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蓬花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575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包括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通过活动法兰同心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层间距为15-160mm,所述内输送管的外径为500-600mm,所述外防护管的外径为560-660mm,所述内输送管的材料采用奥氏体锰钢或锰合金,所述外防护管的材料采用高温铬镍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却水渗透进炉室,引发爆炸的危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所需的螺旋冷却管道,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间隙层构成热绝缘从外之内的结构,延长了充电管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
本技术涉及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缺,煤炭、矿石的循环利用越来越受到冶金行业的重视,冶金行业属于高耗能型企业,其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10%。电弧炉炼钢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冶金模式,已被世界所公认。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发达国家的电弧炉冶炼钢比例逐年持续上升。我国作为钢铁冶炼大国,电弧炉钢产量已经超过5000万/年。充电管是电弧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充电管安装于两个直径和螺旋适度的冷却管道之间,螺旋管道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冷却水管易漏水,导致冷却水成为进入炉室,水渗透到炉室容易引发炉室爆炸。现有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通过将充电管暴露在极端炉热环境中,来减少冷却水渗透问题,但这样会严重影响充电管的使用寿命,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大量添加控制系统和电气设备来避免直接将充电管暴露在热炉中,大量增加了费用成本,并且仍然是安装在热炉地区,还需要再次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水分渗透到冶炼炉内易引发爆炸,充电管暴露在热炉环境中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避免水分渗透到炉室,充电管使用寿命长,结构合理,成本较低的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包括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通过活动法兰同心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层间距为15-160mm,所述内输送管的外径为500-600mm,所述外防护管的外径为560_660mm。所述内输送管的材料采用奥氏体锰钢或锰合金。所述外防护管的材料采用高温铬镍钢。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由于冷却水渗透进炉室,引发爆炸的危险。本技术由于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所需的螺旋冷却管道,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本技术通过间隙层构成热绝缘从外之内的结构,延长了充电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输送管,2、外防护管,3、活动法兰,4、间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包括内输送管I和外防护管2组成,内输送管I和外防护管2通过活动法兰3同心的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活动法兰3调节内输送管I和外防护管2之间的间距,所述内输送管I和外防护管2之间形成的间隙层4间距为15_160mm,所述内输送管I的外径为500-600mm,所述外防护管2的外径为 560_660mm。所述内输送管I的材料采用奥氏体锰钢或锰合金。所述外防护管2的材料采用高温铬镍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通过活动法兰同心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层间距为15?160mm,所述内输送管的外径为500?600mm,所述外防护管的外径为560?66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冶炼炉耐热充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通过活动法兰同心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输送管和外防护管之间形成的间隙层间距为15-160mm,所述内输送管的外径为500-600mm,所述外防护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蓬花
申请(专利权)人:刘蓬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