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6047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其中,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从本体的上表面贯穿至本体内的多个第一凹孔;第一顶板,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顶柱,第一导电顶柱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凹孔内均设置有第一导电顶柱;导电端子,设置在第一顶板上;以及控制器,设置在本体内,并与导电端子和多个第一导电顶柱均相连接,用于输出与每个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极板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快速检测极板与触片是否良好接触、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
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图1是作为核心净化部件应用于清新机中的极板部件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此种结构的极板部件中,独立的极板1(铝合金材质)的一端卡装在触片3 (不锈钢材质)上,为保证清新机的工作性能,需要求每一个极板I和与其对应的触片3都可靠接触,否则整机性能将降低。但是实际上极板I和触片3有多种未接触的隐患,上支架2和下支架4装配好后,又无法用肉眼对极板和触片的接触情况作检验。极板部件装配在清新机上,运转测试时,程序上也无法显示故障模式,这就使得机器虽然正常运行,但是实际性能却较低。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对极板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极板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从本体的上表面贯穿至本体内的多个第一凹孔,其中,多个第一凹孔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凹孔之间的间距等于极板部件的极板间距;第一顶板,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顶柱,第一导电顶柱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凹孔内均设置有第一导电顶柱,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极板部件的多个极板均与对应的第一导电顶柱抵接;导电端子,设置在第一顶板上,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极板部件的触片与导电端子抵接;以及控制器,设置在本体内,并与导电端子和多个第一导电顶柱均相连接,用于输出与每个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进一步地,本体还具有从本体的上表面贯穿至本体内的多个第二凹孔,其中,第二凹孔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二凹孔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第二凹孔之间的间距等于极板间距,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电顶柱,第二导电顶柱的数量与第二凹孔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二凹孔内均设置有第二导电顶柱,第二导电顶柱具有凸出于第二凹孔的第一位置和收回于第二凹孔的第二位置,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多个极板均与对应的第二导电顶柱抵接,其中,控制器还与多个第二导电顶柱均相连接。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侧板,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与第一顶板配合形成用于承载极板部件的承载槽。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承载轨道,承载轨道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同,其中,多个承载轨道并列等间距设置在的上表面上,每个承载轨道均具有与对应的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相配合的通孔。进一步地,第一导电顶柱和第二导电顶柱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第一导电顶柱和第二导电顶柱均包括:弹簧座;封盖,套设在弹簧座周围,并与弹簧座配合形成空腔;以及压缩弹簧,设置在空腔内。[0011 ]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顶板,设置在第一顶板朝向触片的表面上,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直接设置在第一顶板上,第二导电端子设置在第二顶板,当第一目标尺寸的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第一触片与第一导电端子抵接,当第二目标尺寸的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第二触片与第二导电端子抵接,其中,第一触片为第一目标尺寸的极板部件的触片,第二触片为第二目标尺寸的极板部件的触片。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一指示灯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一指示灯并列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并均与控制器相连接;以及第二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多个第二指示灯并列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并均与控制器相连接,其中,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为不同颜色的指示灯。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蜂鸣器,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并与控制器相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系统,包括:极板部件;以及本技术上述内容所提供的任一种检测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结构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本体,具有从本体的上表面贯穿至本体内的多个第一凹孔,其中,多个第一凹孔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凹孔之间的间距等于极板部件的极板间距;第一顶板,设置在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顶柱,第一导电顶柱的数量与第一凹孔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凹孔内均设置有第一导电顶柱,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极板部件的多个极板均与对应的第一导电顶柱抵接;导电端子,设置在第一顶板上,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的上表面状态下,极板部件的触片与导电端子抵接;以及控制器,设置在本体内,并与导电端子和多个第一导电顶柱均相连接,用于输出与每个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通过上述结构的检测装置,对于某个具体的极板而言,该极板、处于该极板下方的第一导电顶柱、导电端子和触片构成一个回路,如果该极板与触片接触良好的话,该极板所处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如果该极板与触片接触不好的话,该极板所处的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控制器输出的与每个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能够准确反映极板与触片是否可靠接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极板部件进行检测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快速检测极板与触片是否良好接触、提闻生广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极板部件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根据图4的检测装置的仰视图;图6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中第一导电顶柱和第二导电顶柱的示意图;图6b是沿图6a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检测装置中控制器与检测装置中其它器件的连接示意图;以及图8是根据图7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进行具体介绍: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本体10、第一顶板20、导电端子40、导电顶柱60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具体地:本体10具有从本体10的上表面贯穿至本体10内的多个第一凹孔11,其中,多个第一凹孔11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凹孔11之间的间距等于极板部件的极板间距。第一顶板20设置在本体10的上表面上,导电端子40设置在第一顶板20上,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10的上表面状态下,极板部件的触片与导电端子40抵接。第一导电顶柱60的数量为多个,与第一凹孔11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凹孔11内均设置有第一导电顶柱60,其中,当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本体10的上表面状态下,极板部件的多个极板均与对应的第一导电顶柱60抵接,具体地,当极板部件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具有从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贯穿至所述本体(10)内的多个第一凹孔(11),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凹孔(11)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孔(11)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极板部件的极板间距;第一顶板(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顶柱(60),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孔(11)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凹孔(11)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其中,当所述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状态下,所述极板部件的多个极板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抵接;导电端子(40),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20)上,其中,当所述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状态下,所述极板部件的触片与所述导电端子(40)抵接;以及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并与所述导电端子(40)和多个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均相连接,用于输出与每个所述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板部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具有从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贯穿至所述本体(10)内的多个第一凹孔(11),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凹孔(11)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孔(11)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极板部件的极板间距; 第一顶板(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上; 第一导电顶柱(60),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孔(11)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凹孔(11)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其中,当所述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所述本体 (10)的上表面状态下,所述极板部件的多个极板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抵接; 导电端子(40),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20)上,其中,当所述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状态下,所述极板部件的触片与所述导电端子(40)抵接;以及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并与所述导电端子(40)和多个所述第一导电顶柱(60)均相连接,用于输出与每个所述极板所处回路的通断状态相对应的检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0)还具有从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贯穿至所述本体(10)内的多个第二凹孔(12),其中,所述第二凹孔(1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孔(11)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二凹孔(12)等间距并列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孔(12)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极板间距,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第二导电顶柱(90),第二导电顶柱(90)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凹孔(12)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凹孔(12)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电顶柱(90),所述第二导电顶柱(90)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凹孔(12)的第一位置和收回于所述第二凹孔(12)的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极板部件处于安放在所述本体(10)的上表面状态下,多个所述极板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电顶柱(90)抵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顶柱(90)均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侧板(30 ),设置在所述本体(10 )的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一顶板(20 )配合形成用于承载所述极板部件的承载槽。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承载轨道(80),所述承载轨道(80)的数量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冬冬王志文卢加纳黄茂科刘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