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特征在于一与中心线盘头相隔开的下方设置一支架,在支架上利用一轴承组件安装引导单丝的下引导叶片,使之与上引导叶片同步旋转,当单丝经过单丝制动装置、轴承组件的轴心孔、下、上引导叶片的导丝眼孔而进入心轴的单丝送料孔,以提供单丝,如此即可解决中心线盘头摇动的问题,且可提高转轴的运转速度以及提高转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单丝得以更稳定地送料,拉链质量更佳。(*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特别是关于一种能解决中心线盘头摇动问题的拉链成型机的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常规制造拉链的拉链成型机不断随着新技术的开发而进步。自早期台湾公告第68785号专利到第154722号专利案,再到最近申请的「拉链成型机的精度提升装置」,是申请人一连串针对拉链成型机的技术改进,使拉链成型机的功能日新月异。从早期利用定量送料装置解决同步定量送料的问题,到最近利用簧压装置与稳定送料装置来解决单丝停机时所生成的松脱现象及单丝出纱的跳动现象降到最低,保持稳定的出纱速度,有效提升拉链成型尺寸精度。图1及2为常规拉链成型机,单丝51(如尼龙丝、特多龙丝等)基本上是由单丝线轴50出纱,经过导套61、稳定送料装置60、定量送料轴70而进入支架80上的单丝制动器81。单丝51接着经过枢设在中心线盘头52底部的下引导叶片521的导丝眼孔522以及枢设在中心线盘头52顶部的上引导叶片523的导丝眼孔524而进入单丝定量送料装置40,再经拉链成型机予以成型。在长期操作过程当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单丝51经过下引导叶片521的导丝眼孔522以及上引导叶片523的导丝眼孔524时,由于上、下引导叶片523、521被单丝定量送料装置40中的传动组件带动而旋转,因此上、下引导叶片523、521在旋转时会生成离心力作用,该离心力在单丝线径0.68mm以下,中心线盘头的摆动尚属不甚显着,但当单线的线径超过0.8~1.0m/mm时,单线的重量几乎大出一倍,中心线盘头的摆动幅度非常大,使得装置于中心线盘头上部与上引导叶片间的轴-->承及装置于中心线盘头底部与下引导叶片间的轴承容易发生摇动现象,尤其是中心线盘头上方的心轴更容易发生摇动或损坏,不但使拉链成型机的维修频率增高,且使拉链成形的精度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以解决中心线盘头因摇动而心轴与轴承容易损坏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包括一底板、一设在底板上的座体、一枢设在座体内可转动的心轴、一固设在心轴中心下方不旋转的下连杆,下连杆的底部悬设有一中心线盘头,中心线盘头的中心线是经由一压纱器及下连杆外周的圆滑长孔而进入下连杆内部的中心线送料孔道,以提供中心线给拉链成型机,一与前述中心线盘头相隔开的下方设置一支架,在支架上利用一轴承组件将引导单丝的下引导叶片装置于其上,使之与上引导叶片同步旋转,当单丝经过单丝制动装置、轴承组件的轴心孔、下引导叶片的导丝眼孔、上引导叶片的导丝眼孔而进入心轴的单丝送料孔,以提供拉链成型机成型拉链所需的单丝,如此即可解决中心线盘头摇动的问题,且可提高转轴的运转速度以及提高转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单丝得以更稳定地送料,拉链质量更佳,同时中心线盘头可增加中心线的储用容量,以减少更换盘头的时间,因而提高拉链成型机的附加价值。较佳地,该轴承组件包括有一具有轴心孔的轴杆装设在该支架上,该轴杆是以螺丝元件固定在支架上,于该轴杆上且位于该支架上方依序套设有一轴承元件、一下引导叶片,并利用螺母将其固定。其中该下引导叶片与该轴承元件间可装设一垫片。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下引导叶片是设在支架上而非中心线盘头底部,因此转动时中心线盘头不会摇动,使得心轴及轴承寿命增长。2.由于中心线盘头不摇动,进而使中心线送料正确,减少保养时-->间,提高拉链质量。3.由于中心线盘头不摇动,中心线盘头可增加中心线储用重量5~6公斤以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下引导叶片枢设在支架上(而非在中心线盘头底部)的改良结构,使得中心线盘头不会生成摇动,可提高拉链成型机的运转速度,能令拉链成型机达到提高转轴、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单丝得以更稳定地送料,并使拉链质量更佳,同时中心线盘头可增加中心线的储用容量,以减少更换中心线盘头的时间,并可提高生产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图式简单说明:图1为习知拉链成型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习知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拉链成型机的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的侧面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拉链成型机的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的下引导叶片的分解示意图。主要部分代表符号:10底板 20心轴 31中心线30中心线盘头 121中心线送料孔道 51单丝41上引导叶片 42导丝眼孔 24齿形皮带轮80支架 43下引导叶片 22轴承组件81制动装置 82 L型铁 222轴心孔221轴杆 223螺丝元件 224轴承元件225螺母 226垫片 44导丝眼孔42导丝眼孔 21单丝送料孔 11座体-->12下连杆图3、图4为本技术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的侧面部分剖视图及下引导叶片的分解示意图,在一底板10的座体11上枢设一心轴20,该心轴20中心下方设一不旋转的下连杆12,下连杆12的底部悬接有一中心线盘头30,盘头30的中心线31经由一压纱器32及一圆滑长形孔120而送料进入下连杆12内部的中心线送料孔道121,且不与该单丝51设在心轴上的单丝送料孔道21发生混搅,该心轴20外周设一齿形皮带轮24,而齿形皮带轮24的下面再上装设一上引导叶片41以引导单丝51。较佳地该上引导叶片41为一皿状杆件,其中一端设有一导丝眼孔42,以供单丝51绕过中心线盘头30而进入该心轴20的单丝送料孔道12。其中该上引导叶片41是利用一齿形皮带轮24连接于该心轴20上,使得该上引导叶片41可随心轴20的旋转而转动。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该中心线盘头30下方设置有一支架80,且有一可转动的下引导叶片43利用一轴承组件22装置于该支架80上,使该下引导叶片43得以与上引导叶片41同步转动。该轴承组件22下方,即于该支架80底部装设有一单丝制动装置81,用以提供适当单丝张力。其中该单丝制动装置81是利用L型铁82固定在该支架80底部的。该轴承组件22包括一具有轴心孔222的轴杆221装设在该支架80上,该轴杆221是以螺丝元件223固定在支架80上;于该轴杆221上位于该支架80上方的部份依序套设有一轴承元件224、一下引导叶片43,并利用螺母225予以固定。其中该下引导叶片43与该轴承元件224间可装设一垫片226。当单丝51经过单丝制动装置81及设于支架80上的轴杆221的轴心孔222以及该下引导叶片43的导丝眼孔44后,再由该上引导叶片41的导丝眼孔42而进入心轴20的单丝送料孔21,以提供拉链成型机所需的单丝,由于该下引导叶片43未枢设在该中心线盘头30底部,因-->此当上、下引导叶片41、43转动时可减少离心力的震动作用,如此即可解决中心线盘头摇动的问题,且可提高转轴的运转速度,以及提高转轴与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单丝得以稳定地送料,并使拉链质量更佳,同时中心线盘头可增加中心线的储用容量,减少更换盘头及保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包括:一底板;一设在底板上的座体;一枢设在座体内可转动的心轴;一固设在心轴外周的齿形皮带轮;一设在齿形皮带轮上的可转动的上引导叶片;一设在心轴中心下方不旋转的下连杆;一悬设在下连 杆底端部的一中心线盘头,该中心线盘头下方设置有一支架,其特征为:一可转动的下引导叶片利用一轴承组件装设于该支架上,中心线盘头的底部与下导引叶片完全分离且该下引导叶片与上引导叶片同步转动,将单丝自该支架上的轴承组件的轴杆心孔穿入,经下引导 叶片上的导丝眼孔,再经上引导叶片上的导丝眼孔而导入上述心轴的单丝送料孔而予以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成型机单丝导引装置的改良,包括:一底板;一设在底板上的座体;一枢设在座体内可转动的心轴;一固设在心轴外周的齿形皮带轮;一设在齿形皮带轮上的可转动的上引导叶片;一设在心轴中心下方不旋转的下连杆;一悬设在下连杆底端部的一中心线盘头,该中心线盘头下方设置有一支架,其特征为:一可转动的下引导叶片利用一轴承组件装设于该支架上,中心线盘头的底部与下导引叶片完全分离且该下引导叶片与上引导叶片同步转动,将单丝自该支架上的轴承组件的轴杆心孔穿入,经下引导叶片上的导丝眼孔,再经上引导叶片上的导丝眼孔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岸,
申请(专利权)人:陈邦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