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965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框体与第一基板。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立的入光面与出光面。背光模块毗邻显示面板且具有导光板,导光板面对入光面。框体具有背板与定位板,背光模块位于背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背板抵持背光模块异于入光面的一面上,定位板由背板凸伸并抵持于背光模块的周边。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立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表面毗邻入光面的外缘区域,下表面抵持导光板的外缘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加轻薄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框体与第一基板。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立的入光面与出光面。背光模块毗邻显示面板且具有导光板,导光板面对入光面。框体具有背板与定位板,背光模块位于背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背板抵持背光模块异于入光面的一面上,定位板由背板凸伸并抵持于背光模块的周边。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立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表面毗邻入光面的外缘区域,下表面抵持导光板的外缘区域。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更加轻薄化的优点。【专利说明】薄型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薄型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子产品的主流趋势朝向轻薄短小发展,特别是移动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等。以笔记型计算机来说,其下盖的部分为键盘和主机,上盖的部分为显示装置,而为了追求更加的轻薄,则笔记型计算机的上盖经常会采用一种薄型显示装置。请参照图1,图1所绘示为现有的薄型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薄型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背光模块120、框体130、驱动电路总成140、前盖150与夹持装置160。显示面板110包括有互相叠合的上基板111与下基板112,上基板111的外侧具有出光面115,下基板112的外侧具有入光面116,出光面115上贴合有上偏光片113,入光面116上贴合有下偏光片114。驱动电路总成140包括有第一基板141,第一基板141上布设有驱动电路144,驱动电路144藉由挠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 145电性连接至下基板112的外缘区域上的电路(图中未绘示)。背光模块120包括有导光板121、反射片122、发光单元123、第二基板124与多数光学膜片125,其中,光学膜片125接合于下偏光片114之下,导光板121接合于光学膜片125之下,反射片122接合于导光板121之下,发光单元123毗邻导光板121的周边并电性连接第二基板124,第二基板124与反射片1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框体130与前盖150互相卡合而形成容置空间101,用以容置显示面板110、背光模块120与驱动电路总成140。然而,为了固定背光模块120及其导光板121于容置空间101中的位置,还需配置有夹持装置160。夹持装置160包括夹持件161、162,夹持件161、162配置于背光模块120周边,以固定背光模块120及其导光板121。夹持件161为C字型结构,其包括上夹持板163与下夹持板164。上夹持板163的一侧透过连接层146连接下基板112的外缘区域,另一侧压接于导光板121的外缘区域,下夹持板164抵接于反射片122的外缘区域与第二基板124。夹持件161还朝远离背光模块120的方向延伸有承载板165,承载板165上承载有第一基板141。夹持件162为反L字型,其侧边抵接于背光模块120的周 边,其底边抵接于反射片122的外缘区域。框体130的背板131上凸伸有多数支撑件132,支撑件132支撑于反射片122未接触背板131而悬空的部分,以免导光板121或反射片122因重量下压而导致悬空的部分变形。然而,因为夹持件161的下夹持板164、夹持件162的底边与支撑件132所造成的厚度,使得薄型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厚度无法再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出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其藉由驱动电路总成的第一基板配合框体的背板,来夹持固定背光模块与导光板,以期使在薄型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上,还能再进一步缩减,以达到更加轻薄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框体与第一基板。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立的入光面与出光面。背光模块毗邻显示面板且具有导光板,导光板面对入光面。框体具有背板与定位板,背光模块位于背板与显不面板之间,背板抵持背光模块异于入光面的一面上,定位板由背板凸伸并抵持于背光模块的周边。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立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表面Btt邻入光面的外缘区域,下表面抵持导光板的外缘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显示面板。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薄型显示装置更包括连接层,连接层夹于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外缘区域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朝远离背光模块的方向延伸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上表面与导光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基板的下表面同时抵持于承载板与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发光单兀,发光单兀位于导光板的周边且位于第一基板与背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具有第二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外缘区域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其藉由第一基板与框体的互相配合,达到固持背光模块与其导光板的目的,取代了现有的夹持装置,不但可使整体重量变轻,还使显示装置能更加薄型化。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绘示为现有的薄型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薄型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200:薄型显示装置101、201:容置空间110、210:显示面板111,211:上基板112、212:下基板113、213:上偏光片114、214:下偏光片115、215:出光面116、216:入光面120、220:背光模块121、221:导光板122,222:反射片123,223:发光单元124、224:第二基板125,225:光学膜片130、230:框体131、231:背板132:支撑件140、240:驱动电路总成141,241:第一基板144、244:驱动电路145、245:挠性印刷电路板146,246:连接层150、250:前盖160:夹持装置161、162:夹持件163:上夹持板164:下夹持板165、234:承载板232、233:定位板242:上表面243:下表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2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薄型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薄型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10、背光模块220、框体230、驱动电路总成240与前盖250。显示面板210包括有互相叠合的上基板211与下基板212,在本实施例中,上基板211与下基板212之间夹有液晶层(图中未绘示),换言之,显示面板210采用液晶显示技术,并且上基板211具有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CF),下基板212具有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 TFT),但不限于此。上基板211的外侧(即朝向薄型显示装置200的外部)具有出光面215,下基板212的外侧(即朝向薄型显示装置200的内部)具有入光面216。入光面216用以接收背光模块220所射出的光线,所述光线经过显示面板210处理后由出光面215射出。另外,出光面215上贴合有上偏光片213,入光面216上贴合有下偏光片 214。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立的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一背光模块,毗邻该显示面板且具有一导光板,该导光板面对该入光面;一框体,具有一背板与一定位板,该背光模块位于该背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该背板抵持该背光模块异于该入光面的一面上,该定位板由该背板凸伸并抵持于该背光模块的周边;以及一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立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该上表面毗邻该入光面的外缘区域,该下表面抵持该导光板的外缘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瑞鸿林诗尧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