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回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889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回料器,包括从分离器下部接入的立管、设于立管下方的阀体、设于阀体下方的布风板、隔墙,以及与炉膛相接的返料腿,所述阀体、立管和返料腿由膜式壁构成,所述隔墙分为一号隔墙和二号隔墙,一号隔墙和二号隔墙将阀体隔绕形成“N”形的物料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回料器采用膜式壁结构,不需要在阀体内部设置保温材料,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绝热式回料器因内衬材料开裂或脱落造成的回料器阀体烧红和损坏的情况,保证回料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方形的回料器结构,可有效避免圆形回料器受空间限制其内衬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回料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料器,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回料器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燃料在炉膛中呈流化态燃烧。烟气将高温物料带出炉膛,在旋风分离器的作用下捕集下来,通过回料器再将物料送回炉膛进行循环燃烧。回料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回料器的正常运行是提高锅炉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影响锅炉的性能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炉内床料在烟气携带下沿炉膛上升,经炉膛出口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中进行气固两相分离,被分离的固体粒子经回料阀再返回炉膛下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中,含有燃料、燃料灰、石灰石及其反应产物的固体床料,在“炉膛一旋风分离器一回料阀一炉膛”这一封闭的回路里处于不停的高速循环流动中,在炉内进行高效率燃烧及脱硫反应。除床料在这一回路中作外循环流动外,床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炉内四壁不断地进行内循环。燃料中的灰分和石灰反应产物一部分由烟气携带离开锅炉,另一部分烟气带不走的较粗颗粒则通过底渣排放离开锅炉。灼热的底渣通过位于炉膛下部的冷渣器入口管道进入冷渣器,经冷却后排入排渣系统。在常规的流化床锅炉中,如图1所示,回料器包括回料器阀体101、回料器布风板102、回料器立管104、回料器返料管103和回料器内衬107,所示回料器立管104接于分料器105的下部,回料器返料管103接入炉膛106内,回料器内衬107设于回料器立管104、回料器阀体101以及回料器返料管103内,并且回料器内衬107 —般采用带有绝热内衬的钢板式结构。由于高倍率循环灰的流动,使流化床锅炉炉内磨损十分严重,由于耐磨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正常运行,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也时常出现因为耐火、耐磨料的开裂或脱落而导致回料器烧红和损坏,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此外,由于需要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回料器内衬往往需要较厚的浇筑材料,由于其结构和空间的限制,施工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回料器,采用膜式壁结构,可有效减少耐磨料的厚度,并通过膜式壁结构传导热量,即使因为浇注料的脱落也不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回料器,包括从分离器下部接入的立管、设于立管下方的阀体、设于阀体下方的布风板、隔墙,以及与炉膛相接的返料腿,所述阀体、立管和返料腿由膜式壁构成,所述隔墙分为一号隔墙和二号隔墙,一号隔墙和二号隔墙将阀体隔绕形成“N”形的物料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阀体、立管和返料腿的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膜式壁围成阀体、立管和返料腿的两侧墙、后墙和前m ο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膜式壁为圆管、半圆管、方管或者椭圆管。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布风板下方设有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返料风室靠近返料腿设置;所述二号隔墙设于返料风室与返料腿之间的阀体内,所述一号隔墙设于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之间的阀体内。作为优选,返料腿为两个或者多个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回料器采用膜式壁结构,不需要在阀体内部设置保温材料,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绝热式回料器因内衬材料开裂或脱落造成的回料器阀体烧红和损坏的情况,保证回料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另外,本技术采用方形的回料器结构,可有效避免圆形回料器受空间限制其内衬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回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回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1_流化风室,2-返料风室,3-布风板,4-阀体,5_立管,61-—号隔墙,62-二号隔墙,7-返料腿,8-—号上集箱,9-二号上集箱,10-下集箱,11-侧墙,12-后墙, 13-前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如图2所示,本技术回料器包括从分离器下部接入的立管5、设于立管5下方的阀体4、设于阀体4下方的布风板3、隔墙、与炉膛相接的返料腿7、一号上集箱8、二号上集箱9、下集箱10、与集箱相连的旋风分离器和与炉膛相连的回料管道,以及必要的松动风管路、人孔门等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阀体4、立管5和返料腿7由膜式壁构成,所述隔墙分为一号隔墙61和二号隔墙62,一号隔墙61和二号隔墙62将阀体隔绕形成“N”形的物料通道。所述布风板3下方设有流化风室I和返料风室2,返料风室2靠近返料腿7设置;所述二号隔墙62设于返料风室2与返料腿7之间的阀体4内,所述一号隔墙61设于流化风室I和返料风室2之间的阀体4内。另外,所述阀体4、立管5和返料腿7的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所述膜式壁围成阀体4、立管5和返料腿7的两侧墙11、后墙12和前墙13,在围成的腔体内设物料通道。对于膜式壁来说,可以是圆管、半圆管、方管或者椭圆管。采用方形的回料器结构,可有效避免圆形回料器受空间限制其内衬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问题。返料腿7为两个或者多个通道。具体根据锅炉布置的需要,选择返料腿通道的个数。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循环物料从分离器下部进入回料器立管和回料器阀体,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分别通过布风板提供物料循环需要的流化风和返料风,将从分离器下部进入的循环物料顺利的由返料腿送出。本回料器采用膜式壁结构,不需要在阀体内部设置保温材料,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绝热式回料器因内衬材料开裂或脱落造成的回料器阀体烧红和损坏的情况,保证回料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回料器,包括从分离器下部接入的立管(5)、设于立管(5)下方的阀体(4)、设于阀体(4)下方的布风板(3),以及与炉膛相接的返料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墙,所述阀体(4)、立管(5)和返料腿(7)由膜式壁构成,所述隔墙分为一号隔墙(61)和二号隔墙(62),一号隔墙(61)和二号隔墙(62)将阀体隔绕形成“N”形的物料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回料器,包括从分离器下部接入的立管(5)、设于立管(5)下方的阀体(4)、设于阀体(4)下方的布风板(3),以及与炉膛相接的返料腿(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墙,所述阀体(4)、立管(5)和返料腿(7)由膜式壁构成,所述隔墙分为一号隔墙(61)和二号隔墙(62),一号隔墙(61)和二号隔墙(62)将阀体隔绕形成“N”形的物料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回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立管(5)和返料腿(7)的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回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壁围成阀体(4)、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刚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