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伞菇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44073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伞菇栽培方法,步骤包括:母种培养、二级原种的制作、栽培袋培养、出菇室培养、子实体生长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适合工业化栽培、质优且产量高的黄伞菇栽培品种,加上特有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使使黄伞菇的培育周期缩短1个月,生物转化率达到80%以上,产量提高近50%,经济效益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黄伞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具有明显的进步,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步骤包括:母种培养、二级原种的制作、栽培袋培养、出菇室培养、子实体生长管理。本专利技术选择适合工业化栽培、质优且产量高的黄伞菇栽培品种,加上特有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使使黄伞菇的培育周期缩短1个月,生物转化率达到80%以上,产量提高近50%,经济效益显著。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黄伞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具有明显的进步,经济效益显著。【专利说明】一种黄伞薛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黄伞又名柳蘑、黄蘑,多脂鳞伞。黄伞菇盖滑嫩爽口,可与牛肝菌相媲美;菌柄清脆、幼嫩、美味,是一种风味独特、别具一格的珍菇。其子实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尤其是子实体表面的一层粘液,经生化分析证明是一种核酸,有益人体精力、脑力的恢复,因此是一种"可荤可素,药膳同功"的珍品O黄伞菇营养价值高,其养殖技术在国内并不发达。经专利技术人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2172169A,一种黄伞人工栽培方法,文中公开了主辅料配方、消毒、接种、培养、出菇、采收等过程的工艺参数,较详细完整的介绍了黄伞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值得国内养殖企业借鉴。专利技术人针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性培育,发现不同的黄伞品种对培育方法的适应性有所不同,而且总体来说,该专利的黄伞人工栽培方法,生产周期较长,且产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黄伞燕栽培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母种培养——阔叶树枝浸出液100ml,葡萄粉20g,琼脂20g,蛋白胨3_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Ig装入试管,并`进行灭菌、冷却、接种,放入24-25°C的恒温箱内培养,约一周后菌丝发满; 二级原种的制作——用谷粒做培养基,先浸泡8-12小时,然后蒸煮20分钟,添加量占比为5%的木屑和麸皮,以及少量石膏和石灰,装瓶灭菌、接种,放入24-25°C恒温箱培养发菌,20-25天后菌丝发满; 栽培袋培养——:阔叶树木削49%,玉米芯28%,麸皮15%,玉米粉5%,豆粉1%,石膏1%,石灰1%,将上述配料混合拌匀,加水至含水率达到65%左右,装入高压丙烯袋中,灭菌、冷却、接种,并放入24-25°C恒温室培养,大约30天左右菌丝发满全袋,再继续培养10天促使菌丝生理成熟; 出菇室培养——将装有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室,打开菌袋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进行催蕾;出菇室温度保持11_18°C,昼夜温差刺激6°C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光照度500-700勒克斯,9_10天后菇蕾形成; 子实体生长管理一随着子实体的长大,适当加大空气相对湿度至90-95%,通风量和通风次数也适当加大,当黄伞子实体长到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开始散射孢子时,及时采收;休息10天后进行二茬管理,采收二茬菇。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培育的黄伞菇采用大兴安岭高寒山区野生黄伞菇经过分离、驯化、栽培,从中选育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品种。本专利技术选择适合工业化栽培、质优且产量高的黄伞菇栽培品种,加上特有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使使黄伞菇的培育周期缩短I个月,生物转化率达到80%以上,产量提高近50%,经济效益显著。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黄伞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具有明显的进步,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栽培对象采用大兴安岭高寒山区野生黄伞菇经过分离、驯化、栽培,从中选育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品种,进行栽培。 本专利技术黄伞菇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母种培养——阔叶树枝浸出液100ml,葡萄粉20g,琼脂20g,蛋白胨3_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Ig装入试管,并进行灭菌、冷却、接种,放入24-25°C的恒温箱内培养,约一周后菌丝发满; 二级原种的制作——用谷粒做培养基,先浸泡8-12小时,然后蒸煮20分钟,添加量占比为5%的木屑和麸皮,以及少量石膏和石灰,装瓶灭菌、接种,放入24-25°C恒温箱培养发菌,20-25天后菌丝发满; 栽培袋培养——:阔叶树木削49%,玉米芯28%,麸皮15%,玉米粉5%,豆粉1%,石膏1%,石灰1%,将上述配料混合拌匀,加水至含水率达到65%左右,装入高压丙烯袋中,灭菌、冷却、接种,并放入24-25°C恒温室培养,大约30天左右菌丝发满全袋,再继续培养10天促使菌丝生理成熟; 出菇室培养——将装有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室,打开菌袋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进行催蕾;出菇室温度保持11_18°C,昼夜温差刺激6°C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光照度500-700勒克斯,9-10天后菇蕾形成; 子实体生长管理一随着子实体的长大,适当加大空气相对湿度至90-95%,通风量和通风次数也适当加大,当黄伞子实体长到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开始散射孢子时,及时采收;休息10天后进行二茬管理,采收二茬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母种培养——阔叶树枝浸出液100ml,葡萄粉20g,琼脂20g,蛋白胨3_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Ig装入试管,并进行灭菌、冷却、接种,放入24-25°C的恒温箱内培养,约一周后菌丝发满; 二级原种的制作——用谷粒做培养基,先浸泡8-12小时,然后蒸煮20分钟,添加量占比为5%的木屑和麸皮,以及少量石膏和石灰,装瓶灭菌、接种,放入24-25°C恒温箱培养发菌,20-25天后菌丝发满; 栽培袋培养——:阔叶树木削49%,玉米芯28%,麸皮15%,玉米粉5%,豆粉1%,石膏1%,石灰1%,将上述配料混合拌匀,加水至含水率达到65%左右,装入高压丙烯袋中,灭菌、冷却、接种,并放入24-25°C恒温室培养,大约30天左右菌丝发满全袋,再继续培养10天促使菌丝生理成熟; 出菇室培养——将装有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室,打开菌袋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进行催蕾;出菇室温度保持11_18°C,昼夜温差刺激6°C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光照度500-700勒克斯,9-10天后菇蕾形成; 子实体生长管理一随着子实体的长大,适当加大空气相对湿度至90-95%,通风量和通风次数也适当加大,当黄伞子实体长到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开始散射孢子时,及时采收;休息10天后进行二茬管理,采收二茬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伞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培育的黄伞菇采用大兴安岭高寒山区野生黄伞菇经 过分离、驯化、栽培,从中选育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品种。【文档编号】A01G1/04GK103688745SQ201310630995【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专利技术者】刘德志, 金钟洙 申请人:兴化市板桥食用菌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伞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母种培养——阔叶树枝浸出液100ml,葡萄粉20g,琼脂20g,蛋白胨3‑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装入试管,并进行灭菌、冷却、接种,放入24‑25℃的恒温箱内培养,约一周后菌丝发满;二级原种的制作——用谷粒做培养基,先浸泡8‑12小时,然后蒸煮20分钟,添加量占比为5%的木屑和麸皮,以及少量石膏和石灰,装瓶灭菌、接种,放入24‑25℃恒温箱培养发菌,20‑25天后菌丝发满;栽培袋培养——:阔叶树木削49%,玉米芯28%,麸皮15%,玉米粉5%,豆粉1%,石膏1%,石灰1%,将上述配料混合拌匀,加水至含水率达到65%左右,装入高压丙烯袋中,灭菌、冷却、接种,并放入24‑25℃恒温室培养,大约30天左右菌丝发满全袋,再继续培养10天促使菌丝生理成熟;出菇室培养——将装有生理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室,打开菌袋进行搔菌处理,然后进行催蕾;出菇室温度保持11‑18℃,昼夜温差刺激6℃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光照度500‑700勒克斯,9‑10天后菇蕾形成;子实体生长管理——随着子实体的长大,适当加大空气相对湿度至90‑95%,通风量和通风次数也适当加大,当黄伞子实体长到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开始散射孢子时,及时采收;休息10天后进行二茬管理,采收二茬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志金钟洙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板桥食用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