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172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属于半导体领域。一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主体和应力施加部,所述的晶体管主体包括形成基板、层叠于形成基板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和比第一半导体层带隙大的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的晶体管主体设置于应力施加部上;所述的应力施加部为由保持基板主体和电压施加电路构成的保持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能实现温度变化引起的薄层电阻的变动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属于半导体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HEMT存在薄层电阻随温度上升而显著增大的问题。若大电流流过HEMT,则HEMT发热,从而温度会上升。这样,薄层电阻会增大。若薄层电阻增大,则HEMT进一步发热,从而薄层电阻进一步增大。因此,薄层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特性对流过大电流的功率晶体管而言是致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温度变化引起的薄层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主体和应力施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体管主体包括形成基板、层叠于形成基板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和比第一半导体层带隙大的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的晶体管主体设置于应力施加部上;所述的应力施加部为由保持基板主体和电压施加电路构成的保持基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应力施加部还包括温度检测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能实现温度变化引起的薄层电阻的变动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1-晶体管主体;10-形成基板;11-低温缓冲层;12_第一半导体层;13_第二半导体层;14_漏极电极;15_栅极电极;16_源极电极;2-焊锡;3_应力施加部;30_保持基板主体;31_电压施加电路;32_温度检测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一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主体I和应力施加部3,所述的晶体管主体包括形成基板10、层叠于形成基板上的未掺杂的GaN构成的第一半导体层12和比第一半导体层带隙大的未掺杂的AlGaN构成的第二半导体层13,所述的晶体管主体通过焊锡2设置于应力施加部上;所述的应力施加部为由保持基板主体和电压施加电路构成的保持基板;在第二导体层上设置有漏极电极14、栅极电极15和源极电极16,源极电极16以及漏极电极14是例如层叠了钛(Ti)和铝(Al)的欧姆电极。栅极电极15是例如层叠了钼(Pt)和金(Au)的肖特基电极;在第一半导体层12和形成基板10之间设置有低温缓冲层11。保持基板由根据施加的电压而变化的压电双晶片构成的保持基板主体30、对保持基板主体30施加与温度对应的电压的电压施加电路31和检测晶体管主体I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32构成,通过温度检测部32的输出来控制电压施加电路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主体和应力施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体管主体包括形成基板、层叠于形成基板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和比第一半导体层带隙大的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的晶体管主体设置于应力施加部上;所述的应力施加部为由保持基板主体和电压施加电路构成的保持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变动小的晶体管,包括晶体管主体和应力施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体管主体包括形成基板、层叠于形成基板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和比第一半导体层带隙大的第二半导体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元本彭成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一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