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0770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05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制备方法,成分为:非水有机溶剂73%~86%,锂盐12%~22%,添加剂2%~5%;添加剂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与碳酸亚乙烯酯的混合物,5-甲基-2-丙酰基呋喃30%~70%,碳酸亚乙酯30%~70%。制备时:在水分≤10ppm的手套箱中,将已经过精馏脱水纯化处理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进行混合,得到非水有机溶剂;取非水有机溶剂,装入密闭容器中在-10℃搁置4h取出;在水分≤10ppm手套箱中,加入锂盐,得到电解液;添加剂加入电解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通过添加5-甲基-2-丙酰基呋喃,改善电解液的电导率和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制备方法,成分为:非水有机溶剂73%~86%,锂盐12%~22%,添加剂2%~5%;添加剂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与碳酸亚乙烯酯的混合物,5-甲基-2-丙酰基呋喃30%~70%,碳酸亚乙酯30%~70%。制备时:在水分≤10ppm的手套箱中,将已经过精馏脱水纯化处理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进行混合,得到非水有机溶剂;取非水有机溶剂,装入密闭容器中在-10℃搁置4h取出;在水分≤10ppm手套箱中,加入锂盐,得到电解液;添加剂加入电解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通过添加5-甲基-2-丙酰基呋喃,改善电解液的电导率和阻燃性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从商业化应用后,其以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可快速充放电的优点而迅速发展,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还作为动力型电池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上,为了使锂离子电池更好的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越来越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就要求电池需要更好的循环性能,更好的安全性能,更好的容量发挥。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对锂离子电池有很大的影响,好的电解液能有效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例如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容量发挥、倍率性能等。目前常规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安全性能不佳,容量发挥和循环性能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和容量发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非水有机溶剂73°/Γ86%,锂盐12°/Γ22%,添加剂2°/Γ5% ;所述添加剂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与碳酸亚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30°/Γ70%,碳酸亚乙酯30°/Γ70%。进一步地,上述的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及碳酸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碳酸二甲酯309Γ40%,碳酸甲乙酯30%?40%,碳酸乙烯酯20%?40%。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锂盐为六氟磷酸锂,总浓度为0.8Μ?1.4 Mo本专利技术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分<IOppm的手套箱中,将已经过精馏脱水纯化处理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进行混合,控制重量百分比:碳酸二甲酯30%?40%,碳酸甲乙酯30%?40%,碳酸乙烯酯20°/Γ40% ;得到非水有机溶剂; 2)取上述非水有机溶剂73%?86%,装入密闭容器中在-10°C搁置4h取出;在水分(IOppm的手套箱中,加入12°/Γ22%的锂盐,得到电解液;3)将29Γ5%的添加剂加入上述电解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多功能添加剂5-甲基-2-丙酰基呋喃,改善电解液的电导率和阻燃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循环性能、容量发挥。【具体实施方式】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成分为:非水有机溶剂73°/Γ86%,锂盐12°/Γ22%,添加剂29Γ5%。其中,非水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及碳酸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碳酸二甲酯30%?40%,碳酸甲乙酯30%?40%,碳酸乙烯酯20%?40%。添加剂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与碳酸亚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309Γ70%,碳酸亚乙酯30°/Γ70%。所述锂盐为六氟磷酸锂,总浓度为0.8M?1.4 Μ。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工艺为: 1)在水分<IOppm的手套箱中,将已经过精馏脱水纯化处理的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进行混合,控制重量百分比:碳酸二甲酯30%?40%,碳酸甲乙酯30%?40%,碳酸乙烯酯20°/Γ40% ;得到非水有机溶剂; 2)取上述非水有机溶剂73%?86%,装入密闭容器中在-10°C搁置4h取出;在水分(IOppm的手套箱中,加入12°/Γ22%的锂盐,得到电解液; 3)将29Γ5%的添加剂加入上述电解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实施例1 在水分< IOppm的手套箱中,将40g碳酸二甲酯、30g碳酸乙烯酯、30g碳酸甲乙酯进行精制提纯混合溶剂,取上述混合溶剂77g,加入14g六氟磷酸锂(1M),搅拌均匀,加入5-甲基-2-丙酰基呋喃4 g再加入5g碳酸亚乙烯酯,搅拌30分钟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实施例2 在水分< IOppm的手套箱中,将40g碳酸二甲酯、30g碳酸乙烯酯、30g碳酸甲乙酯进行精制提纯混合溶剂,取上述混合溶剂75g,加入13.Sg六氟磷酸锂(1M),搅拌均匀,加入5-甲基-2-丙酰基呋喃6.4 g再加入5g碳酸亚乙烯酯,搅拌30分钟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实施例3 在水分< IOppm的手套箱中,将40g碳酸二甲酯、20g碳酸乙烯酯、40g碳酸甲乙酯进行精制提纯混合溶剂,取上述混合溶剂74g,加入17g六氟磷酸锂(1.2M),搅拌均匀,加入5-甲基-2-丙酰基呋喃4 g再加入5g碳酸亚乙烯酯,搅拌30分钟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实施例4 在水分< IOppm的手套箱中,将35g碳酸二甲酯、25g碳酸乙烯酯、40g碳酸甲乙酯进行精制提纯混合溶剂,取上述混合溶剂74g,加入17g六氟磷酸锂(1.2M),搅拌均匀,加入5-甲基-2-丙酰基呋喃3.4 g再加入5.6g碳酸亚乙烯酯,搅拌30分钟得到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比较例 在水分< IOppm的手套箱中,将33g碳酸二甲酯、33g碳酸乙烯酯、34g碳酸甲乙酯进行精制提纯混合溶剂,取上述混合溶剂76g,加入12g六氟磷酸锂(1M),搅拌均勻,加入2g碳酸亚乙烯酯,搅拌30分钟得到高温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对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测试,数据对比如表1,测试电池为三元体系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为负极的18650圆柱电池。表I【权利要求】1.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非水有机溶剂73°/Γ86%,锂盐12°/Γ22%,添加剂2°/Γ5% ;所述添加剂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与碳酸亚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30°/Γ70%,碳酸亚乙酯30°/Γ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及碳酸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碳酸二甲酯30%?40%,碳酸甲乙酯30%?40%,碳酸乙烯酯20%?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六氟磷酸锂,总浓度为0.8M?1.4 M0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分<IOppm的手套箱中,将已经过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非水有机溶剂73%~86%,锂盐12%~22%,添加剂2%~5%;所述添加剂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与碳酸亚乙烯酯的混合物,其重量百分比为:5?甲基?2?丙酰基呋喃30%~70%,碳酸亚乙酯30%~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贤徐海林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德力电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