在相对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拉伸方向的jis5号拉伸试验片,将十字头速度设定为10mm/分钟,通过依据jis z 2241(2011)的规定的拉伸试验,拉伸强度(ts)×总伸长率(t.el)≥18000mpa·%以上。

11、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其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10~0.24%、Si:0.4%以上且小于1.60%、Mn:2.0~3.6%、P:0.02%以下、S:0.01%以下、sol.Al:小于1.0%、N:小于0.015%、并且满足以下的式(1)、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其中,作为所述成分组成,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Nb:0.2%以下、Ti:0.2%以下、V:0.2%以下、B:0.01%以下、Cu:0.2%以下、Ni:0.2%以下、Cr:0.4%以下、Mo:0.15%以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板,其中,所述成分组成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Mg:0.0050%以下、Ca:0.0050%以下、Sn:0.10%以下、Sb:0.10%以下、REM:0.0050%以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一种构件,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而成的构件。

5.一种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6.一种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对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板实施成形加工、接合加工中的至少一者而制成构件的工序。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钢板,其具有以质量%计含有c:0.10~0.24%、si:0.4%以上且小于1.60%、mn:2.0~3.6%、p:0.02%以下、s:0.01%以下、sol.al:小于1.0%、n:小于0.015%、并且满足以下的式(1)、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其中,作为所述成分组成,以质量%计还含有选自nb:0.2%以下、ti:0.2%以下、v:0.2%以下、b:0.01%以下、cu:0.2%以下、ni:0.2%以下、cr:0.4%以下、mo: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知场三周王芳怡松井洋一郎金子真次郎横田毅尾园秀斗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