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3916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36
一种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图案化遮光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二触控感测单元。图案化遮光层具有阵列排列的多个透光孔。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交错排列。图案化遮光层、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位于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图案化遮光层设置于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之间,以使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电性独立。此外,包括上述触控遮光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亦被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图案化遮光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二触控感测单元。图案化遮光层具有阵列排列的多个透光孔。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交错排列。图案化遮光层、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位于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图案化遮光层设置于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之间,以使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电性独立。此外,包括上述触控遮光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亦被提出。【专利说明】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基板及光电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具有操作界面人性化的优点,因此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中,特别是行动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然而,在公知技术中,由外挂式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贴合所形成的触控显示装置,其厚度较厚,而使得行动电子装置不易轻薄化。因此,将触控面板整合在显示面板中而形成的整合式触控显示装置亦被提出。由结构上来区分,整合式触控显示装置可分为显示面板内(in cell)架构与显示面板上(on cell)架构。以显示面板上(on cell)架构而言,是将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单元先制作于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内表面上,然后再将彩色滤光基板翻面,而于彩色滤光基板的外表面上形成与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交错的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然而,彩色滤光基板在翻面的过程中易于刮伤或破片,而导致显示面板上(on cell)架构的触控显示装置良率不高。以显示面板内(in cell)架构而言,其先在彩色滤光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黑矩阵、再于黑矩阵上以多道光罩形成第一触控感测单元、绝缘层、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然而,此做法所需的光罩数量多,而导致显示面板内(in cell)架构的触控显示装置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其良率高且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遮光基板,包括第一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图案化遮光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二触控感测单元。图案化遮光层具有阵列排列的多个透光孔。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交错排列。图案化遮光层、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位于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图案化遮光层设置于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之间,以使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电性独立。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遮光基板、相对于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配置于触控遮光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以及多个像素电极。像素电极阵列排列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显示介质与第二基板之间。图案化遮光层的透光孔分别暴露像素电极且遮蔽相邻二个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触控感测单元包括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图案以及串接第一触控感测图案的多个第一桥接线。每一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为第二触控感测图案。图案化遮光层位于第一桥接线与第二触控感测图案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案化遮光层完全地覆盖每一第二触控感测单元。详言之,第二触控感测单元包括交错成网状的多条第二网线,而这些第二网线围出多个第二网目。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实体,即多条第二网线,可被图案化遮光层完全地覆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触控感测图案以及每一第二触控感测图案皆呈网状。每一第一触控感测图案具有多个第一网目。每一第二触控感测图案具有多个第二网目。第一网目以及第二网目分别与图案化遮光层的部份透光孔实质上对齐。每一第一网目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与其对齐的一个透光孔的面积。每一第二网目的面积大于或等于与其对齐的一个透光孔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触控感测图案与第二触控感测图案属于同一膜层,而第一桥接线属于另一膜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桥接线位于图案化遮光层与第一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案化遮光层还具有暴露第一桥接线的多个接触孔。第一触控感测图案填入接触孔而与第一桥接线电性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触控感测图案以及第一触控感测图案位于图案化遮光层与第一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图案化遮光层还具有暴露第一触控感测图案的多个接触孔,第一桥接线填入接触孔而与第一触控感测图案电性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遮光基板或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图案。图案化遮光层配置于彩色滤光图案与第一基板之间。图案化遮光层的透光孔分别暴露彩色滤光图案。图案化遮光层完全地遮蔽每一彩色滤光图案的边缘。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中,图案化遮光层位于多条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多条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之间,以使多条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多条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电性独立。换言之,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利用原本用以避免混色或漏光现象的图案化遮光层做为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之间的绝缘层。因此,相较于先前技术的显示面板内(in cell)架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可省去绝缘层的制作,而具有低成本的优势。相较于先前技术的显示面板上(on cell)架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中,由于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皆制作于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因此,触控遮光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无需将第一基板翻面以进行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的制作,进而具有高良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至图1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D的剖线A-A’绘示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1D的剖线B-B’绘示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A至图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的剖线C-C’绘示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图的剖线D-D’绘示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0、1000’:触控显示装置 100、100’:触控遮光基板 110:第一基板 120、120’:第一桥接线 120A:桥接线组 130:图案化遮光层 130a:接触孔 132:第一绝缘遮光线 134:第二绝缘遮光线 136:透光孔 142、142’:第一触控感测图案 142a:第一网目 144、144’:第二触控感测图案 144a:第二网目 144b:第二网线 200:第二基板· 300:显示介质 400:像素电极 A-A’、B-B’、C-C’、D-D’:剖线 1:交界 K:区域 OC:平坦层 PS:间隙物 R、G、B:彩色滤光图案 Rx:第二触控感测单元 Tx:第一触控感测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图1A至图1D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遮光基板的制造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A,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板110。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遮光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图案化遮光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具有阵列排列的多个透光孔;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以及多个第二触控感测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与该些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交错排列,其中该图案化遮光层、该些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以及该些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同一侧,而该图案化遮光层设置于该些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该些第二触控感测单元之间,以使该些第一触控感测单元与该些第二触控感测单元电性独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杰郭启亮郭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