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8000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包括:受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体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所述受力体和加载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通过加载体的设置,有效采集模板面板的变形数据和支承扣件应变数据,便于检验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并能够有效制定合格产品的承重标准,确保施工时合格产品在承力范围内使用,保证施工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适用于对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体系用承力扣件的加工质量和承载力等进行承力测试,属于建筑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混凝土楼层板是将模板面板与钢筋桁架直接焊接,施工完成后模板面板或直接隐藏在吊顶中或被破坏后取下,模板面板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了模板面板使用量大,资源浪费严重,并且焊接和破坏拆除均需大量人工等问题,使建筑成本大幅度增高。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的出现解决了模板面板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利用活动连接件连接模板面板和钢筋桁架,施工完成后只需取下活动连接件,即可将模板面板完全无损地取下,立即投入其他工期的使用,加快了模板面板的流通使用,大量减少了模板面板的投入量,操作简便,无需大量人工,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和耗材成本。但是,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的活动连接件(可以为支承扣件,也可以为其他活动连接件)需要符合一定的承力标准,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活动连接件的安全使用,即确保活动连接件在其承力范围内使用,所以,对活动连接件的承力测试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能够有效测试支承扣件的极限承载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包括:受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体和支承扣件,所述支承扣件连接所述受力体和加载体;所述受力体包括承力钢框和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上的吊挂钢筋;所述加载体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传力螺杆、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载底框、螺母、垫片、设置在所述模板面板上的位移采集系统和设置在所述支承扣件上的应变采集系统,所述传力螺杆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和螺母固定;所述支承扣件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和模板面板。所述吊挂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的底面,所述吊挂钢筋固定后为底端闭合的“U”型,“U”型底端用于为所述支承扣件提供吊挂点。所述模板面板和加载底框的面积相同,位于所述模板面板四角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加载底框上的第二通孔的开孔大小、开孔位置均相同且均用于穿过所述传力螺杆,位于所述模板面板中心的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承扣件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勾头的直径。所述传力螺杆和第二通孔的个数均为4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5个。所述模板面板为胶合板、钢模板、塑料模板或木模板。所述加载底框为一个顶端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加载底框内设置有承载力等级标记线,所述加载底框的最大承载力大于所述支承扣件加载重量直至被破坏的极限承载力。所述位移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所述模板面板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数据。所述应变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所述支承扣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数据。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受力体的安装:将所述吊挂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的底面;步骤二:加载体的安装:利用所述传力螺杆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和螺母固定;步骤三:连接受力体和加载体:利用所述支承扣件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所述吊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和模板面板,即所述支承扣件连接受力体和加载体;步骤四:安装承力测试装置:将所述位移采集系统安装在所述模板面板上,将所述应变采集系统安装在所述支承扣件上;步骤五:启动承力测试装置,对空载的所述模板面板和支承扣件进行测试并记录空载数据;步骤六:根据所述加载底框承载力等级,在所述加载底框中逐级加入钢砂或钢屑并逐级记录加载数据,加入钢砂或钢屑的过程应均匀对称加载;步骤七:加载直至破坏所述支承扣件并记录极限加载数据,根据加载过程中的模板面板变形数据、支承扣件应变数据和破坏现象,综合评价所述支承扣件的加工质量和承载力,经综合评价合格的支承扣件应在其极限承载力范围内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通过加载体的设置,有效采集模板面板的变形数据和支承扣件应变数据,同时综合观察支承扣件的外观破坏情况便能够直观分析支承扣件的加工质量,有效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另外,加载底框上设置的承载力等级标记线,可快速得出支承扣件的加载总量和极限加载重量,有效制定合格产品的承重标准,确保施工时合格产品在承力范围内使用,保证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包括:受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体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所述受力体和加载体;所述受力体包括承力钢框I和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I上的吊挂钢筋2 ;所述加载体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3、传力螺杆5、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载底框6、螺母7、垫片8、设置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的位移采集系统9和设置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的应变采集系统10,所述传力螺杆5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8和螺母7固定;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1和模板面板3。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1的底面,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后为底端闭合的“U”型,“U”型底端用于为所述支承扣件4提供吊挂点。所述模板面板3和加载底框6的面积相同,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的开孔大小、开孔位置均相同且均用于穿过所述传力螺杆5,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承扣件4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勾头的直径。所述传力螺杆5和第二通孔的个数均为4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个数为5个。所述模板面板3为钢模板。所述加载底框6为一个顶端无盖的长方体,所述加载底框6内设置有承载力等级标记线,所述加载底框6的最大承载力大于所述支承扣件4加载重量直至被破坏的极限承载力。所述位移采集系统9用于采集所述模板面板3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数据。所述应变采集系统10用于采集所述支承扣件4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数据。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受力体的安装:将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1的底面;步骤二:加载体的安装:利用所述传力螺杆5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8和螺母7固定;步骤三:连接受力体和加载体:利用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1和模板面板3,即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受力体和加载体;步骤四:安装承力测试装置:将所述位移采集系统9安装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将所述应变采集系统10安装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步骤五:启动承力测试装置,对空载的所述模板面板3和支承扣件4进行测试并记录空载数据;步骤六:根据所述加载底框6承载力等级,在所述加载底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包括:受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体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所述受力体和加载体;所述受力体包括承力钢框(1)和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1)上的吊挂钢筋(2);所述加载体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3)、传力螺杆(5)、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载底框(6)、螺母(7)、垫片(8)、设置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的位移采集系统(9)和设置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的应变采集系统(10),所述传力螺杆(5)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8)和螺母(7)固定;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1)和模板面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包括:受力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体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连接所述受力体和加载体; 所述受力体包括承力钢框(I)和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I)上的吊挂钢筋(2); 所述加载体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3)、传力螺杆(5)、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载底框(6 )、螺母(7 )、垫片(8 )、设置在所述模板面板(3 )上的位移采集系统(9 )和设置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的应变采集系统(10),所述传力螺杆(5)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过位于所述加载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垫片(8)和螺母(7)固定; 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头穿过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挂钢筋(2 ),固定连接所述承力钢框(I)和模板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力钢框(I)的底面,所述吊挂钢筋(2)固定后为底端闭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王永泉陈耀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