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03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目的是解决混合装置受制于电力限制,在不适宜或难以使用电力的地区,难以实现原料快速混合的技术问题。该混料装置包括:存料罐,其内部分为多个存料区间,每个所述存料区间底部具有一个出口;混料管,设于所述存料罐的底部;若干出料管,均位于所述混料管内部,所有所述出料管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存料区间底部的出口连接;承冲板,设于所述混料管的中部,且位于所有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存料区间一端的下方,所述承冲板的一周与所述混料管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该混料装置具有无需使用电力即可快速将原料混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暂堵剂的制备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暂堵剂是能暂时降低地层渗透性或暂时封堵高渗透油层的物质。与水溶性聚合物混合后注入井内,在压差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油层暂堵带,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自行或人工解堵。

2、在注入井内前的混合阶段,一般,会采用混合设备加速进行混合。常规的混合设备通常是采用电机驱动搅拌桨在一个容器内进行搅拌,从而使所有原料快速混合。

3、但是,此类混合设备受制于电力的供应,适用范围有限,在某些不适宜或难以使用电力的地区,则难以实现原料的快速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混合装置受制于电力限制,在不适宜或难以使用电力的地区,难以实现原料快速混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具有无需使用电力即可快速将原料混合的优点。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包括:

4、存料罐,其内部分为多个存料区间,每个所述存料区间底部具有一个出口;

5、混料管,设于所述存料罐的底部;

6、若干出料管,均位于所述混料管内部,所有所述出料管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存料区间底部的出口连接;

7、承冲板,设于所述混料管的中部,且位于所有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存料区间一端的下方,所述承冲板的一周与所述混料管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8、可选地,所述承冲板的顶面为圆锥形结构,所有所述出料管的端部正对所述承冲板的顶面,并且所有所述出料管环所述承冲板的一周均匀分布。

9、可选地,所述混料管的顶部为喇叭状,并与所述存料罐的底部连接;

10、所述混料管的底部为直圆筒结构。

11、可选地,所述混料管为直圆筒结构一段的内部设有若干导流板,所有所述导流板均位于螺旋形结构,且螺旋方向一致,螺旋的圈数为八分之一圈至二分之一圈。

12、可选地,每张所述导流板的迎水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阻流板,所有所述阻流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流板的切线方向垂直。

13、可选地,所述混料管为直圆筒结构一段的中部设有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承冲板连接。

14、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一周设有若干扰流板,所有所述扰流板均为螺旋形,且螺旋方向与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方向相反。

15、可选地,所述扰流板的数量与所述导流板的数量相同,所述扰流板的螺旋圈数与所述导流板的螺旋圈数相同。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首先通过存料罐内的多个存料区间将所有原料存积在其内部,然后通过出料管将所有原料导出,并使所有原料冲击在承冲板上,所有原料在撞击承冲板后,在混料管内做无序的下落运动,从而实现所有原料在混料管内充分混合。

18、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液体的重力作用,自行在承冲板和混料管的作用下混合,从而摆脱了对电力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暂堵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海盾石油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