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达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有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303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9:40
一种导电片,其特征在于:导电片整体呈管状,在导电片两端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一通孔的边沿设有斜向伸入导电片内部并能卡住导线的第一弹性触片,在第二通孔的边沿设有斜向伸入导电片内部并能卡住导线的第二弹性触片,在导电片中间段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触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该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该导电片上的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可以将伸入导电片内的导线卡住,导线安装既方便又牢固,第三触片用来与发电组件相接触,该集成发光体将导电片隐藏在内部,结构紧凑,安装导线时只要将导线穿过对应穿线孔就可以安装到导电片上,安装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电片及应用有该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集成发光体都包括有导电片,导电片用来连接外部的导线与发光体上的灯珠。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导电片及安装结构为:在导电片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安装孔,正负极的导线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安装孔上,导电片的中间直接与灯珠保持电连接,或者通过另外的导电片与灯珠相电连接。上述结构的导电片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安装导线时,需要将导线穿过安装孔后绕制在安装孔上,因而导线安装较为不便。另外,有的导电片在两端不必开安装孔,安装时,正负极的导线分别直接焊接在导电片的两端,采用焊接的方式,不仅安装较为不便,而且还可能存在虚焊的现象。从上述导电片及对应的安装结构可知,现有的集成发光体不仅结构还不够紧凑,安装导电片较为不便,而且还存在着导电片部分裸露的缺陷。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导电片及集成发光体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导线安装方便且连接较为牢固的导电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应用有上述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整体呈管状,在所述导电片两端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边沿设有斜向伸入导电片内部并能卡住伸入导电片内的导线的第一弹性触片,在所述第二通孔的边沿设有斜向伸入导电片内部并能卡住伸入导电片内的导线的第二弹性触片,在所述导电片中间段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触片。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片呈方管状,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方孔,所述的第一弹性触片设于第一通孔靠近导电片第一端口的边沿上并向导电片中间方向倾斜,所述的第二弹性触片设于第二通孔靠近导电片第二端口的边沿上并向导电片中间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与各自相对侧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小于安装到该导电片上的导线的直径。这样,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均靠近各自对应的端口,且采用上述倾斜方向后,便于导线插入到弹性触片与对应内侧壁之间的缝隙内,也便于弹性触片卡住导线。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与各自所在侧壁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为110° ( α <130°。采用上述角度范围后,利于导线顺利插入到安装位置,且能更好地被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卡住,安装较为牢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的头部与各自相对侧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d的大小为0.35mm彡d彡0.45mm。当然,根据不同的导线直径,该间距d可以作相应调整。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导电片中间段的侧壁上开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为方孔,所述的第三触片为弹性触片并设于第三通孔沿着导电片长度方向分布的边沿上。第三触片与其所在侧壁之间的角度可以有多种选择,优选地,所述第三触片与其所在侧壁之间的夹角β大小为100° ( β <110°。采用上述角度范围后,便于第三触片横向伸出后抵设在发光组件上。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可以开在导电片不同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导电片同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三通孔设于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在侧壁相邻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应用有所述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包括有发光组件和所述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在第一安装板的背面开有安装槽,所述的导电片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槽内,在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开有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端口相正对的第一穿线孔,在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开有与所述导电片的第二端口相正对的第二穿线孔,所述的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安装板的背面,所述的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三触片与所述的发光组件相电连接。为了将导电片可靠地定位在所述的安装槽内,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凸设有定位柱,在所述导电片的侧壁上开有供所述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呈方形,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中间开有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安装板背面的两侧开有两个所述的安装槽,所述的导电片有两个并安装在对应侧的安装槽内,所述的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内,两个所述导电片各自的第三触片均弹性抵设在所述的发光组件上。这样,采用两个导电片后,安装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导电片进行导线安装,安装更为灵活、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该导电片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边沿均设有向导电片内部延伸的弹性触片,当导电片对应端的导线插入导电片后,弹性触片可以将导线卡住,导线安装既方便又牢固,第三触片能用来与发电组件相接触,采用该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可以将导电片隐藏在内部,整体结构非常紧凑,安装导线时,只要将导线穿过对应的穿线孔就可以安装到导电片上,安装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片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Α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片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发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发光体的立体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片1整体呈方管状,在导电片1两端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在导电片1中间段的侧壁上开有第三通孔13,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均为方孔,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位于导电片1的同一侧壁上,第三通孔13设于与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所在侧壁相邻的侧壁上。在第一通孔11靠近导电片1第一端口 18的边沿上设有第一弹性触片14,第一弹性触片14斜向伸入导电片1内部并向导电片1中间方向倾斜,如图2所示,该第一弹性触片14向下倾斜。在第二通孔12靠近导电片1第二端口 19的边沿上设有第二弹性触片15,第二弹性触片15斜向伸入导电片1内部并向导电片中间方向倾斜,如图2所示,该第二弹性触片15向上倾斜。如图2和图3所示,以第二弹性触片15的结构为例,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5406228.html" title="一种应用有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原文来自X技术">应用有导电片的集成发光体</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整体呈管状,在所述导电片(1)两端的侧壁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在所述第一通孔(11)的边沿设有斜向伸入导电片(1)内部并能卡住伸入导电片内的导线的第一弹性触片(14),在所述第二通孔(12)的边沿设有斜向伸入导电片(1)内部并能卡住伸入导电片内的导线的第二弹性触片(15),在所述导电片(1)中间段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触片(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桑德尔尤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