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波屏蔽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性能可调的聚合物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磁波干扰是指有害的电磁波使电子器件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或引起障碍的现象,简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泛指无线电波、磁波、光波、太阳黑子和其它一些来自空间的自然干扰。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和高频电子器件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电磁干扰现象的增多和电磁污染问题的日渐突出。一方面,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的电子仪器设备造成严重干扰,使它们的工作程序发生紊乱,产生错误动作;并且,电磁波辐射会造成信息泄露,使计算机等仪器的信息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现在发现电磁辐射不仅对电子器件有干扰,对人体也会产生危害。癌症、白血病等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与电磁辐射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科研界等对如何预防电磁波干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限制电磁波辐射容量。因此,探索高效电磁屏蔽材料,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过去,最常用的屏蔽材料是金属基材料,多为将Cu、Ag、F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屏蔽性能可调的聚合物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导电碳纳米填料和聚合物颗粒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得复合分散液,将所述复合分散液涂刷到增强夹层的两面,烘干后在增强夹层的两面形成导电涂层,进行锯齿形折叠后得到具有锯齿结构的聚合物导电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性能可调的聚合物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导电碳纳米填料和聚合物颗粒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得复合分散液,将所述复合分散液涂刷到增强夹层的两面,烘干后在增强夹层的两面形成导电涂层,进行锯齿形折叠后得到具有锯齿结构的聚合物导电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性能可调的聚合物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纳米填料为导电碳黑、纳米碳管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性能可调的聚合物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热塑性聚氨酯或水性聚氨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性能可调的聚合物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纳米填料和聚合物颗粒的质量比为1: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斌,郑文革,李洋,蓝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