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燃烧器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674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煤粉燃烧器喷头,包括支撑管,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燃烧罩,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室,在混合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上进风管和下进风管,混合室的末端连接有喷煤管,所述支撑管内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支撑管间隙配合,所述分流板上开有多个扇形小孔,所述上进风管、下进风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上焊接有多个旋流板,旋流板的旋流角为30°,使得空气在旋流板上取得较好的旋转效果,产生一定的动量,利于在混合室内空气与煤粉的快速地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煤粉燃烧器喷头,包括支撑管,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燃烧罩,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室,在混合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上进风管和下进风管,混合室的末端连接有喷煤管,所述支撑管内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支撑管间隙配合,所述分流板上开有多个扇形小孔,所述上进风管、下进风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上焊接有多个旋流板,旋流板的旋流角为30°,使得空气在旋流板上取得较好的旋转效果,产生一定的动量,利于在混合室内空气与煤粉的快速地混合。【专利说明】煤粉燃烧器喷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是指煤粉燃烧器喷头。
技术介绍
煤粉燃烧器能在短时间内使煤粉产生高温涡流,具有燃烧完全,热利用率高,消烟除尘、高效节能,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降低NOx生成与排放根本在于控制燃烧区域的温度不能太高,但低温燃烧又影响煤粉的燃烧率,协调好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使之达到综合最佳效果是目的,实际上就要求对煤粉烧的全过程加以控制;既能够保证煤粉着火的稳定性,又有较低的燃烧温度,同时有足够长的并在一定温度下的燃烧时间保证燃烬。传统的煤粉燃烧器的喷煤管,其结构简单,且通常只采用一个风煤通道,在空气与煤粉混合时由于通风量较大,使得煤粉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不稳定,进而导致在燃烧器的喷头处火焰的长度不稳定;并且在通煤粉时,燃气与空气混合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煤粉燃烧器喷头,方便在燃烧时煤粉与空气混合均匀,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专利技术煤粉燃烧器喷头,包括支撑管,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燃烧罩,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室,在混合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上进风管和下进风管,混合室的末端连接有喷煤管,所述支撑管内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支撑管间隙配合,所述分流板上开有多个扇形小孔,所述上进风管、下进风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上焊接有多个旋流板,旋流板的旋流角为30°。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煤粉由喷煤管进入到混合室中,混合室上下两端的上进风管与下进风管中喷入空气,上、下进风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安装的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旋流板且旋流板的旋流角为30°,射入的空气一部分通过连接管以直流方式进入到混合室中,剩余部分通过旋流板以旋流的方式进入混合室内,混合室内旋流与直流的空气会产生较强的湍流强度,使得煤粉与空气充分地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通过分流板上的扇形小孔快速传递到燃烧罩中,方便点火燃烧,大大提高了煤粉的燃烧效率;旋流板的旋流角设置为30°,使得空气在旋流板上取得较好的旋转效果,产生一定的动量,利于在混合室内空气与煤粉的快速地混合。所述上进风管与下进风管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消音机构。在上、下进风管中,直流与旋流的空气喷射入混合室中,使得混合室中气体的湍流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会产生较大分贝的噪音,在上进风管与下进风管的内表面上安装的消音机构可将大部分的噪音吸收,减少煤粉燃烧的噪音,使得燃烧罩内火焰安静地燃烧。在所述上进风管和下进风管上均设置有风阀。设置的风阀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快速调节进风量,以控制燃烧罩内火焰大小。所述消音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消音腔体,消音腔体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为自粘防火减震消音棉。传统的隔音棉(海棉)是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海绵碳化,致使消音效果消失,自粘防火减震消音棉内部充满细小空隙,多孔结构能吸入大量声波,对噪音进行衰减,使之达到减弱噪音的目的。所述上进风管中的旋流板旋向为左旋,所述下进风管中的旋流板旋向为右旋。从上、下进风管喷射入的旋流在旋流板的作用下,旋转方向相反,在混合室能进一步充分地与喷煤管中的煤粉混合,在提供充足的助燃气的同时,增强了煤粉的燃烧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煤粉燃烧器喷头,包括支撑管,在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燃烧罩,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室,在混合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上进风管和下进风管,混合室的末端连接有喷煤管,所述支撑管内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支撑管间隙配合,所述分流板上开有多个扇形小孔,所述上进风管、下进风管与混合室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上焊接有多个旋流板,旋流板的旋流角为30°,使得空气在旋流板上取得较好的旋转效果,产生一定的动量,利于在混合室内空气与煤粉的快速地混合。2、本专利技术煤粉燃烧器喷头,在上、下进风管中,直流与旋流的空气喷射入混合室中,使得混合室中气体的湍流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会产生较大分贝的噪音,在上进风管与下进风管的内表面上安装的消音机构可将大部分的噪音吸收,减少煤粉燃烧的噪音,使得燃烧罩内火焰安静地燃烧; 3、本专利技术煤粉燃烧器喷头,从上、下进风管喷射入的旋流在旋流板的作用下,旋转方向相反,在混合室能进一步充分地与喷煤管中的煤粉混合,在提供充足的助燃气的同时,增强了煤粉的燃烧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流板的正视图; 图3为消首机构的不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管、2-燃烧罩、3-混合室、4-上进风管、5-下进风管、6-喷煤管、7-分流板、8-连接管、9_旋流板、10-消首机构、11-风阀、12-扇形小孔、13-管体、14-消首腔体、15-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煤粉燃烧器喷头,包括支撑管1,在所述支撑管I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燃烧罩2,支撑管I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室3,在混合室3的上下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上进风管4和下进风管5,混合室3的末端连接有喷煤管6,所述支撑管I内安装有分流板7,所述分流板7与支撑管I间隙配合,所述分流板7上开有多个扇形小孔12,所述上进风管4、下进风管5与混合室3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管8,在连接管8上焊接有多个旋流板9,旋流板9的旋流角为30° ;所述上进风管4与下进风管5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消音机构10,所述消音机构10包括管体13,所述管体13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消音腔体14,消音腔体14内设置有填料15,所述填料15为自粘防火减震消音棉;在上、下进风管4、5中,直流与旋流的空气喷射入混合室3中,使得混合室3中气体的湍流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也会产生较大分贝的噪音,在上进风管4与下进风管5的内表面上安装的消音机构10可将大部分的噪音吸收,减少煤粉燃烧的噪音,使得燃烧罩2内火焰安静地燃烧。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煤粉由喷煤管6进入到混合室3中,混合室3上下两端的上进风管4与下进风管5中喷入空气,上、下进风管4、5与混合室3的连接处安装的连接管8,连接管8上设置有旋流板9且旋流板9的旋流角为30°,设置的风阀11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快速调节进风量,以控制燃烧罩2内火焰大小,射入的空气一部分通过连接管8以直流方式进入到混合室3中,剩余部分通过旋流板9以旋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煤粉燃烧器喷头,包括支撑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管(1)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燃烧罩(2),支撑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混合室(3),在混合室(3)的上下两端分别倾斜设置有上进风管(4)和下进风管(5),混合室(3)的末端连接有喷煤管(6),所述支撑管(1)内安装有分流板(7),所述分流板(7)与支撑管(1)间隙配合,所述分流板(7)上开有多个扇形小孔(12),所述上进风管(4)、下进风管(5)与混合室(3)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管(8),在连接管(8)上焊接有多个旋流板(9),旋流板(9)的旋流角为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昶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