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627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吸气条件下将由空气夹带的颗粒提供至按预定方向运行的连续载体片材上并将所述颗粒沉积于所述载体片材上,从而获得一种包含所述颗粒和所述载体片材的颗粒沉积体,所述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该方法可有效制造用作吸收性物品如一次性尿布、卫生巾等中吸收性内芯的颗粒沉积体。在USP 4,551,191中公开了一种在多孔性网上分散颗粒的方法及装置。在USP 4,551,191所公开的方法及装置中,虽然可以将颗粒均匀分散至多孔性网上,但它不可能按所需图案沉积颗粒。另外,该方法难以高速传递多孔性网,而且不可能高速连续地生产用于制造吸收性内芯的颗粒沉积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可高速连续生产用于制造一次性尿布、卫生巾等吸收性内芯的颗粒沉积体,同时该方法可按所需图案沉积颗粒。本专利技术已通过以下的实现了上述目的,该方法包括在吸气条件下将由空气夹带的颗粒提供至按预定方向运行的连续载体片材上并将颗粒沉积于载体片材上,从而获得一种包含颗粒和载体片材的颗粒沉积体,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少。应注意的是此处采用“将颗粒沉积于载体片材上”的表述不仅指颗粒沉积于载体片材之上或其中,而且也表示颗粒沉积在层叠于载体片材之上的另一种片材之上或其中。以下将以附图为参考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颗粒沉积体制造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适于执行本专利技术;图2(a)、图2(b)、图2(c)和图2(d)为示意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中控制多种颗粒到达位置的方法的实施例;和图3是显示颗粒沉积体中颗粒沉积部位的层状结构的局部剖视图。以下将描述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首先将描述颗粒沉积体的制造装置,该装置适用于该实施方案颗粒沉积体的制造方法。图1所示的颗粒沉积体制造装置是一种制造吸收性内芯连续体的装置,其中吸收性内芯连续体经切割构成预定长度并最终构成如纸尿布、卫生巾等的吸收性内芯。它包括一个沉积装置1,其中包含转鼓11,其外周表面按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颗粒抽吸部分,转鼓11适于从颗粒抽吸部分吸入夹带颗粒的空气并将颗粒沉积于其上,以及一个用于通过气流夹带方式向沉积装置1提供颗粒的颗粒提供机构2。这种制造装置还包含一个载体片材提供机构4,用于提供可透气的载体片材,使得载体片材缠绕于转鼓11的外周表面,一个保持片材提供机构5,用于在颗粒21沉积之前将保持片材51置于载体片材41之上,一个覆盖片材提供机构7,用于将覆盖片材71置于载体片材41之上,更严格地讲,是在颗粒21沉积在载体片材41之后将覆盖片材71置于位于载体片材41之上的保持片材51上,一个沉积体拉出和传送机构8,用于从转鼓11顶部拉出其中颗粒21保持在片材中、片材间的载体片材41、保持片材51和覆盖片材71(颗粒沉积体11)并进行传送,以及一个轧花装置9,用于对已拉出并传送过来的颗粒沉积体进行轧花。沉积装置1中的转鼓11为圆筒形并按图1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在其外周表面沿其环形方向以一定形状和一定间隔构造多个颗粒抽吸部分(未显示)。颗粒抽吸部分是包含多个能够吸气的孔洞的部分。各个颗粒抽吸部分在其整个表面之上形成有多个孔洞。更具体而言,转鼓11的外周表面由网状部件构成,该网状部件包括可透气部分和不透气部分。可透气部分由孔洞构成,而不透气部分则不含孔洞。可透气部分按预定形状排列,从而构成颗粒抽吸部分。颗粒抽吸部分可采取任何需要的形状,如椭圆、矩形、钻石形、圆形、长方形等。对颗粒抽吸部分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转鼓11通过吸气道(未显示)与吸气扇(未显示)连接。开动吸气扇使转鼓11内部的指定部位保持负压。在颗粒抽吸部分通过内部压力为负值的位置时,颗粒抽吸部分中的孔洞作为吸气孔。同时从颗粒抽吸部分进气在通道22中产生的气流可以将颗粒21传递至转鼓11上,其中通道22的一端盖在转鼓11的外周表面之上。颗粒提供机构2包括通道22、将颗粒引入通道22中的进料装置23、以及在通道22中产生气流的吸气扇。进料装置23被设计成使颗粒以分散状态进入在通道22中所产生的气流中(可为一种颗粒或多种颗粒)。进料装置23包括进料位置调整机构以改变颗粒进口23a的位置。颗粒进口23a通过已知的机制可以沿气流向后和向前以及沿与气流垂直的方向移动。如图1所示,转鼓11有四个室(a)、(b)、(c)和(d)。(a)、(b)、(c)和(d)这些室适于对颗粒抽吸部分产生不同的吸力。转鼓11还具有一个中心室(e)。吸气道(未显示)与中心室(e)连接。在中心室(e)和(a)-(b)四个室之间或(b)和(c)两个室与转鼓环之间的隔板上安装风门,使得可分别调整各室的吸气量/静压力。室(b)和(c)保持为负压。在设计用于吸气的(b)室中吸气量/静压力设为最高。从确保颗粒在保持片材中的排列及固定角度考虑,静压力优选为-5kPa或更大,特别优选为-8kPa或更大,在通道22中最大空气流速优选为5m/s或更大,特别优选为15m/s或更大。为增加空气流速,可减小通道的横截面积或增加吸气扇的额定功率。为了将片材和颗粒吸起并保持于转鼓表面之上,在(b)和(c)室中需施加需要量的空气量/静压力。(a)和(d)室不与吸气扇连接。(d)室与一吹气装置连接而且其内部保持正压,因而可轻易将网从转鼓上剥除,使其顺利传送至下一工段。(a)室优选具有清理转鼓11表面上的网状或筛状颗粒抽吸部分的功能。载体片材提供机构4、保持片材提供机构5和覆盖片材提供机构7各包含一个传动辊、一个导引辊等。4、5和7这些机构分别从网辊40、50、70中连续送出各片材,并从转鼓11圆周方向上的预定位置按顺序将其传送至转鼓11的外周表面之上。沉积体拉出及传送机构8包括一种众所周知的连续传送机构,其中包含一对辊81、81和一个置于两者之间的连续传送带82,以及一个传送机构(未显示),例如置于转鼓11的下部并适于将颗粒沉积体拉至连续带82上的真空装置。轧花装置9是一种对已拉出的颗粒沉积体进行热法轧花的装置。在轧花装置9中,颗粒沉积体10被插入到一对轧花辊91、92中,使得构成颗粒沉积体10的组合物通过热融合而成为一体。现描述采用上述颗粒沉积体制造装置的制造颗粒沉积体的装置。首先起动沉积装置1、载体片材提供机构4、保持片材提供机构5、覆盖片材提供机构7、沉积体拉出及传送装置8和轧花装置9,同时颗粒提供机构2的吸气扇也被打开并在通道22中产生气流。然后将作为颗粒21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等从颗粒提供机构2的进粒装置23中引进通道22中。由于上述设计,载体片材41、保持片材和覆盖片材71被顺序传递至转鼓11之上。而且,由空气夹带的颗粒21从保持片材51的提供位置和覆盖片材71的提供位置之间被传送至载体片材41之上。被传递的颗粒沉积于在载体片材41上的保持片材51中,而且通过覆盖片材71的覆盖所沉积的颗粒21被稳定性保持于保持片材51中。经过这种操作可连续制造出其间保持有颗粒21并包括载体片材41、保持片材51和覆盖片材21的带状层状体(颗粒沉积体10)。通过轧花装置9对颗粒沉积体10进行轧花处理并使其成为一体。载体片材41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吸气所致的颗粒传送以及在吸气表面上的颗粒沉积不被中断。从防止颗粒意外通过、使用热熔型粘合剂时的渗出以及降低载体片材强度影响稳定操作所造成的不方便角度考虑,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小,优选为3.0s/(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颗粒沉积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吸气条件下将由空气夹带的颗粒提供至按预定方向运行的连续载体片材上以将所述颗粒沉积于所述载体片材上,从而获得包含所述颗粒和所述载体片材的颗粒沉积体,所述载体片材的透气率为4.0s/(300ml.32pcs)或更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贤治佐藤健一梅木保宏平泽博前田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