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丽平专利>正文

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0482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擎助燃器装置不适合多种直径大小不一的进气歧管的问题。该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包括第一中心柱体、第二中心圆体和导流臂柱,第一中心柱体的顶部固定有顶部臂柱体,底部固定有底部臂柱体;第二中心圆体包覆于第一中心柱体的外周,用于固定顶部臂柱体和底部臂柱体;导流臂柱可拆卸地设置于顶部臂柱体和底部臂柱体上,导流臂柱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导流臂柱的顶部设有导流板。该装置能够适应直径大小不一的进气歧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
,尤其是指一种可增加内燃机引擎燃烧效率、可适用于各种内燃机引擎之进气岐管直径大小及涡流叶片增加气流混合效能的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
技术介绍
当内燃机运作达到正常温度时或驾驶方式和速度发生变化时,进气流速和尾气成分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而使汽车尾气净化之催化剂在工作条件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会影响其催化性能,必须调节空气燃料比才能使催化剂充分发挥净化作用。根据科学资料指出纳米稀土催化是一种结合纳米材料表面活性与稀土在催化剂中的催化助剂的特点而制备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对汽车尾气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O一氧化碳(CO)是大气中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内燃机排气,其次是锅炉中石化燃料的燃烧。一氧化碳局部污染严重,对人群健康及大气环境有一定危害。最新研究表明,复合稀土化合物的纳米材料具有极强的氧化还原性能,可彻底地解决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O、氮氧化物(NOx)的污染问题。由上列指出,改善进气空气质量加强流速可促使燃料完全燃烧进而降低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尾气,节能减排国家推行政策。在有关引擎助燃节油装置中,完全没有任何以方便安装、节省材料为原则,丧失以环保为前提的首要想法,例如专利号201320066897.9、专利号201120247864.5及专利号201120415850.X等都指出是安装在内燃机进气岐管上,却无考虑车型多种歧管直径大小不一,类似相关产品都须经过修剪大小才可顺利安装于进气歧管壁内,往往修剪过后材料形成浪费,若修剪不当则不能发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擎助燃器装置不适合多种直径大小不一的进气歧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包括:第一中心柱体,其顶部固定有顶部臂柱体,底部固定有底部臂柱体;第二中心圆体,包覆于所述第一中心柱体的外周,用于固定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导流臂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上,所述导流臂柱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臂柱的顶部设有导流板。优选的,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上均开有锯齿刻槽,所述导流臂柱上也开有锯齿刻槽,两个所述的锯齿刻槽之间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二中心圆体的外周设有导流叶片。优选的,所述第二中心圆体的外周开有导流叶片调整槽,所述导流叶片设置于所述导流叶片调整槽内。优选的,所述导流孔为内锥形。优选的,所述第一中心柱体的横截面呈正八角形或圆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中心柱体和第二中心圆体的配合能够较好地加强稳定导流臂柱,而且导流臂柱可拆卸地设置在顶部臂柱体和底部臂柱体上,能够依进气歧管直径大小作适当修整,使该引擎助燃器装置适合多种直径大小不一的进气歧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11-空气滤芯盒;112_空气滤芯;113_引擎室;114_进气岐管。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第一中心柱体;2-第二中心圆体;3-顶部臂柱体;4-臂柱体锯齿刻槽;5-导流板;6_导流臂柱锯齿刻槽;7_五孔导流臂柱;8_四孔导流臂柱;9_三孔导流臂柱;10-可调导流叶片;11_调整锯齿槽;12_导流叶片调整槽;13_导流孔。图4为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中:14_底部臂柱体;15_导流臂柱挡板;16_中型导流叶片;17_小型导流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该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包括第一中心柱体1、第二中心圆体2。其中,第一中心柱体I的顶部固定有顶部臂柱体3,底部固定有底部臂柱体14,在顶部臂柱体3和底部臂柱体14上均可拆卸地固定有导流臂柱,此处的导流臂柱可为五孔导流臂柱7,也可为四孔导流臂柱8,也可为三孔导流臂柱9,具体情况视进气歧管的直径大小而定,而且底部臂柱体14上的导流臂柱是通过导流臂柱挡板15固定的。在顶部臂柱体3和底部臂柱体14上均开有臂柱体锯齿刻槽4,同时在导流臂柱上也开有导流臂柱锯齿刻槽6,通过臂柱体锯齿刻槽4和导流臂柱锯齿刻槽6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调节该引擎助燃器装置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进气歧管。在导流臂柱上还开有多个导流孔13,而且导流孔13的形状呈开口大底部小的内锥形,这样能够使空气加速,达到最高效能。在导流臂柱的顶部还设有导流板5,以便气流通过。第二中心圆体2包覆在第一中心柱体I的外周,其主要是用于固定顶部臂柱体3和底部臂柱体14。同时在第二中心圆体2的外周上设置了多个导流叶片,此处的导流叶片包括可调导流叶片10、中型导流叶片16和小型导流叶片17。对于可调导流叶片10,通过在第二中心圆体2的外周开设导流叶片调整槽12,导流叶片10上的调整锯齿槽11与导流叶片调整槽12之间的配合,以方便调整本产品的直径大小。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中心柱体I的横截面为正八角形,当然也可为圆形或其他的多角形体,目的是固定顶部臂柱体3、底部臂柱体14并使其向外延伸。本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结构能造成空气进入时间差以补强中心不足的空气,而结构也能造成空气极速运动,尾部涡流叶片将空气混合压缩,加压进入引擎室中。配合产品组成材料中的稀土元素,使空气通过引擎助燃器装置时产生分子频率振荡,能有效地将空气中氢氧分子迅速分解雾化,氢氧分子越小与汽油的接触面越大,当空气进入引擎室后,使油、汽混合达到最佳燃烧比例,从而使引擎燃烧率提升进而增加马力,把引擎积碳排出从而增长引擎寿命,同时排出的水蒸气兼具环保效果。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切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结构上的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心柱体,其顶部固定有顶部臂柱体,底部固定有底部臂柱体;第二中心圆体,包覆于所述第一中心柱体的外周,用于固定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导流臂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上,所述导流臂柱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臂柱的顶部设有导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中心柱体,其顶部固定有顶部臂柱体,底部固定有底部臂柱体; 第二中心圆体,包覆于所述第一中心柱体的外周,用于固定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 导流臂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上,所述导流臂柱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臂柱的顶部设有导流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型蜂巢涡流式引擎助燃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臂柱体和所述底部臂柱体上均开有锯齿刻槽,所述导流臂柱上也开有锯齿刻槽,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