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小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6393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04:14
一种回转窑小修方法,分三次浇注轻质浇注料,施工时从窑尾向窑头方向进行,每次施工按窑体圆周的1/3面积进行,静态自然养生12小时以上,养生期间保证环境温度不低于5℃;窑内衬用浇注料按圆周10等分进行逐条浇注,浇注条模板的夹角为36°,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小修工期,降低施工工期对内衬其他部位的损伤,降低对碳素生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用碳素生产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铝用碳素行业回转窑因其寿命短,且大修理工期长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碳素厂的生产。合理的局部小修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整体窑内衬使用寿命,延长大修工期,而且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修理任务,减小修理工期对碳素生产的影响。原小修方法:⑴轻质浇注料采用人工敷压法,施工分三次浇注完成。施工时从窑尾向窑头方向进行,每次施工按窑体圆周的1/3面积进行,静态自然养生12小时以上,养生期间保证环境温度不低于5°C。⑵窑内衬的粘土、高铝浇注料按圆周20等分进行逐条浇注。浇注条模板的夹角为18。。存在的弊端:⑴施工工期长,小修修理工期和大修工期一样,需23天,如加上机械部分检修,修理工期更长;⑵受施工工期影响,内衬其他部位降温,内衬开裂,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大幅度缩短小修工期,降低施工工期对内衬其他部位的损伤,降低对碳素生产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⑴分三次浇注轻质浇注料,施工时从窑尾向窑头方向进行,每次施工按窑体圆周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窑小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⑴分三次浇注轻质浇注料,施工时从窑尾向窑头方向进行,每次施工按窑体圆周的1/3面积进行,静态自然养生12小时以上,养生期间保证环境温度不低于5℃;⑵窑内衬用浇注料按圆周10等分进行逐条浇注,浇注条模板的夹角为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小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⑴分三次浇注轻质浇注料,施工时从窑尾向窑头方向进行,每次施工按窑体圆周的1/3面积进行,静态自然养生12小时以上,养生期间保证环境温度不低于5°C ; ⑵窑内衬用浇注料按圆周10等分进行逐条浇注,浇注条模板的夹角为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小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浇注料是具有保温性能的耐火捣打料。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海祁文青董卫平张爱新万五世崔洪中赵刚利王森杨彩云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