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847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9:04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用于加热在它们之间的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环形带,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的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第一辊和第二辊,该第一辊和第二辊沿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方向以这种顺序设置于所述环形带内侧,用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推压所述环形带;保持机构,用于可旋转地保持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运动;推压机构,用于朝着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推压所述保持机构;以及推压部件,用于沿离开所述第二辊的方向推压所述第一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加热在记录介质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
技术介绍
近年来,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定影装置(图像加热装置)已经增加了处理速度,还开始需要处理厚的记录介质片材(卡片材料等)。因此,已经很难使得定影辊(旋转部件)保持稳定在合适水平的温度。因此,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05-316421公开的定影装置实例中,提供有外部加热工具(两个外部加热辊),该外部加热工具布置成与定影辊的周边表面接触,以便加热定影辊。而且,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10-134072公开的定影装置实例中,使用外部加热带。更具体地说,外部加热带通过两个辊构成的辊对来悬挂和保持张紧,并布置成与定影棍接触,以便产生在加热带自身和定影棍之间的接触区域,在该接触区域中,外部加热带能够加热定影辊。因此,使用外部加热带的这种定影装置能够比使用外部加热辊构成的辊对的定影装置更高效地加热定影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10-134072中所述的定影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该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构造和定位成加热在它们之间的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环形带,该环形带构造和定位成在通过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的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外表面;第一辊和第二辊,该第一辊和第二辊沿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方向以这种顺序设置于所述环形带内侧,并构造和定位成将所述环形带推向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构造和定位成可旋转地保持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运动;推压机构,该推压机构构造和定位成将所述保持机构推向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以及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构造和定位成沿离开所述第二辊的方向推压所述第一辊。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典型成像装置的示意剖视图,本专利技术可用于该成像装置中。它示出了这种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它示出了定影装置的总体结构。图3是介绍用于使得外部加热带保持与定影辊接触或者使得外部加热带与定影辊分离(以及保持分离)的机构的视图。图4是外部加热带的外部透视图。图5是介绍用于悬挂外部加热带和保持外部加热带张紧的结构布置的视图。图6是介绍用于使得外部加热带具有预设张紧量的结构布置的视图。图7是用于介绍在保持上游辊位置固定同时允许下游辊改变位置的结构布置和保持下游辊位置固定同时允许上游辊改变位置的结构布置之间的区别的视图。图8是用于介绍操纵外部加热带的机构的视图。图9是用于介绍操纵机构的驱动部分的视图。图10也是用于介绍操纵机构的驱动部分的视图。图11是用于介绍检测外部加热带的侧向运动量的传感器的定位的视图。图12是用于介绍在外部加热带的侧向运动和传感器标记的旋转方向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13是定影装置的控制部分的方框图。图14是外部加热带的操纵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15是用于介绍清洁辊的定位的视图。图16是用于介绍清洁辊的清洁范围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成像装置>参考图1,图1是用于介绍成像装置的结构的视图,成像装置100是串列式和中间转印类型的全色打印机。也就是,它具有中间转印带130以及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成像部分Pa、Pb、Pc和Pd,该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成像部分Pa、Pb、Pc和Pd沿中间转印带130串列地排列。在成像部分Pa中,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3a上,并转印(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0上。在成像部分Pb中,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3b上,并转印(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0上。在成像部分Pc和Pd中,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分别形成于感光鼓3c和3d上,并顺序转印(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0上。在记录介质盒10中的各记录介质片材P —张张地从盒10中取出,并在一对对齐辊12处保持待用,该对对齐辊12将各记录介质片材P以这样的定时传送至二次转印站T2,使得片材P在与中间转印带130上的调色剂图像相同的时间到达。然后,片材P传送通过二次转印站T2。当片材P传送通过二次转印站T2时,在中间转印带130上的、不同颜色的四个调色剂图像转印(二次转印)至片材P上。然后,片材P传送给定影装置9,在该定影装置9中,片材P和在该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受到热和压力。因此,调色剂图像变成定影在片材P上。然后,片材P排出至托盘7中,该托盘7在成像装置100的主组件的外部。在成像装置100处于双面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通过定影装置9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片材P的第一表面上之后,片材P通过挡板16而导入反向通道18中,在该反向通道18中,片材P通过反向辊17而导入双面打印通道19中。然后,片材P再次通过对齐辊12而保持待用。然后,它通过对齐辊12而发送至二次转印站T2,在该二次转印站T2中,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片材P的第二表面上。然后,在片材P的第二表面上的转印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9来定影。然后,已经在其第一和第二表面上都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排出至外部托盘7中。成像部分Pa、Pb、Pc和Pd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尽管它们的显影装置la、lb、Ic和Id在所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方面不同。因此只介绍成像部分Pa,以便不会重复相同的说明。成像部分Pa由感光鼓3a和鼓处理工具(更具体地说,充电辊2a、曝光装置5a、显影装置la、初次转印辊6a和鼓清洁装置4a,它们布置在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附近)组成。感光鼓3a由柱形基体(该柱形基体由铝形成)和形成于该柱形基体的周边表面上的感光层而组成。充电辊2a使得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均匀充电至预设电势水平。曝光装置5a通过用它发射的激光束扫描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而将要形成的图像的静电图像写在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上。显影装置Ia使得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上的静电图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辊6a通过供给有电压而转印(初次转印)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鼓清洁装置4a通过用它的清洁刮刀刮擦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而回收转印残余调色剂,也就是没有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0上的、保留粘附在感光鼓3a的周边表面上的调色齐U。带清洁装置15回收转印残余调色剂,也就是没有在二次转印站T2中转印至记录介质片材P上的、保留粘附在中间转印带130上的调色剂。<定影装置>参考图2,图2是用于介绍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图像加热装置)9的结构的视图,该定影装置9具有一对旋转部件,更具体地说,定影辊101和压辊102。两个辊101和102布置成使得它们相互按压,从而形成夹持部N。承载未定影调色剂K的记录介质片材P将在保持由两个辊101和102夹住的同时在夹持部N处传送,且调色剂K定影(热焊接)至片材P上。定影辊101由金属芯101a、形成于该金属芯IOla的周边表面上的弹性层IOlb以及形成于该弹性层IOlb的周边表面上的离型层IOlc而组成。定影辊101通过驱动机构141而沿由箭头标记A示出的方向以预设的处理速度被旋转驱动,该驱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用于加热在它们之间的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环形带,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的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外表面;第一辊和第二辊,该第一辊和第二辊沿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方向以这种顺序设置于所述环形带内侧,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推压所述环形带;保持机构,用于可旋转地保持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运动;推压机构,用于朝着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推压所述保持机构;以及推压部件,用于沿离开所述第二辊的方向推压所述第一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5 JP 2012-210919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用于加热在它们之间的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 环形带,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而旋转的同时加热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外表面; 第一辊和第二辊,该第一辊和第二辊沿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方向以这种顺序设置于所述环形带内侧,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推压所述环形带; 保持机构,用于可旋转地保持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运动; 推压机构,用于朝着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推压所述保持机构;以及 推压部件,用于沿离开所述第二辊的方向推压所述第一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用于使得所述保持机构在使得所述环形带接触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位置与使得所述环形带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分开的位置之间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驱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可旋转地保持所述第一辊的第一轴承和可旋转地保持所述第二辊的第二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4所 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机构设有孔部分,用于允许所述第一轴承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推压部件包括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能作用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管控部分,用于保持所述螺旋弹簧用于管控螺旋弹簧的膨胀和收缩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