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金属叠层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517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酰亚胺金属叠层板,是在聚酰亚胺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金属层的叠层板,其特征在于:金属层与聚酰亚胺连接的面的锌的附着量小于0.07mg/dm2。(*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广泛用于柔性布线板等的,更详细的,涉及金属层和聚酰亚胺层的密合性优良,可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材料的透光性优良的。可是,用于聚酰亚胺金属叠层板的金属箔,为提高与聚酰亚胺的比尔强度,需进行称为粗化处理及表面处理的镀镍、锌、铬等金属成分的电镀及浸渍处理,再在最外层涂布各种硅烷偶合剂并予干燥。为了得到高的比尔强度,金属箔表面的粗化处理虽是适当的方法,但因产生叫做残留源的金属腐蚀的残留物,易于在布线间产生短路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尝试着将粗化处理减小。然而,粗化处理小的金属箔,即在使用表面粗糙度的指标Ra为小于0.3μm的金属箔时,残留源被改善的比尔强度由于其波动大到从0.1N/m到1N/m的程度,收率显著恶化,实际上是难于制造的。在基本上未进行粗化处理的表面粗糙度低的金属箔中,在聚酰亚胺层和金属层之间被称为投锚效果(锚定效果)的物理的贴紧力不起作用,为提高比尔强度,必须在聚酰亚胺和金属箔的表面处理间产生化学的相互作用。因此,必须使金属箔的表面处理的种类及浓度的组合达到最佳,但至今未见到成功达到最佳的例子。另一方面,在绝缘层中使用了聚酰亚胺系树脂的柔性金属叠层板,由于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坪英二田代雅之森峰宽小林正尚广田幸治児玉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