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8180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密闭容器、第二密闭容器、第三密闭容器和海霸泵,第一密闭容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二密闭容器相连,第二密闭容器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三密闭容器相连,第三密闭容器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海霸泵的进口相连,海霸泵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电芯相连,第一密闭容器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三密闭容器相连,第三密闭容器底部的出料口还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二密闭容器相连。该装置操作简便,较好地实现锂离子电池注液,有效控制电芯注液量精准度,杜绝电芯外观腐蚀,减少材料损耗,提升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是将干燥气体加压注入电解液桶中将电解液打出通过海霸泵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内。由于电解液打出时需要加压,导致注液过程中有溅液现象,致使产品出现外观腐蚀和注液量不准确;如先注入其他容器中再通过海霸泵注入电芯,会出现容器中的电解液使用不完时无法重新装入电解液桶中,导致电解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特点是:包括第一密闭容器、第二密闭容器、第三密闭容器和海霸泵,第一密闭容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二密闭容器相连,第二密闭容器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三密闭容器相连,第三密闭容器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海霸泵的进口相连,海霸泵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电芯相连,第一密闭容器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三密闭容器相连,第三密闭容器底部的出料口还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二密闭容器相连。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闭容器(1)、第二密闭容器(2)、第三密闭容器(3)和海霸泵(4),第一密闭容器(1)通过第一管路(14)与第二密闭容器(2)相连,第二密闭容器(2)通过第二管路(15)与第三密闭容器(3)相连,第三密闭容器(3)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管路(16)与海霸泵(4)的进口相连,海霸泵(4)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7)与电芯(5)相连,第一密闭容器(1)通过第五管路(19)与第三密闭容器(3)相连,第三密闭容器(3)底部的出料口还通过第六管路(18)与第二密闭容器(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闭容器(I)、第二密闭容器(2)、第三密闭容器(3)和海霸泵(4),第一密闭容器(I)通过第一管路(14)与第二密闭容器(2)相连,第二密闭容器(2)通过第二管路(15)与第三密闭容器(3)相连,第三密闭容器(3)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管路(16)与海霸泵(4)的进口相连,海霸泵(4)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7)与电芯(5)相连,第一密闭容器(I)通过第五管路(19)与第三密闭容器(3)相连,第三密闭容器(3)底部的出料口还通过第六管路(18)与第二密闭容器(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4)上设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22),第一阀门(7)位于第一密闭容器Cl)的出口处,第二阀门(22)位于第二密闭容器(2)的进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注液工序的循环式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4)上设有旁路,旁路上设有放空阀(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贤徐海林徐青克
申请(专利权)人:嘉德力电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