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星上电缆电磁屏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2977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卫星星上电缆电磁屏蔽方法,首先,对电磁波屏蔽织物、粘接材料进行检验;将需要屏蔽处理的电缆编号、电连接器编号记录下来;依据不同的电缆裁剪电磁波屏蔽织物,并在其边缘粘贴粘接材料;将电磁波屏蔽织物粘贴在电缆束上,形成电缆线段屏蔽层;依据电连接器尺寸将电磁波屏蔽织物和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电连接器模板;将电连接器模板缠绕在电连接器外,形成电连接器屏蔽外层;将电连接器包覆的电磁波屏蔽织物搭在电缆束外层;在包覆电磁波屏蔽织物的电连接器和电缆束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并对包覆完成的电缆组件进行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有效降低星载电缆重量,提高星上电缆EMI性能和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首先,对电磁波屏蔽织物、粘接材料进行检验;将需要屏蔽处理的电缆编号、电连接器编号记录下来;依据不同的电缆裁剪电磁波屏蔽织物,并在其边缘粘贴粘接材料;将电磁波屏蔽织物粘贴在电缆束上,形成电缆线段屏蔽层;依据电连接器尺寸将电磁波屏蔽织物和聚四氟乙烯薄膜制成电连接器模板;将电连接器模板缠绕在电连接器外,形成电连接器屏蔽外层;将电连接器包覆的电磁波屏蔽织物搭在电缆束外层;在包覆电磁波屏蔽织物的电连接器和电缆束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并对包覆完成的电缆组件进行检验。本专利技术具有有效降低星载电缆重量,提高星上电缆EMI性能和可靠性的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星上组件二次电磁屏蔽
,具体地,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卫星星内电磁环境复杂,星载电缆数量多、接口多样,导致卫星地面试验以及在轨工作期间电磁屏蔽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整星电磁兼容指标,成为整星电磁兼容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电缆二次电磁屏蔽是一种利用材料的屏蔽特性,在成型的星载电缆外构建屏蔽机构的一种方法。由于星上空间紧凑、星上产品质量控制严格、单机数量多等特点,所以针对星载电缆的二次屏蔽技术成为许多卫星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风云二号卫星、风云三号卫星等多型号卫星都采用这种技术对星载电缆进行二次屏蔽。其中二次屏蔽材料的选取、屏蔽模型的建立都直接影响二次屏蔽后卫星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性能与寿命。因此,选取适当材料建立恰当的二次屏蔽模型对星载电缆进行二次屏蔽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电缆的二次屏蔽方法多样,但将星载电缆的电连接器连同电缆一同屏蔽的方法应用较少,美国的部分航天器会在电缆外面用芳纶编制套管作为二次屏蔽材料,国内的许多单位在进行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试验时会将镀银铜丝套管作为地面电缆的二次屏蔽的措施。然而,该些方法均为为采用传统抗静电套管实现二次屏蔽,存在增加星载电缆重量,可靠性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电磁波屏蔽织物对电缆组件中电连接器、电缆导线、接地部分构建二次屏蔽机构,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电磁波屏蔽织物、粘接材料进行检验,检查电磁波屏蔽织物和粘接材料外观是否有脱丝、夹测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第二步,将需要屏蔽处理的电缆编号以及电连接器编号记录下来,并制作标签纸备用;第三步,依据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电缆用热切刀裁剪电磁波屏蔽织物,避免电磁波屏蔽织物边缘脱丝,并在其边缘粘贴粘接材料;第四步,将电缆束平直放置在操作台上,将电磁波屏蔽织物一侧的聚酰亚胺双面压敏胶保护纸拆去,粘贴在电缆束上,避免沿电缆旋转缠绕,保证电磁波屏蔽织物与电缆束贴合,无大的窜动,形成电缆线段屏蔽层;第五步,依据不同型号的电连接器尺寸将电磁波屏蔽织物和聚四氟乙烯薄膜画线,裁剪;第六步,在裁剪好的电磁波屏蔽织物边缘粘贴粘接材料,制成电连接器模板,并用胶带将电连接器尾罩缝隙裸露屏蔽层部分进行绝缘处理;第七步,将步骤六处理好的电连接器模板缠绕在电连接器外,可靠粘接,形成电连接器屏蔽外层;第八步,将电连接器所包覆的电磁波屏蔽织物搭在电缆束外层,保证搭接长度;第九步,在包覆电磁波屏蔽织物的电连接器和电缆束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第十步,用目视法、表面电导通法等对包覆完成的电缆组件进行检验,完成包覆。优选地,电磁波屏蔽织物为电磁波屏蔽织物。优选地,粘接材料为双面胶。优选地,第六步中胶带为蓝胶带。优选地,第八步中搭接长度≥5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卫星星上电缆电磁屏蔽的方法是在地面电缆EMC试验时使用的方法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而来,目前没有发现同本专利技术类似技术的说明和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本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包覆法,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材料解决星载电缆重量的问题,提高星载电缆的EMI指标,满足于卫星EMI性能与寿命的要求,取得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波屏蔽织物的新型屏蔽材料结合粘接材料代替传统抗静电套管,通过对星载不同规格电连接器、电缆等组件外构建二次屏蔽机构,提升星载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增强星内低频信号的稳定性,减少星载低频电缆的重量。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有效降低星载电缆重量,提高星上电缆EMI性能和可靠性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进行屏蔽后的电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连接器屏蔽外层,2为电连接器与电缆导线段屏蔽层搭接处,3为粘接材料,4为电缆线段屏蔽层,5为电缆分支线段屏蔽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卫星星上电缆屏蔽的方法,利用新型屏蔽材料对电缆电连接器、电缆线段等处采用整体屏蔽的方法进行星上电缆电磁屏蔽的措施。以下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利用电磁波屏蔽织物对电缆组件中电连接器、电缆导线、接地部分构建二次屏蔽机构,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电磁波屏蔽织物、粘接材料进行检验,检查电磁波屏蔽织物和粘接材料外观是否有脱丝、夹测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第二步,将需要屏蔽处理的电缆编号以及电连接器编号记录下来,并制作标签纸备用。第三步,依据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电缆用热切刀裁剪电磁波屏蔽织物,避免电磁波屏蔽织物边缘脱丝,并在其边缘粘贴粘接材料。第四步,将电缆束平直放置在操作台上,将电磁波屏蔽织物一侧的聚酰亚胺双面压敏胶保护纸拆去,粘贴在电缆束上,避免沿电缆旋转缠绕,保证电磁波屏蔽织物与电缆束贴合,无大的窜动,形成电缆线段屏蔽层。第五步,依据不同型号的电连接器尺寸将电磁波屏蔽织物和聚四氟乙烯薄膜画线,裁剪。第六步,在裁剪好的电磁波屏蔽织物边缘粘贴粘接材料,制成电连接器模板,并用胶带将电连接器尾罩缝隙裸露屏蔽层部分进行绝缘处理。第七步,将步骤六处理好的电连接器模板缠绕在电连接器外,可靠粘接,形成电连接器屏蔽外层。第八步,将电连接器所包覆的电磁波屏蔽织物搭在电缆束外层,保证搭接长度。具体地,搭接长度≥5mm。第九步,在包覆电磁波屏蔽织物的电连接器和电缆束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第十步,用目视法、表面电导通法等对包覆完成的电缆组件进行检验,完成包覆。进一步地,电 磁波屏蔽织物为电磁波屏蔽织物;粘接材料为双面胶,胶带为蓝胶带。更进一步地,若电缆线束有分支,则依照第一步至第四步对分支段进行屏蔽处理,之后将分支电缆与电缆线束搭接,然后将分支电缆包覆的电磁波屏蔽织物搭在电缆线束外层,形成电缆分支线段屏蔽层,最后,依照第九步和第十步,在包覆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分支电缆和电缆束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并检验,完成包覆。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波屏蔽织物的新型屏蔽材料结合粘接材料代替传统抗静电套管,通过对星载不同规格电连接器、电缆等组件外构建二次屏蔽机构,提升星载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增强星内低频信号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星星上电缆电磁屏蔽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磁波屏蔽织物对电缆组件中电连接器、电缆导线、接地部分构建二次屏蔽机构,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电磁波屏蔽织物、粘接材料进行检验,检查电磁波屏蔽织物和粘接材料外观是否有脱丝、夹测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第二步,将需要屏蔽处理的电缆编号以及电连接器编号记录下来,并制作标签纸备用;第三步,依据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电缆用热切刀裁剪电磁波屏蔽织物,避免电磁波屏蔽织物边缘脱丝,并在其边缘粘贴粘接材料;第四步,将电缆束平直放置在操作台上,将电磁波屏蔽织物一侧的聚酰亚胺双面压敏胶保护纸拆去,粘贴在电缆束上,避免沿电缆旋转缠绕,保证电磁波屏蔽织物与电缆束贴合,无大的窜动,形成电缆线段屏蔽层;第五步,依据不同型号的电连接器尺寸将电磁波屏蔽织物和聚四氟乙烯薄膜画线,裁剪;第六步,在裁剪好的电磁波屏蔽织物边缘粘贴粘接材料,制成电连接器模板,并用胶带将电连接器尾罩缝隙裸露屏蔽层部分进行绝缘处理;第七步,将步骤六处理好的电连接器模板缠绕在电连接器外,可靠粘接,形成电连接器屏蔽外层;第八步,将电连接器所包覆的电磁波屏蔽织物搭在电缆束外层,保证搭接长度;第九步,在包覆电磁波屏蔽织物的电连接器和电缆束外缠绕聚四氟乙烯薄膜;第十步,用目视法、表面电导通法等对包覆完成的电缆组件进行检验,完成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义畅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