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方法及专用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神经导管,具体涉及一种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方法及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约有2.8%的外伤病人伤及周围神经。我国每年周围神经损伤病例达200万例,美国和欧洲每年也分别有近20万和30万例。临床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最常用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然而,自体神经来源有限,常伴随供区的功能受损,还受可修复长度、疤痕等问题限制;异体神经移植又有较强的免疫排斥反应。随着材料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迅速发展,以神经导管替代自体或异体神经移植,已成为修复神经缺损和重建神经功能的重要途径。典型的神经导管是以非生物或生物材料预制成中空导管,在导管内培养种子细胞和结合神经营养因子,再将受损神经的远、近端放入管内,两断端神经外膜与管壁缝合,诱导近端神经轴突沿管腔再生并长入远端。在神经导管的构建和应用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报道较多的导管材料包括胶原、明胶、壳聚糖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丙交酯等合成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通道成型模具和多通道成型模具;两种成型模具的主体结构相同,包括模具本体(1)和外模;所述的模具本体(1)具有管状模腔;所述的外模由外模一(6)和外模二(7)组成,外模一(6)和外模二(7)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状,其开口端吻合后形成与模具本体(1)完全匹配的空腔;外模的两侧中央分别有固定孔(10)和(11);所述的固定孔(10)和(11)为单个时该成型模具为单通道成型模具;所述的固定孔(10)和(11)为多个时该成型模具为多通道成型模具;外模的两个顶端分别有注料孔(12)和排气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通道成型模具和多通道成型模具;两种成型模具的主体结构相同,包括模具本体(1)和外模;所述的模具本体(1)具有管状模腔;所述的外模由外模一(6)和外模二(7)组成,外模一(6)和外模二(7)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状,其开口端吻合后形成与模具本体(1)完全匹配的空腔;外模的两侧中央分别有固定孔(10)和(11);所述的固定孔(10)和(11)为单个时该成型模具为单通道成型模具;所述的固定孔(10)和(11)为多个时该成型模具为多通道成型模具;外模的两个顶端分别有注料孔(12)和排气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外模的两侧中央分别有与模具本体管状模腔横截面相同的开口,在开口处设有孔板 (10)和(11),孔板(10)和(11)上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为单个时该成型模具为单通道成型模具;所述的固定孔为多个时该成型模具为多通道成型模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本体(1)由左模(2)和右模(3)组合固定而成;左模(2)和右模(3)的内侧面为紧密结合的凸起结构(4)和凹陷结构(5);所述的模具本体(1)外部为四方形的方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为一长一短,长度相对较长的外模一(6)有注料孔(12),长度相对较短的外模二(7)有排气孔(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成型构建多通道海绵神经导管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一(6)和外模二(7)开口端有用于使其吻合的固定板(8)和(9),固定板(8)和(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