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511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力摆臂、摆臂同步连杆、偏心轮、偏心轮驱动机构和主轴,张力摆臂的一端安装在经编机的张力杆上,不同张力杆上的张力摆臂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连接传动,其中的一个张力摆臂通过拉杆与驱动张力摆臂摆动地偏心轮连接传动,主轴通过偏心轮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经编机编织成圈运动由主轴控制,而张力片上下摆动也是由主轴控制,两者具有同步性,能够在送经时更好地控制纱线张力,更好地实现纱线的张力补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力摆臂、摆臂同步连杆、偏心轮、偏心轮驱动机构和主轴,张力摆臂的一端安装在经编机的张力杆上,不同张力杆上的张力摆臂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连接传动,其中的一个张力摆臂通过拉杆与驱动张力摆臂摆动地偏心轮连接传动,主轴通过偏心轮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经编机编织成圈运动由主轴控制,而张力片上下摆动也是由主轴控制,两者具有同步性,能够在送经时更好地控制纱线张力,更好地实现纱线的张力补偿。【专利说明】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比较传统,由于贾卡梳在编织中起提花作用,所以纱线送经量不同,因此采用纱架送经,因此每根纱线的张力均不同。如图1所示,传统的张力装置主要由扇形链轮1-7、回复弹簧1-5、固定在左右墙板的固定螺栓1-1、安装在机器上可转动的张力杆、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张力杆上的张力片1-9构成;其中,扇形链轮1-7和回复弹簧1-5通过链条1-6连接,回复弹簧1-5的另一端通过扎钩1-3、夹紧块1-2、固定螺栓1-1固定在墙板上,此补偿装置通过回复弹簧1-5的弹力使张力片1-9往复运动,从而达到纱线的张力稳定。在经编机工作时,主轴每转一圈,成圈机构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在成圈时,织针每次垫纱和压纱时,对纱线的张力带动张力片1-9,并通过扇形链轮1-7带动回复弹簧1-5,通过回复弹簧1-5拉力来保证张力片1-9上下摆动一次,以此来补偿纱线张力。现有经编机工作时纱线从纱架,通过过纱杆、导纱杆、张力片1-9、再经过针织进行编织,通过上述方法来补偿纱线张力,以此来保证成圈运动的顺利进行,但是,纱线用这种张力补偿装置在编织时有以下缺点,由于编织时成圈只做往复运动,相应的对纱线产生张力的时候为垫纱和压纱阶段,此时能通过此装置来完成对纱线的张力控制,而成圈运动时纱线所需要的张力补偿不仅在这两个时候,在横移和成圈时张力也需及时进行补偿,当纱线在成圈时所受张力较大,而织针在在摆到最后位置即将脱圈时,因纱线张力得不到及时补偿,导致织针所受纱线张力过大导致变形,从而常常导致机器产生漏针现象,从而影响机器的工作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经编机成圈时能及时补偿张力,在成圈过程中能保证纱线的恒张力的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力摆臂、摆臂同步连杆、偏心轮、偏心轮驱动机构和主轴,张力摆臂的一端安装在经编机的张力杆上,不同张力杆上的张力摆臂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连接传动,其中的一个张力摆臂通过拉杆与驱动张力摆臂摆动地偏心轮连接传动,主轴通过偏心轮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具体地,偏心轮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同步轮、偏心同步轮、中间传动轴、同步带和补偿座,偏心轮和偏心同步轮在中间传动轴上同轴安装,中间传动轴安装在补偿座上,补偿座安装在设备墙板上,主轴同步轮安装在主轴上,主轴同步轮和偏心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具体地,张力摆臂上具有摆臂摆幅调节槽,拉杆通过摆臂摆幅调节槽与张力摆臂连接传动。进一步限定,摆臂同步连杆通过摆臂摆幅调节槽与张力摆臂连接传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经编机编织成圈运动由主轴控制,而张力片上下摆动也是由主轴控制,两者具有同步性,能够在送经时更好地控制纱线张力,更好地实现纱线的张力补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传统经编机的张力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有本技术张力补偿装置的经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拉钩与张力摆臂的连接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1-1.固定螺检,1_2.夹紧块,1-3.扎钩,1-5.回复弹黃,1_6.链条,1-7.扇形链轮,1_8.张力片,2-1.纱架,2-2.经编机主机,2-4.过纱杆装置,3-1.主轴,3-2.主轴同步轮,3-3.中间传动轴,3-4.偏心轮,3-5.补偿座,3-6.拉杆,3-8.摆臂同步连杆,3-9.张力摆臂,3-10.张力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和4所示,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力摆臂3-9、摆臂同步连杆3-8、偏心轮3-4、偏心轮驱动机构和主轴3-1,张力摆臂3-9的一端安装在经编机的张力杆3-10上,不同张力杆3-10上的张力摆臂3-9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3-8连接传动,其中的一个张力摆臂3-9通过拉杆3-6与驱动张力摆臂3-9摆动地偏心轮3-4连接传动,主轴3-1通过偏心轮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3-4,经过模拟优化,偏心距最佳为6毫米。偏心轮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同步轮3-2、偏心同步轮、中间传动轴3-3、同步带和补偿座3-5,偏心轮3-4和偏心同步轮在中间传动轴3-3上同轴安装,中间传动轴3-3安装在补偿座3-5上,补偿座3-5安装在设备墙板上,主轴同步轮3-2安装在主轴3-1上,主轴同步轮3-2和偏心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张力摆臂3-9上具有摆臂摆幅调节槽,拉杆3-6通过摆臂摆幅调节槽与张力摆臂3-9连接传动。摆臂同步连杆3-8通过摆臂摆幅调节槽与张力摆臂3-9连接传动。如图3所示的具有该张力补偿装置经编机,纱线从纱架2-1,经过过纱杆装置2-4、张力补偿装置进入经编机主机2-2的成圈装置。张力补偿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主轴3-1带动固定在其上的主轴同步轮3-2旋转,主轴同步轮3-2通过同步带带动偏心同步轮旋转,偏心同步轮带动偏心轮3-4旋转,偏心轮3-4通过拉杆3-6,张力摆臂3-9带动张力杆3-10往复摆动,通过调整主轴3_1和偏心轮3-4的角度实现纱线的恒张力,张力杆3-10与张力杆3-10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3-8来达到同步性。如图4所示,为完善张力片的摆动幅度,可以调整拉杆3-6的连接头与张力杆3-10之间距离,来满足不同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张力摆臂(3-9)、摆臂同步连杆(3-8)、偏心轮(3-4)、偏心轮驱动机构和主轴(3-1),张力摆臂(3-9)的一端安装在经编机的张力杆(3-10)上,不同张力杆(3-10)上的张力摆臂(3-9)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3-8)连接传动,其中的一个张力摆臂(3-9)通过拉杆(3-6)与驱动张力摆臂(3-9)摆动地偏心轮(3-4)连接传动,主轴(3-1)通过偏心轮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心轮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同步轮(3-2)、偏心同步轮、中间传动轴(3-3)、同步带和补偿座(3-5),偏心轮(3-4)和偏心同步轮在中间传动轴(3-3)上同轴安装,中间传动轴(3-3)安装在补偿座(3-5 )上,补偿座(3-5 )安装在设备墙板上,主轴同步轮(3-2 )安装在主轴(3-1)上,主轴同步轮(3-2)和偏心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张力摆臂(3-9)上具有摆臂摆幅调节槽,拉杆(3-6)通过摆臂摆幅调节槽与张力摆臂(3-9)连接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张力摆臂(3‑9)、摆臂同步连杆(3‑8)、偏心轮(3‑4)、偏心轮驱动机构和主轴(3‑1),张力摆臂(3‑9)的一端安装在经编机的张力杆(3‑10)上,不同张力杆(3‑10)上的张力摆臂(3‑9)之间通过摆臂同步连杆(3‑8)连接传动,其中的一个张力摆臂(3‑9)通过拉杆(3‑6)与驱动张力摆臂(3‑9)摆动地偏心轮(3‑4)连接传动,主轴(3‑1)通过偏心轮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其王水赵启周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