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3820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在收容背光源的下框架中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收容、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时,也能防止背光源亮度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向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照射照明光的背光源、和收容该背光源的下框架,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具有:导光板、配置在导光板背面的反射构件、和从导光板侧部向导光板照射照明光的发光二极管,在下框架中,为了收容并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而形成向背面侧突出的凹部,反射构件的端部的一部分在该凹部的形成空间内朝向发光二极管突出,以至少保持反射构件的上述突出的区域的方式在反射构件与下框架之间配置有保持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在收容背光源的下框架中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收容、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时,也能防止背光源亮度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向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照射照明光的背光源、和收容该背光源的下框架,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具有:导光板、配置在导光板背面的反射构件、和从导光板侧部向导光板照射照明光的发光二极管,在下框架中,为了收容并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而形成向背面侧突出的凹部,反射构件的端部的一部分在该凹部的形成空间内朝向发光二极管突出,以至少保持反射构件的上述突出的区域的方式在反射构件与下框架之间配置有保持构件。【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在收容背光源的下框架中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收容、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手机、数码相机、移动信息终端及医疗用设备等多种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这些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向液晶显示面板照射照明光的背光源。作为背光源的一般构造,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那样,采用如下构造: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具有导光板和反射片,在导光板的侧部配置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另一方面,在医疗用等采用大型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所示,采用在背光源的侧部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7的发光二极管基板6的结构。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I,其收容在上框架4中,且隔着缓冲垫2通过模制件3而固定;和背光源,其收容在下框架5内,向液晶显示面板I的背面照射照明光,且由以下部件构成:导光板9、用于使被导光板9导光的光均匀地照射液晶显不面板I的由扩散片和棱镜片构成的光学构件10、反射构件8、和从导光板9的侧部向导光板9照射照明光的发光二极管7,发光二极管7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基板6上,且收容、配置在下框架5的向背面侧突出的凹部12内。在图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发光二极管7射出的光从导光板9的侧面入射,扩散至整个导光板9。然后,欲从导光板9的背面向导光板9外部射出的光被反射构件8反射而返回导光板9的内部,从导光板9的表面射出的光通过由扩散片和棱镜片构成的光学构件10而被调整为均匀地照射整个液晶显示面板I。设有用于收容、配置发光二极管基板6的凹部12的下框架5通常由铝等轻金属或树脂形成。为了在下框架5中形成凹部12,通过基于机械进行的弯曲加工等形成图1所示那样的-字型的凹部12。由于该加工的能力存在极限,所以凸部的宽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大小。而且,为了使从发光二极管7射出的光无损失地传播、反射,需要与发光二极管7尽可能接近地配置导光板9及反射构件8。为此,与发光二极管7接近的导光板9及反射构件8的一部分在凹部12所形成的空间内朝向发光二极管7突出。其结果是,反射构件8的向凹部12所形成的空间突出的部分由于自重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经过朝向凹部12的下方弯曲,在反射构件8和导光板9之间产生间隙。若在反射构件8和导光板9之间产生间隙,则如图1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从发光二极管7射出且朝向导光板9的下方照射的光的一部分不会被反射构件8向上方反射,而是扩散到外部。其结果是,来自发光二极管7的出射光的利用率减少,背光源的亮度整体或局部地降低。另外,对于这样的反射构件8和导光板9之间的间隙的产生,也通过由在下框架5中形成凹部12时施加的应力所导致的变形、时间经过导致的下框架5的翘曲而产生。另外,作为将发光二极管7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时的其他问题点,发光二极管7的发热也成为问题。即,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通常为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剩余的能量大部分转换成热而发热。由于该发热而引起发光二极管和周边设备的特性劣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98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消除上述问题,即使在收容背光源的下框架中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收容、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背光源的亮度降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在将发光二极管用作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发热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以下这样的技术特征。(I) —种液晶显不装置,具有:液晶显不面板、向上述液晶显不面板的背面照射照明光的背光源、以及收容上述背光源的下框架,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具有:导光板、配置在上述导光板的背面的反射构件、以及从上述导光板的侧部向上述导光板照射照明光的发光二极管,在上述下框架中,为了收容并配置已安装有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而形成向背面侧突出的凹部,上述反射构件的端部的一部分在上述凹部所形成的空间内朝向上述发光二极管突出,以至少保持上述反射构件的上述突出的区域的方式在上述反射构件与上述下框架之间配置有保持构件。(2)在上述(I)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保持构件或上述下框架的至少一方由铝板形成。(3)在上述(I)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反射构件和上述保持构件为大致相同的形状。(4)在上述(I)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基板通过导热性的粘接剂而配置固定于上述凹部。(5)在上述(I)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保持构件比上述反射构件更朝向上述发光二极管突出的部分的长度为0.5_以内。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在收容背光源的下框架中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收容、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的情况下,由于反射构件的端部的一部分在该凹部所形成的空间内朝向发光二极管突出,以至少保持反射构件的上述突出的区域的方式在该反射构件与该下框架之间配置有保持构件,所以,能够抑制反射构件弯曲。由此,能够防止发生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被扩散而不向液晶显示面板反射、背光源的亮度降低的不良情况。另外,由于该保持构件或该下框架的至少一方由铝板形成、或者发光二极管基板通过导热性的粘接剂而配置固定于该凹部,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将发光二极管用作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发热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的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液晶显示面板2缓冲垫3模具4上框架5下框架6发光二极管基板7发光二极管8反射构件9导光板10光学构件11保持构件12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优选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图。但是,在图3中,省略了液晶显示面板等的图示。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1、向液晶显示面板I的背面照射照明光的背光源、和收容该背光源的下框架5,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具有:导光板9、配置在导光板9的背面的反射构件8、和从导光板9的侧部向导光板9照射照明光的发光二极管7,在下框架5中,为了收容并配置已安装有发光二极管7的发光二极管基板6,而形成有向背面侧突出的凹部12,反射构件8的端部的一部分在凹部12所形成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照射照明光的背光源、以及收容所述背光源的下框架,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具有:导光板、配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背面的反射构件、以及从所述导光板的侧部向所述导光板照射照明光的发光二极管,在所述下框架中,为了收容并配置已安装有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而形成向背面侧突出的凹部,所述反射构件的端部的一部分在所述凹部所形成的空间内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突出,以至少保持所述反射构件的所述突出的区域的方式在所述反射构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配置有保持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三郎手塚晶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