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81917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08:18
一种导电薄膜,包括层叠的ZITO层及MoO3层,其中,ZITO层是含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的薄膜层,具有较高的透光和低的电阻,薄膜做成纳米线的集合,相对于普通的透明导电薄膜,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上述导电薄膜通过在ZITO层的表面沉积三氧化钼层制备双层导电薄膜,该薄膜具有较高的表面功函数,可降低器件的启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材料,特别是涉及导电薄膜、其制备方法、使用该导电薄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导电薄膜电极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基础构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器件的发光效率。其中,透明导电薄膜是把光学透明性能与导电性能复合在一体的光电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LED,TFT,LCD及触摸屏等屏幕显示领域。随着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用于作为器件阳极的透明导电膜的性能也在要求提高。对于器件出光效率的需要,很多研究机构都在设法在阳极与基板之间插入散射层。高性能的器件,还要求阳极有较高的表面功函数,使其与其他功能层的能级相匹配,降低势垒,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最终达到高的电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功函数较高的导电薄膜、其制备方法、使用该导电薄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种导电薄膜,包括层叠的ZITO层及MoO3层,其中,ZITO层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的薄膜层。一种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ZITO靶材、MoO3靶材及衬底装入脉冲激光沉积设备的真空腔体,其中,真空腔体的真空度为1.0X 10_3Pa~l.0X 10_5Pa,ZITO靶材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靶材;在所述衬底表面沉积ZITO层,沉积所述ZITO层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工作气体的流量为10sccnT40sccm,衬底温度为 250°C 750°C ;在所述ZITO层表面沉积MoO3层,沉积所述ZITO层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工作气体的流量为10sccnT40sccm,衬底温度为 250°C 750°C ;及剥离所述衬底,得到所述导电薄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ZITO层的厚度为80nnTl50nm,所述MoO3层的厚度为3nm~15nm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ZITO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按照各组份摩尔比为(0. 10):(7098): (0.5~20)将ZnO, In203和SnO2粉体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粉体在9000C~1300°C下烧结制成靶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oO3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将MoO3粉体在7000C~1100°C下烧结制成靶材。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ZITO层及MoO3层,其中,ZITO层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的薄膜层。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ZITO靶材、MoO3靶材及衬底装入脉冲激光沉积设备的真空腔体,其中,真空腔体的真空度为1.0X 10_3Pa~l.0X 10_5Pa,ZITO靶材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靶材;在所述衬底表面沉积ZITO层,沉积所述ZITO层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工作气体的流量为10sccnT40sccm,衬底温度为 250°C 750°C ;及在所述ZITO层表面沉积MoO3层,沉积所述此03层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工作气体的流量为IOsccm~40sccm,衬底温度为 25CTC ~750°C。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ZITO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按照各组份摩尔比为(0.1-10):(7098): (0.5~20)将ZnO, In203和SnO2粉体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粉体在9000C~1300°C下烧结制成靶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oO3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将MoO3粉体在7000C~1100°C下烧结制成靶材。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发光层以及阴极,所述阳极包括层叠的衬底、ZITO层及MoO3层,其中,ZITO层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的薄膜层。上述导电薄膜通过在ZITO层的表面沉积三氧化钥薄膜制备双层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做成纳米线的集合,具有较高的表面功函数,又能保证高的透光,有利于器件的出光效率提高,导电薄膜在47(T790nm长范围可见光透过率85%~91%,方块电阻范围10-73Ω/ 口,表面功函数4.8^5.5eV ;上述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使用脉冲激光沉积设备即可连续制备ZITO层及MoO3层,工艺较为简单;使用该导电薄膜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阳极,导电薄膜的表面功函数与一般的有机发光层的HOMO能级之间差距较小,降低了载流子的注入势垒,可显著的提高发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导电薄膜的透射光谱图;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导电薄膜的电镜扫描图;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与对比例比较的亮度与电压关系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导电薄膜、其制备方法、使用该导电薄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一步阐明。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导电薄膜100包括层叠的ZITO层30及MoO3层10,其中,ZITO层30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的薄膜层。ZITO 层 30 的厚度为 80nnTl50nm,优选为 120nm。MoO3层10的厚度为3nm~15nm,优选为5nm。上述导电薄膜100通过在ZITO层30的表面沉积MoO3层10薄膜制备双层导电薄膜,这样制备的双层导电薄膜既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又使导电薄膜100的功函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导电薄膜100在47(T790nm波长范围可见光透过率85%~91%,方块电阻范围10 Ω / □~73 Ω / □,表面功函数 4.8eV~5.5eV。上述导电薄膜100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 10、将ZITO靶材、MoO3靶材及衬底装入脉冲激光沉积设备的真空腔体,其中,真空腔体的真空度为1.0X10_3Pa~l.0X10_5Pa,ZITO靶材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靶材。本实施方式中,ZITO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按照各组份摩尔比为(0.1-10):(70^98): (0.5~20)将ZnO,In203和SnO2粉体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粉体在900°C~1300°C下烧结制成靶材。MoO3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MoO3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将MoO3粉体在7000C~1100°C下烧结制成靶材。衬底为玻璃衬底。优选的,衬底在使用前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本实施方式中,真空腔体的真空度优选为5X10_4Pa。步骤S120、在衬底表面沉积ZITO层30,沉积所述ZITO层30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工作气体的流量为IOsccm~40sccm,衬底温度为 25CTC ~750°C。优选的,基靶间距为6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的ZITO层及MoO3层,其中,ZITO层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的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的ZITO层及MoO3层,其中,ZITO层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的薄膜层。2.一种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ZITO靶材、MoO3靶材及衬底装入脉冲激光沉积设备的真空腔体,其中,真空腔体的真空度为1.0X 10_3Pa~l.0X 10_5Pa,ZITO靶材为氧化锌,氧化铟和氧化锡掺杂靶材; 在所述衬底表面沉积ZITO层,沉积所述ZITO层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惰性工作气体的流量为10sccnT40sccm,衬底温度为 250°C 750°C ; 在所述ZITO层表面沉积MoO3层,沉积所述MoO3层的工艺参数为:基靶间距为45mnT95mm,脉冲激光功率为80W~300W,工作压强3Pa~30Pa,工作气体的流量为10sccnT40sccm,衬底温度为 250°C 750°C ; 剥离所述衬底,得到所述导电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ITO层的厚度为80nm~150nm,所述MoO3层的厚度为3nm~15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ITO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按照各组份摩尔比为(0.1~10): (70^98): (0.5~20)将ZnO, Ιη203和SnO2粉体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粉体在900°C~1300°C下烧结制成靶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O3靶材由以下步骤得到:将MoO3粉体在700°C~1100°C下烧结制成靶材。6.—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陈吉星冯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