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减震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
技术介绍
总结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史,可以将其划分为“抗”、“消”、“隔”三种方式。所谓“抗”,即从改善结构自身抗震性能着手,开发高性能结构材料及高性能结构构件,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钢材、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等。所谓“消”,即利用结构抗震控制思想,在结构中加入消能元件帮助结构消耗地震能量,消能元件如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调谐液体阻尼器等;还有一种思路就是进行延性设计,使某些部件在预定部位形成塑性铰耗能。所谓“隔”是将地震动作用与结构物通过隔震层部分隔离开来,从而减小输入结构物的地震动加速度,减小结构物的破坏,如采用铅芯隔震支座等。但铅芯支座造价高,从产生之初应用就不够广泛;延性设计方法,虽可避免桥梁倒塌,但塑性铰的永久变形却导致桥墩严重受损,致使地震过后难以即时修复,从而失去灾后亟需的运输功能。沿着延性设计这一思路,利用联结梁装置减震的方法也有应用,但是联结梁进入塑性后两薄壁墩之间的连接就失效了,桥墩的稳定性无法保证,可能在余震中主体结构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甚至倒塌。同时,破坏的联结梁很难修复,即使可以修复,所花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以提高桥梁的减震性能,使桥梁在震后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包括相邻的左侧墩柱、右侧墩柱,其特征是:所述左侧墩 ...
【技术保护点】
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包括相邻的左侧墩柱(11)、右侧墩柱(12),其特征是:所述左侧墩柱(11)、右侧墩柱(1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耗能横系梁(20),耗能横系梁(20)包括钢结构横梁(22)和固定设置于其纵向两端的软钢耗能构件,软钢耗能构件与左侧墩柱(11)、右侧墩柱(12)形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包括相邻的左侧墩柱(11)、右侧墩柱(12),其特征是:所述左侧墩柱(11)、右侧墩柱(1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耗能横系梁(20),耗能横系梁(20)包括钢结构横梁(22)和固定设置于其纵向两端的软钢耗能构件,软钢耗能构件与左侧墩柱(11)、右侧墩柱(12)形成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柱式桥墩地震耗能构造,其特征是:所述软钢耗能构件由横向间隔设置于钢结构横梁(22)端面上的软钢耗能单元组构成,每个软钢耗能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纵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平,刘鹏,杨平,陈克坚,袁明,杨国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