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231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包括用尼龙材质制作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一螺丝固定结合;且该第一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开合纹,使该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能够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上;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一输液架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固定一输液软管;从而使该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不仅能够保证输液袋的正常输液流速,而且避免因下端输液软管的晃动影响测重输液检测装置的测量精度,便于护士人员和病人的管理或掌控输液进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液检测辅助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在输液环境中,提高监测准确度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的输液大厅、住院病房等输液聚集场合,输液检测系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检测装置,大都通过对输液袋或输液瓶的重量进行实时监控以判断输液的进度,此类装置中,重量传感器中获取的输液袋的重量值就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重量的传感器值,例如病人输液时的手臂晃动或者对输液速率调节齿轮的调控时,输液管会随之晃动,对传感重量值有着极不稳定的影响。目前,现有技术对于基于测重的输液监测装置的传感重量不稳定的影响多采用软件算法来弥补,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输液管欢动或被拉扯,使得测得的重量数据准确率降低;(2)若通过使用软件方式利用传感器历史数据来平滑传感数据,则会影响对输液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性;(3)该类产品无法预料、屏蔽所有由于输液管操作而带来的影响,使误判现象依然存在;(4)增加了软件的复杂度,由于需要对输液管的影响进行容错,使得软件上能判断的输液状态也相应减少,使得功能性大大受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屏蔽输液中由于输液管误操作或触碰带来的影响,并提高测重准确度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基于测重的输液监测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一螺丝固定结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一输液架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固定一输液软管。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为一背面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一正面固定板;所述正面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开合纹,所述正面固定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背面固定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从而固定所述输液软管。其中,正面固定板和背面固定板以开合纹为分界点,该开合纹用来固定输液软管的正面固定板和背面固定板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5.JJU-~-? O较佳地,所述正面固定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卡扣,所述背面固定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互配合连接的--^槽。较佳地,所述正面固定板的第二端和所述背面固定板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相同的半圆形结构,且所述正面固定板和所述背面固定板的半圆形结构的两侧相同的位置均设置有若干螺孔;该螺孔与螺丝相互配合使用,所述螺丝通过所述螺孔固定连接所述正面固定板和所述背面固定板,且所述半圆形结构相互结合并固定在一输液架支撑杆上;从而将该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固定在输液架支撑杆上。较佳地,所述正面固定板和所述背面固定板均为柔软、且能够适量弯曲形变的材质。较佳地,所述正面固定板和所述背面固定板为尼龙面板,从而保证在正面固定板扣合在背面固定板上,并固定输液软管后使输液流速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通过该装置的一端与输液架的支撑杆固定,另一端固定输液软管;由于该辅助夹具装置的正面固定板和背面固定板均由柔软、可适量弯曲变形的尼龙材质制作,从而使正面固定板和背面固定板的第一端固定住输液软管后,不仅不会影响输液软管正常的流速,而且下部输液软管的晃动也不会被传到到上部的重量传感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输液过程中软管晃动带来的影响。并且提高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对输液状况的及时管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的打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的实施结构示意图。符号列表:1-第一固定板,11-正面固定板第一端,12-正面固定板第二端,2-第二固定板,21-背面固定板第一端,22-背面固定板第二端,3-螺丝,4-输液架支撑杆,5-输液软管,6-卡扣,7-卡槽,8-开合纹。【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然而,本技术可以以不同形式、规格等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更多的有关本
的人员完全了解本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可见,可能放大或缩小了相对尺寸。现参考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如图1所示,该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I和第二固定板2,且第一固定板I和第二固定板2通过若干螺丝3固定结合;该第一固定板I和第二固定板2的一端用于固定在输液架支撑杆4上,从而使该第一固定板I和第二固定板2的另一端固定输液软管5,从而保证,在下端输液管晃动的情况下,与上边输液管连接的测重检测设备不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对输液袋中药品剩余量的测量准确度。其中,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该第一固定板I为一背面固定板,第二固定板2为一正面固定板;如图所不,该正面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开合纹8,该第一固定板I和第二固定板2整体相互吻合连接,且在该第一固定板I和第二固定板2在开合纹8的一端为第一端,开合纹8的另一端为第二端;该正面固定板第一端11与背面固定板2活动连接;具体的,该正面固定板第一端11设置有一卡扣6,该背面固定板第一端21设置有与该卡扣6相配合的卡槽7,通过该卡扣7和卡槽8固定连接,使该正面固定板的第一端11和背面固定板的第一端21之间能够固定输液软管5。而且,该正面固定板第二端12与该背面固定板第二端22通过螺丝3进行固定连接,具体的,该正面固定板第二端12与该背面固定板第二端22的连接固定处设置有一与输液架支撑杆4相匹配的圆形孔,即该正面固定板第二端12和背面固定板第二端22均设置有半圆形结构,且该正面固定板第二端12和背面固定板第二端22的半圆形结构的两侧相同的位置均设置有螺孔,该正面固定板I和背面固定板2通过螺丝3穿过螺孔,并将该两个半圆形结构结合并固定在输液架支撑杆4上,从而将该两者与输液架支撑杆4结合,从而将该辅助夹具装置固定在输液架支撑杆4上。为了能够使该辅助夹具装置在固定输液软管时不影响输液进度,该正面固定板和背面固定板均为柔软、可适量弯曲形变的材质制作,具体的为一尼龙面板,从而在该正面面板的卡扣6与背面面板的卡槽7连接后,不仅能够固定该输液软管5,而且不会影响该输液软管5的流速,保障正常的输液进程。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将该正面固定板第二端12的半圆状部位和背面固定板第二端22的半圆状部位互相拼合并箍住该输液架支撑杆4上,并通过螺丝3穿过螺孔将正面固定板和背面固定板相互固定锁紧即可,并将该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每次输液前,护士将按照正常的输液流程首先在输液检测器上挂好输液袋,并在输液袋上装上输液软管5,做好病人的穿刺操作并调节好输液速率后,只需将输液软管放入该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的正面固定板第一端11和背面固定板第一端2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一螺丝固定结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一输液架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固定一输液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一螺丝固定结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一输液架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固定一输液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为一背面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一正面固定板;所述正面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开合纹,所述正面固定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背面固定板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从而固定所述输液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测重输液检测器的辅助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固定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卡扣,所述背面固定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邵华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京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