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水箱的炊事炉,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排烟管,所述炉芯对应的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内部设置有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上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燃料在炉芯内燃烧后,火焰上升接触到放置在出火口处的灶具,大部分热量被灶具吸收,其余热量随烟尘废气进入到炉身内部,在炉身上设置水箱,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加热水箱内的水,方便用户使用热水,同时也降低了炉身的温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水箱的炊事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水箱的炊事炉。
技术介绍
目前的炉具,通常包括炉身,在炉身内部设置有放置燃料进行燃烧的炉芯,传统的炉芯是采用耐火材料制得的,但是由于耐火材料强度不高,所以为了得到坚固的炉芯,往往通过增加炉芯侧壁的厚度来实现,由此而导致的就是炉具重量增加,体积变大,而炉芯内的燃烧腔却较小,使得炉具不易搬移运输,由于炉芯内燃烧腔尺寸较小,使得炉具单次燃烧燃料较少,也只能适合外形尺寸较小的燃料。特别的,在需要经常移动炉具的地方,如野外的工作环境,或者游牧地区的游牧生活,较大的尺寸和较重的重量都为炉具的被搬移带来了不便,另外,由于在野外获得的燃料通常为尺寸较大的树枝杆等木块,如果炉芯内燃烧腔的尺寸较小,则先需要将树枝杆等劈砍成尺寸较小的木块进行燃烧,而费时费力。同时,在目前的炉具中,烟尘废气直接通过排烟管排出,在烟尘废气排出时也将带走部分燃料燃烧时的热量,这部分热量被直接排出到空气中,并未得到利用,所以导致了炉具的热利用率并不高。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具有较高热利用率的炉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炉具存在的热利用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热利用率的炉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带水箱的炊事炉,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排烟管,所述炉芯对应的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内部设置有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上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燃料在炉芯内燃烧后,火焰上升接触到放置在出火口处的灶具,大部分热量被灶具吸收,其余热量随烟尘废气进入到炉身内部,在炉身上设置水箱,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加热水箱内的水,方便用户使用热水,同时也降低了炉身的温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上设置管道,所述管道一端与所述水箱上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下部分连接,所述管道伸入所述炉身内部靠近所述出火口。用管道将水箱上部和下部接通,当水箱内装满水后,水灌满管道,由于管道伸入炉身内部,管道内的水被快速的加热,管道内的水温比水箱内的水温高,而热水有往上流动的趋势,所以水箱内的水由水箱下部进入管道后从上部回流入水箱,实现了管道内与水箱内水的自循环,提高了水箱内水的加热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水箱上部接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炉身后经所述排烟管下方向所述炉芯延伸并靠近所述出火口,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靠近所述出火口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沿所述炉芯上端延伸并超出所述炉芯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下部接通。在炉身内部,烟气从出火口处向排烟管流动然后排出,所以在出火口与排烟管之间汇聚具有较高温度的烟尘,将第一管道设置在此处,能够快速的加热第一管道内的水,第二管道靠近炉芯的上端封板,由于炉芯温度较高,所以,第二管道内的水也被快速加热,提高了燃料的热利用率,也提高了加热冷水的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之间设置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超出所述炉芯的上端的端部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沿所述炉芯的侧板延伸并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在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设置靠近炉芯的第四管道,进一步的提高了燃料的热利用率,以及提高了加热冷水的速度。本技术的炊事炉,在炉身上设置水箱,可以利用烟尘中的热量加热水箱内的水,方便用户使用热水,同时也降低了炉身的温度;并且在水箱上设置伸入炉身靠近炉芯的管道,提高了水箱中冷水被加热的速度。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用户使用热水;2、,提高了燃料的热利用率,节约了燃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座,2-炉身,3-炉台,4-排烟管,5-炉芯,6-出火口,7_水箱,8_进水口,9-出水口,10-管道,101-第一管道,102-第二管道,103-第三管道,104-第四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带水箱的炊事炉,包括有底座I和设置在所述底座I上的炉身2,所述炉身2上端设置有炉台3,所述炉台3上设置有排烟管4,所述炉身2内部设置有炉芯5,所述炉芯5对应的炉台3上设置有出火口 6,所述炉身2上还设置有水箱7,所述水箱7上设置有进水口 8和出水口 9。燃料在炉芯5内燃烧后,火焰上升接触到放置在出火口 6处的灶具,大部分热量被灶具吸收,其余热量随烟尘废气进入到炉身2内部,在炉身2上设置水箱7,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加热水箱7内的水,方便用户使用热水,同时也降低了炉身2的温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7上设置管道10,所述管道10 —端与所述水箱7上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7下部分连接,所述管道10伸入所述炉身2内部靠近所述出火口 6。用管道10将水箱7上部和下部接通,当水箱7内装满水后,水灌满管道10,由于管道10伸入炉身2内部,管道10内的水被快速的加热,管道10内的水温比水箱7内的水温高,而热水有往上流动的趋势,所以水箱7内的水由水箱7下部进入管道10后从上部回流入水箱7中,实现了管道10内与水箱7内水的自循环,提高了水箱7内水的加热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管道10包括第一管道101、第二管道102和第三管道103,所述第一管道101 —端与所述水箱7上部接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炉身2后经所述排烟管4下方向所述炉芯5延伸并靠近所述出火口 6,所述第二管道102 —端与所述第一管道101靠近所述出火口 6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02的另一端沿所述炉芯5上端延伸并超出所述炉芯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管道1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103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7下部接通。在炉身2内部,烟气从出火口 6处向排烟管4流动然后排出,所以在出火口 6与排烟管4之间汇聚具有较高温度的烟尘,将第一管道101设置在此处,能够快速的加热第一管道101内的水,第二管道102靠近炉芯5的上端封板,由于炉芯5温度较高,所以,第二管道102内的水也被快速加热,提高了燃料的热利用率,也提高了加热冷水的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道102与所述第三管道103之间设置有第四管道104,所述第四管道104 —端与所述第二管道102超出所述炉芯5的上端的端部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沿所述炉芯5的侧板延伸并与所述第三管道103连接。在第二管道102和第三管道103之间设置靠近炉芯5的第四管道104,进一步的提高了燃料的热利用率,以及提高了加热冷水的速度。本技术的炊事炉,在炉身2上设置水箱7,可以利用烟尘中的热量加热水箱7内的水,方便用户使用热水,同时也降低了炉身2的温度;并且在水箱7上设置伸入炉身2靠近炉芯5的管道10,提高了水箱7中冷水被加热的速度。凡在本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水箱的炊事炉,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排烟管,所述炉芯对应的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内部设置有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上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箱的炊事炉,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炉身,所述炉身上端设置有炉台,所述炉台上设置有排烟管,所述炉芯对应的炉台上设置有出火口,所述炉身内部设置有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上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箱的炊事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置管道,所述管道一端与所述水箱上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下部分连接,所述管道伸入所述炉身内部靠近所述出火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水箱的炊事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明,李学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焱森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